-
公开(公告)号:CN119686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1375.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喷护浇筑装置及方法,涉及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台车系统、高压风隔离系统、喷混系统与覆膜系统,所述台车系统包括台车框架、摄像照明设备、台车中央控制器、台车驱动器、抽吸机与车轮,所述摄像照明设备固定设置在台车框架顶面的前侧,所述台车中央控制器固定设置在台车框架顶面的后侧,所述台车驱动器固定设置在台车框架的后侧,所述抽吸机固定设置在台车框架的底部,所述车轮设置在台车框架的底部。本发明通过高压风隔离系统,能有效阻隔周围水体与喷射混凝土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水泥浆的流失,这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也保持了其强度和耐久性,解决了传统浇筑中的核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11399.1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结构包括锚筋和立柱,锚筋底部与基础锚固,顶部与立柱固定,还包括模板片、导向杆和推动体,模板片可转动地与两侧立柱连接,沿立柱高度设置若干个,推动体固定在导向杆底部并能够上下移动以推动模板片转动使上下模板片在竖直状态下衔接封闭,推动体的密度大于水密度而小于混凝土密度。本发明易于安装和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水流条件,并减少对潜水操作的依赖,从而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46756.2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云湖数据有限公司 ,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工隧洞水下岸坡取水钢管安装结构,取水钢管包括阶梯式布置的水平段管段和取水管段,所述水平段管段与设置在隧洞内的阀门连接,同时所述隧洞封堵设置有仅供所述水平段管段伸出的混凝土堵头;所述取水管段沿岸坡走向布置并伸入水下指定高程;所述岸坡在所述水平段管段外部后拆式设置临时围堰,所述临时围堰标高高于库水位,以便所述水平段管段固定在所述岸坡上,并在后期与所述取水管段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水工隧洞岸坡取水钢管安装中受水位影响较大的难题,并且可以实现高水位下的钢管水下安装,操作方法简便,能够减少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有效提高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8167.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云湖数据有限公司 ,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岸坡可调节支撑平台及施工方法,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框架、钢套管、钢抱箍、钢管桩、锚杆;所述平台框架上设有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下方穿入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内下方穿入锚杆;所述钢管桩的下端抵住水下岸坡的岩石;所述锚杆的下端穿入至水下岸坡的岩石内;所述钢管桩内与锚杆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平台框架下方设有下钢抱箍,所述下钢抱箍用于锁紧穿入至钢套管的钢管桩的上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水下岸坡支撑平台难以安装的难题,支撑平台整体构造简单,能够满足水下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和平整性要求,配合施工方法能够减少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有效提高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967276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23250013.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气温差智能控制蓄能发电装置,包括通过外部气温差的变化进行发电以及收集的发电机、蓄电池,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蓄能发电装置包括将水体进行分开存储的蓄水箱和集水箱、以及进行总体控制的控制器;所述蓄水箱与所述集水箱之间设置单向连通的通水管以及抽水管,所述通水管和所述抽水管内水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并在所述通水管内设置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的水轮机。本实用新型蓄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昼夜变化和气温变化形成的时间温差而发电的,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对环境无任何影响。并且适用于昼夜气温变化环境,并且在温差范围较小时可进行分次间歇式蓄水。
-
公开(公告)号:CN220436240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1397743.8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云湖数据有限公司 ,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工隧洞水下岸坡取水钢管安装结构,取水钢管包括阶梯式布置的水平段管段和取水管段,所述水平段管段与设置在隧洞内的阀门连接,同时所述隧洞封堵设置有仅供所述水平段管段伸出的混凝土堵头;所述取水管段沿岸坡走向布置并伸入水下指定高程;所述岸坡在所述水平段管段外部后拆式设置临时围堰,所述临时围堰标高高于库水位,以便所述水平段管段固定在所述岸坡上,并在后期与所述取水管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水工隧洞岸坡取水钢管安装中受水位影响较大的难题,并且可以实现高水位下的钢管水下安装,操作方法简便,能够减少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有效提高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013609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309049.6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云湖数据有限公司 ,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岸坡可调节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框架、钢套管、钢抱箍、钢管桩、锚杆;所述平台框架上设有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下方穿入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内下方穿入锚杆;所述钢管桩的下端抵住水下岸坡的岩石;所述锚杆的下端穿入至水下岸坡的岩石内;所述钢管桩内与锚杆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混凝土砂浆;所述平台框架下方设有下钢抱箍,所述下钢抱箍用于锁紧穿入至钢套管的钢管桩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水下岸坡支撑平台难以安装的难题,支撑平台整体构造简单,能够满足水下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和平整性要求,配合施工方法能够减少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有效提高水下安装的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395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718559.8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长距离隧洞信号局域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AUV本体、多个信号传输载体、信号传输母体、水上控制平台和工作船;所述水上控制平台设置在工作船上,所述信号传输母体与水上控制平台经脐带缆线连接;所述AUV本体具有机械爪,且用于携带信号传输载体至水下隧洞内,所述信号传输载体依次间隔布置至水下隧洞的延伸方向上;所述AUV本体、信号传输载体和信号传输母体均设有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AUV本体为不带缆水下机器人,所述信号传输母体为带缆水下机器人。本发明通过在水下隧洞内间隔一定距离布置信号传输载体,提高了AUV本体在水下作业的信号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95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18559.8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长距离隧洞信号局域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AUV本体、多个信号传输载体、信号传输母体、水上控制平台和工作船;所述水上控制平台设置在工作船上,所述信号传输母体与水上控制平台经脐带缆线连接;所述AUV本体具有机械爪,且用于携带信号传输载体至水下隧洞内,所述信号传输载体依次间隔布置至水下隧洞的延伸方向上;所述AUV本体、信号传输载体和信号传输母体均设有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AUV本体为不带缆水下机器人,所述信号传输母体为带缆水下机器人。本发明通过在水下隧洞内间隔一定距离布置信号传输载体,提高了AUV本体在水下作业的信号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8622100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508153.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渡槽伸缩缝渗漏修复结构,包括开设在伸缩缝上方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两翼的第一不锈钢压条和锚固锚栓;伸缩缝底部嵌填遇水膨胀止水条,膨胀止水条上方连续平顺地设置预制灌浆膜袋;SR塑性止水材料密实填充于安装槽内并铺贴于安装槽顶部位置形成均匀分布的密封材料带;安装槽两翼的混凝土表面满涂粘钢结构胶,第一不锈钢压条分别覆盖两侧的粘钢结构胶并通过预埋的锚固锚栓固定。第二不锈钢覆盖安装槽顶面及第一不锈钢的上方并且通过锚固锚栓连接,第二不锈钢压条与第一不锈钢压条之间设有SR防渗胶带。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防渗体系实现密封效果的基础上,再利用第二不锈钢压条形成第二防渗体系,易于后期修复更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