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41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369381.1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55/12 , C07C51/31 , C07C51/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环戊醇合成戊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溶解在浓度为25%~50%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再加入环戊醇,环戊醇经催化氧化生成戊二酸,所述的过氧化氢、催化剂、助催化剂与环戊醇的摩尔比为(4.0~5.0):(0.01~0.03):0.015:1,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本发明积极效果十分明显,采用环戊醇为原料,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的合成工艺,不但经济、简单、绿色环保。而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与选择性,进而提高了戊二酸的收率,经计算,戊二酸收率可达96.3%。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10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369381.1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55/12 , C07C51/31 , C07C51/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环戊醇合成戊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溶解在浓度为25%~50%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再加入环戊醇,环戊醇经催化氧化生成戊二酸,所述的过氧化氢、催化剂、助催化剂与环戊醇的摩尔比为(4.0~5.0):(0.01~0.03):0.015:1,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本发明积极效果十分明显,采用环戊醇为原料,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的合成工艺,不但经济、简单、绿色环保。而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与选择性,进而提高了戊二酸的收率,经计算,戊二酸收率可达96.3%。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50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11368.4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B63/04 , C07C7/20 , C07C11/10 , C07C11/18 , C07C11/16 , C07C15/46 , C07C253/32 , C07C255/08 , C07C51/50 , C07C57/075 , C07C67/62 , C07C69/54
Abstract: 一种抑制乙烯基化合物聚合的方法,包括向乙烯基化合物体系中加入阻聚剂,其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A为哌啶氧自由基、硝基酚或苯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B为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双甲醚或二甘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以重量份计,A∶B=1∶(0.5~2.0)。阻聚剂先用溶剂配制成溶液后再加入乙烯基化合物体系,溶剂采用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一种,以重量份计,(A+B)∶溶剂=(2~8)∶10。阻聚剂的加入量以乙烯基化合物为基准,以组分A的量计,为0.3~3.0wt.‰。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减少溶剂耗用量,更为重要的是乙烯基化合物体系中加入较少的阻聚剂便能获得理想的阻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49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11366.5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B63/04 , C07C7/20 , C07C11/18 , C07C57/075 , C07C51/50 , C07C15/46 , C07C11/10 , C07C11/16 , C07C255/08 , C07C253/32 , C07C67/62 , C07C69/54
Abstract: 一种用于抑制乙烯基化合物聚合的阻聚剂,该阻聚剂为组合物,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哌啶氧自由基、硝基酚或苯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分B为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双甲醚或二甘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以重量份计,组分A∶组分B=1∶(0.5~2.0)。阻聚剂中还可包括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或二甲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溶剂配制成溶液状阻聚剂时溶剂用量减少,有效组分浓度提高,降低了溶剂的耗用量;组分A与组分B复配使用后具有更好的阻聚性能,从而使乙烯基化合物体系中加入较少的阻聚剂便能获得理想的阻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190880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10118590.3
申请日:2006-11-22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5/51 , C07C49/203
Abstract: 一种由脱氢芳樟醇生产废液制造甲基庚烯酮的方法,该废液含有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产生于甲基庚烯酮乙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的生产过程。包括过程:废液在碱溶液中进行解聚反应;解聚反应产物进行油水相分离,碱溶液回收套用;油相物料用水蒸汽进行蒸馏,收集气相冷凝液的油相物料得粗甲基庚烯酮;粗甲基庚烯酮进行减压精馏提纯,收集72~74℃的塔顶馏分得精制产品。每100kg废液可获得75~80kg的甲基庚烯酮精制产品。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为该废液提供了一种绿色的、极有经济价值的利用方法,使这部分石油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并减少了甲基庚烯酮乙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的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86520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510025918.2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溴代环戊烷的制备方法,以环戊烯和氢溴酸为原料通过加成反应制得溴代环戊烷。氢溴酸与环戊烯投料的摩尔比为(2.5~6)∶1,反应过程包括两段,第一段反应的温度控制在40~45℃,反应物停留时间为2~4小时,第一段反应结束后系统升温进入第二段反应,第二段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0~90℃,反应物停留时间为2~4小时,两段反应的反应压力均为常压。环戊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6%以上,反应选择性可以达到98%以上,总反应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反应速度快,产物收率高,原料经济,工艺简单、“三废”量少等,非常适宜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90880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10118590.3
申请日:2006-11-22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5/51
Abstract: 一种由脱氢芳樟醇生产废液制造甲基庚烯酮的方法,该废液含有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产生于甲基庚烯酮乙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的生产过程。包括过程:废液在碱溶液中进行解聚反应;解聚反应产物进行油水相分离,碱溶液回收套用;油相物料用水蒸汽进行蒸馏,收集气相冷凝液的油相物料得粗甲基庚烯酮;粗甲基庚烯酮进行减压精馏提纯,收集72~74℃的塔顶馏分得精制产品。每100kg废液可获得75~80kg的甲基庚烯酮精制产品。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为该废液提供了一种绿色的、极有经济价值的利用方法,使这部分石油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并减少了甲基庚烯酮乙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的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88029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510026881.5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5/52 , C07C45/82
Abstract: 一种由脱氢芳樟醇生产废液制造甲基庚烯酮的方法,该废液含有二聚脱氢芳樟醇,产生于甲基庚烯酮乙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的生产过程,包括:1)废液在NaOH或KOH水溶液中进行解聚反应;2)反应产物进行油水相分离,NaOH或KOH水溶液回收套用;3)油相物料用水蒸汽进行蒸馏,收集气相冷凝液的油相物料得粗甲基庚烯酮;4)粗甲基庚烯酮进行减压精馏提纯,收集75~78℃的塔顶馏分得精制产品。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为该废液提供了一种绿色的、极有经济价值的利用方法,使这部分石油资源得以充分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