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增加峰谷差率的源网荷储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280198.3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增加峰谷差率的源网荷储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获取项目的运行数据、成本相关数据,并设定系统运行约束;基于不增加表征峰谷差率的日运行控制策略,构建全年逐时生产运行仿真模型,所述日运行控制策略包括可调节负荷按需启停、储能合理运行和新能源主动弃电;基于全年逐时生产运行仿真模型,以项目总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新能源装机和储能配置比例为变量,求解最优配置方案,包括推荐配置方案和前后序配置方案;本发明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表征峰谷差率不超过原始负荷峰谷差率,基于此提出容量配置方法,可在高并网友好性的基础上,降低项目用电成本。

    基于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的风光系统调峰需求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2684.2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的风光系统调峰需求计算方法,选取一定时间段的逐小时负荷数据及风、光出力数据,并将风、光出力逐小时求和,得到风光叠加的逐小时出力数据;计算出该时段各天负荷数据与风光出力数据的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对得到的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进行排序,得出最小数值,将所述最小数值的当天确定为系统逆调峰的典型场景;将系统逆调峰的典型场景逐小时负荷数据减去风光出力数据,得到系统净负荷值,再根据净负荷值中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调峰需求。本发明提出的调峰需求计算方法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求取系统的调峰容量需求,通过该方案可以合理安排风光系统的备用容量,平衡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运行安全性。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虚拟电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7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7721.8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电厂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虚拟电厂系统,其要点在于,通过需求侧管理,主动地利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可控负荷特性,合理安排其用电计划,发挥与储能等类似的功能,从而实现多品类电力能源的利用;通过需求侧管理,在预测用电负荷的基础上,主动的将可控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等组成一个整体,通过统一的调度管理,统筹地安排各部分的出力或者用电计划,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从而实现各类资源的综合与合理利用;所述虚拟电厂系统主动与公用电网设备进行统一调度,与公用电网设备的供电能力进行统筹,实现对配电网可靠供电、削峰填谷、减小峰谷差的效果,减少设备多余投资、使得电网设施和投资的利用率更加合理。

    一种适用于应急响应的光储充放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9513.8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应急响应的光储充放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多方通信互联模块和应急响应模块;所述应急响应模块包括主动响应模块、优先级响应模块和智能响应模块;所述多方通信互联模块和应急响应模块均与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用于光储充放电站进行电能收集与储存;所述多方通信互联模块用于光储充放电站与各用电管理单位与应急用户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主动响应模块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实时上报本光伏充放电站所具备的电能信息到各用电管理单位,以及实时接收各用电管理单位的应急指令。

    基于概率分布统计的多站融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1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616800.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式,特别是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统计的多站融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要点在于,根据多站融合项目所在区域已建变电站的负荷特性和概率分布统计,针对性地计算该项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充放电能量、充放电时间等容量配置,既可以用于包含已建变电站的多站融合项目,也适用于相同或邻近区域含规划新建、扩建或搬迁改建变电站的多站融合项目,应用范围广;同时考虑了储能规模的利用率,并最大限度满足多站融合项目需求;考虑储能系统规模的利用率,并满足多站融合项目的合理需求,避免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过大或过小,实现储能系统容量、功能利用、场地和投资的最优化。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虚拟电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79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357721.8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电厂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虚拟电厂系统,其要点在于,通过需求侧管理,主动地利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可控负荷特性,合理安排其用电计划,发挥与储能等类似的功能,从而实现多品类电力能源的利用;通过需求侧管理,在预测用电负荷的基础上,主动的将可控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等组成一个整体,通过统一的调度管理,统筹地安排各部分的出力或者用电计划,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从而实现各类资源的综合与合理利用;所述虚拟电厂系统主动与公用电网设备进行统一调度,与公用电网设备的供电能力进行统筹,实现对配电网可靠供电、削峰填谷、减小峰谷差的效果,减少设备多余投资、使得电网设施和投资的利用率更加合理。

    基于概率分布统计的多站融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1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16800.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式,特别是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统计的多站融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要点在于,根据多站融合项目所在区域已建变电站的负荷特性和概率分布统计,针对性地计算该项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充放电能量、充放电时间等容量配置,既可以用于包含已建变电站的多站融合项目,也适用于相同或邻近区域含规划新建、扩建或搬迁改建变电站的多站融合项目,应用范围广;同时考虑了储能规模的利用率,并最大限度满足多站融合项目需求;考虑储能系统规模的利用率,并满足多站融合项目的合理需求,避免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过大或过小,实现储能系统容量、功能利用、场地和投资的最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