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5852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613641.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入渗性能与渗透系数测量方法,它采用了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双环入渗仪,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压入野地斜坡地表土中的同心双环结构的斜坡入渗环(3)和一个用于使斜坡入渗环(3)的内环和外环中的降雨量自适应等于饱和无积水入渗量的同样是同心双环结构的降雨筒(2)以及两个用于向降雨筒(2)的双环中供水的马里奥特水箱(1)。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实现斜坡地表(含水平地表)的饱和润湿无积水入渗及其降雨量的量测,获得土层表面零压力饱和入渗‑时间关系,来获得土层表面的降雨入渗性能和饱和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71514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095093.5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边坡稳定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其基于能量耗散率的概念,适用于各种滑动面。其包括步骤:(1)将边坡分成若干刚性块体,采用速度三角形法,获得所有刚性块体边界运动许可的间断速度;(2)依据有限元计算获得的单元高斯点有效应力,插值得到各相对运动边界上的应力,求出剪应力与抗剪强度,分别与间断速度相乘并在所有相对运动边界上积分得到抗剪强度和剪应力能量耗散率;(3)将抗剪强度能量耗散率与剪应力能量耗散率之比,作为边坡在该种滑动形式下的滑动安全系数;(4)通过优化方法,得到给定滑动面和整个边坡上的最小滑动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52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13641.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入渗性能与渗透系数测量方法,它采用了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双环入渗仪,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压入野地斜坡地表土中的同心双环结构的斜坡入渗环(3)和一个用于使斜坡入渗环(3)的内环和外环中的降雨量自适应等于饱和无积水入渗量的同样是同心双环结构的降雨筒(2)以及两个用于向降雨筒(2)的双环中供水的马里奥特水箱(1)。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实现斜坡地表(含水平地表)的饱和润湿无积水入渗及其降雨量的量测,获得土层表面零压力饱和入渗-时间关系,来获得土层表面的降雨入渗性能和饱和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204177712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653403.1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斜坡地表双环入渗仪,它包括一个用于压入野地斜坡地表土中的同心双环结构的斜坡入渗环(3)和一个用于使斜坡入渗环(3)的内环和外环中的降雨量自适应等于饱和无积水入渗量的同样是同心双环结构的降雨筒(2)以及两个用于向降雨筒(2)的双环中供水的马里奥特水箱(1)。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实现斜坡地表(含水平地表)的饱和润湿无积水入渗及其降雨量的量测,获得土层表面零压力饱和入渗-时间关系,来获得土层表面的降雨入渗性能和饱和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687257.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吴梦喜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考虑三维绕渗效应的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在二维渗流计算模型防渗体下游侧,沿高程方向设置至少一列绕渗边界单元;设置所述绕渗边界单元的渗透系数以及边界条件,其中所述绕渗边界单元的渗透系数包括所述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如此将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通过绕渗边界单元进入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实现将三维绕渗效应纳入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可使渗流分析和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更接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87239.3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吴梦喜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填筑体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中水中填筑仿真的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水中填筑,划分为若干个水中填筑计算级,针对任一水中填筑计算级,执行以下步骤:标记水中填筑计算级中水下边界是否为新边界或者旧边界,并设置水中填筑计算级中水下边界的渗流边界条件以及水压力边界条件;旧边界的水压力荷载,根据当前水位与初始水位的水压力差计算水压力增量,新边界的水压力荷载,计算当前水位产生的水压力;设置水中填筑计算级中高斯点上的初始孔隙水压力,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计算水中填筑计算级中填筑容重的自重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1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468787.9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流数值计算中的内部逸出面处理方法,其能够自动判别从内部逸出面流出的渗流与需要补给的逸出面下游侧或下部的节点的补给关系,从而实现渗流的连续,提高渗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包括步骤:(1)根据内部逸出面边坡的形态判断其流动形态:如果边坡是顺向坡或竖向坡,则流动形态为顺坡流;如果边坡是反向坡,则流动形态为竖向滴漏;(2)依据流动形态确定补给关系:如果是顺坡流,则将内部逸出面流量补给坡下部浸润面下节点;如果是竖向滴漏,则将内部逸出面流量补给内部逸出面的对边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87257.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吴梦喜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考虑三维绕渗效应的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在二维渗流计算模型防渗体下游侧,沿高程方向设置至少一列绕渗边界单元;设置所述绕渗边界单元的渗透系数以及边界条件,其中所述绕渗边界单元的渗透系数包括所述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如此将三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单位宽度的绕渗系数通过绕渗边界单元进入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实现将三维绕渗效应纳入二维渗流计算模型中,可使渗流分析和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更接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3819.0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板堆石坝垫层与过渡层的联合设计方法,其将过渡层与垫层结合起来设计而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这种面板堆石坝垫层与过渡层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将过渡层与垫层的渗透系数比值作为参数;(2)计算垫层和过渡层在未施工时大坝临时度汛垫层直接挡水时的渗透坡降与渗流速度、运用期面板或止水出现破损时垫层和过渡层中的渗透坡降与渗流速度;(3)根据步骤(1)和(2)的结果来设计坝体土层厚度和土料的颗粒级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21356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95178.0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孔口的阻塞装置,其能够解决注浆管道和注浆孔壁之间的空隙密封不严的问题,防止注浆液从注浆管道和注浆孔壁之间的空隙渗漏至地表而造成的注浆材料浪费,避免注浆压力陡降、待加固地层填充不足,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这种注浆孔口的阻塞装置,注浆管道插入注浆孔壁内并且二者之间具有空隙,该装置包括胀阻器模袋、第一紧固元件、第二紧固元件,胀阻器模袋套在注浆管道上,并且胀阻器模袋的前、后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紧固元件固定到注浆管道上,填充物注入胀阻器模袋,填充物充满胀阻器模袋后与注浆孔壁胶结而与岩体啮合形成结石体。还提供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