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1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28657.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顶管机可调二次破碎装置,包括碎块提升机构和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连通的冲压腔室和混合腔室,所述冲压腔室内设置有冲压机,所述冲压机下方设置有可调承力机构,所述混合腔室内设置有将碎块与水均匀混合的混合杆,所述碎块提升机构将需要二次破碎的岩石碎块输送至破碎机构内进行二次破碎和混合排放,本发明通过可调承力机构调节二次破碎的压力,并通过研磨杆的研磨作用增加碎块细度,避免碎块过大,同时,混合腔室内的混合杆可实现碎块与水的均匀混合,防止结块,能够高效、精确地对岩石碎块进行二次破碎和混合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25871.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2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侧面地层摩擦的埋置电力管廊沉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地层信息、电力管廊埋置情况和外部荷载基本参数后,基于受压地层承受外部荷载引起的沉降量平衡公式、外部荷载传递至电力管廊引起的结构变形公式,建立压力作用下埋置电力管廊的沉降变形平衡公式;在获取结构与地层间的摩擦基本参数后,建立单位长度电力管廊两侧面承受的地层摩擦力公式,进而建立两侧摩擦力作用下埋置电力管廊的沉降变形平衡公式,作为对外部荷载压力作用下埋置电力管廊沉降变形计算结果的修正;对上述步骤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对外部荷载压力作用下埋置电力管廊沉降变形量的最终修正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97355.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土方量统计方法及终端,建立变电站场区的三维模型,采集变电站场区的不同施工阶段的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第三点云数据,根据确定待统计区域基于三维模型中场地平整平面模型、区域基坑平面模型、区域基础平面模型、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和第三点云数据使用组合积分方式计算空间内体积,得到场地平整挖方量、场地平整填方量、基坑开挖挖方量和基坑填平填方量,以此将激光点云数据和三维模型组合统计土方量,统计精度更高,且使用组合积分方式计算,计算量小且复杂程度低,从而实现了复杂度低且精度高的土方量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76845.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激光点云技术的变电站导线带电距离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根据待校验线路的设计参数以及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采集与所述待校验线路对应的点云数据;匹配所述点云数据以及所述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述设计参数验证所述点云数据,得到验证结果。通过待校验线路的设计参数以及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以及根据位置信息采集与待校验线路对应的点云数据生成点云模型,再通过将三维模型与点云模型进行匹配,通过三维模型中的设计参数自动识别出带电导线,并结合带电导线的点云数据对带电导线之间的间距进行判断,获得带电导线之间的实际间距,可以有效避免对非平行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判断问题,验收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77398.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导线带电距离校验方法及终端,通过获取待验导线的待测图像,根据安全间距信息在待测图像中构建不同视角的校验窗口;若第一视角校验窗口中存在其他导线,则获取校验未通过的第一目标线段,再将第一目标线段通过第二视角校验窗口进行校验,判断第一目标线段与其他导线在第二视角下是否存在间距过小的问题。在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校验窗口都校验不通过时,基于待测图像计算第一目标线段与其他导线的距离,从而根据实际距离校验待验导线是否合格。对导线间距进行多维度校验,实现了导线的批量校验,有效提高校验工作的效率,且相比于现有的校验方式,这种校验方式更为简单便捷,有效降低校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3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39634.9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数字化基坑验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业勘测,明确场地需要验收的基坑数量和尺寸,同时根据场地状况规划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和线路;点云数据采集,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采集验收区域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点云数据进行包括噪声滤波处理等预处理;建立每一基坑的三维模型,同时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在每一基坑的三维模型上设置基坑检查面;将三维模型与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导入分析软件;根据基坑检查面设置检查空间,忽略检查空间外点云数据,分别统计不同检查空间内的点云数据,计算检查空间内所有点云数据的期望值E,分别与验收标准比对是否超出限定值,进而得出是否通过验收的结论。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32023.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结式电缆终端平台结构,属于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联结基础、安装在联结基础上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水平间隔布置的钢管立柱,任意相邻两根钢管立柱之间安装有联结件,各钢管立柱前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的支撑件;钢管立柱顶端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上固定有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沿垂直联结件的方向上设置,且任意相邻两横向连接件之间垂直安装有纵梁以及花纹钢板,且花纹钢板与纵梁固定连接,横向连接件顶端从前至后还依次安装有电缆终端头支撑板、支撑钢板和避雷器支撑板。本发明在满足各相电气间隙要求的情况下,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能够大幅度减小占地面积,而且受力合理、施工快捷、便于维护,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9460.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B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带电距离自动校验报警的滑动环装置,属于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同心设置的测量环和套接筒,所述套接筒设置在测量环内部,所述测量环和套接筒之间连接有骨架,骨架包括若干根沿周向均匀设置的连接杆。本发明判断结果准确,误差小,适应性强,检验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039634.9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S17/89 , E02D33/00 , B64U20/80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数字化基坑验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业勘测,明确场地需要验收的基坑数量和尺寸,同时根据场地状况规划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和线路;点云数据采集,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采集验收区域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点云数据进行包括噪声滤波处理等预处理;建立每一基坑的三维模型,同时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在每一基坑的三维模型上设置基坑检查面;将三维模型与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导入分析软件;根据基坑检查面设置检查空间,忽略检查空间外点云数据,分别统计不同检查空间内的点云数据,计算检查空间内所有点云数据的期望值E,分别与验收标准比对是否超出限定值,进而得出是否通过验收的结论。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0546.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土岩二元地层的顶管工井施工方法,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地表以上预先浇筑沉井结构,并将沉井结构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开挖沉井结构内部土体,使沉井结构在自重作用下自然下沉,直至沉井结构的刃脚进入风化岩层,并达到刃脚预定标高;在沉井结构的刃脚处安装锁脚锚杆,通过锁脚锚杆与井壁侧摩阻力共同作用,避免开挖沉井结构内部土体后,沉井结构出现突沉事故;采用分层逆作法,将岩层段顶管工作井的井壁划分成若干节,自上而下逐节浇筑井壁直至底板封底。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岩层自立能力,并通过沉井锁脚锚杆承载井壁的重量,整体传力路径清晰,能够有效克服施工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