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080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1318.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 G01V1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该实用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统计测井数据,得到待反演测井数据精确的先验概率模型;步骤2,通过地震弹性反演得到一系列的弹性参数;步骤3,应用蒙特卡罗采样方法进行测井数据空间分布离散采样,完成测井数据从井点到空间的横向外推,得到测井数据空间采样结果;步骤4,结合先验分布、条件概率,构建以测井数据为分类目标的贝叶斯分类器,计算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后验概率,即预测测井数据空间分布。该实用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能解决常规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对测井资料过度依赖的问题,高精度地由弹性参数预测测井曲线,减小勘探的风险、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92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1097.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体的曲率分析方法,该基于地震属性体的曲率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沿层地震属性;步骤2,根据提取的沿层地震属性,求地震属性的二阶导数;步骤3,根据地震属性的二阶导数,计算曲率因子;步骤4,根据曲率因子,计算不同的曲率属性。该基于地震属性体的曲率分析方法可以精细的刻画断层、裂缝、河道的形态,以及储层的有效性,从而弥补了常规方法在识别断层和裂缝上所存在的精度方面的不足,辅助研究人员进行断层和裂缝方面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1786.9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该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包括:步骤1,对测井数据和地震属性进行预处理;步骤2,提取样本,并在时间域上将样本集分组;步骤3,进行地震属性优选,得到优选的地震属性子集与储层非线性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步骤4,利用测试数据对建立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进行检验,在误差满足要求时,得到最优属性组合;步骤5,输出最优属性组合。该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针对特定的储层特征参数,寻找到最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敏感属性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09401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23974.5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映射的深度域地层结构反演方法,包括:输入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输入测井数据及解释层位;建立速度模型,提取深度域子波;制作深度域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构建合理的构造框架地质模型;以地质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地质模型的深度偏差约束体;采用快速阈值收敛迭代算法,实现基于地质信息映射的基追踪地层结构反演。该基于地质信息映射的深度域地层结构反演方法可以由深度域的地震数据得到可以直观表征地质体纵横向变化的数据体,克服了测井曲线时深转换过程中由于重采样造成的高频信息丢失,有效地保证了地震反演的高分辨率特征,并最终实现了利用深度域资料直接预测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610217557.X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该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对已钻井进行单井精细的砂层组划分;步骤2,进行精细的合成记录标定;步骤3,获取标准层控制的时间梯度;步骤4,计算变时窗算法拟合变时差;步骤5,进行不整合地层的自动解释。该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利用标志层控制的变时窗计算拟合自动追踪不整合地层,通过该方法解释的不整合地层,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解释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80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2097.X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9/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立基于改进Pride-Lee模型的岩石物理新模型的方法,该建立基于改进Pride-Lee模型的岩石物理新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测井资料和岩石基质参数;步骤2,采用Voigt-Reuss-Hill平均构建岩石基质模量,利用Wood公式计算构建混合流体体积模量,利用改进的Pride-Lee模型构建干岩石骨架的模量;步骤3,应用加斯曼方程,得到包涵流体岩石的弹性模量;步骤4,构建基于改进Pride-Lee模型的岩石物理新模型。该建立基于改进Pride-Lee模型的岩石物理新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储层物性估计和横波估计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26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17557.X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该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对已钻井进行单井精细的砂层组划分;步骤2,进行精细的合成记录标定;步骤3,获取标准层控制的时间梯度;步骤4,计算变时窗算法拟合变时差;步骤5,进行不整合地层的自动解释。该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利用标志层控制的变时窗计算拟合自动追踪不整合地层,通过该方法解释的不整合地层,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解释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4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68628.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X-Y-T-偏移距的四维联动解释环境;步骤2,在四维环境下,寻找不同地质体的敏感偏移距段;步骤3,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单角度叠前属性;步骤4,进行敏感属性优选;以及步骤5,进行优势属性拟合。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通过叠前叠后属性对比,发现其敏感偏移距段,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大量叠前属性,与叠后属性联合应用,对储层进行综合判识。
-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638655.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迭代地震DNA检测的地层超剥线识别方法,该基于迭代地震DNA检测的地层超剥线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三维地震数据体和不整合面层位数据;步骤2,获取目标地震数据;步骤3,将目标地震数据转换成字符数据;步骤4,设定搜索参数;步骤5,将满足搜索参数的波组特征变化处作为超剥点,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及步骤6,输出超剥线,得到地层超剥线在平面上的分布。该基于迭代地震DNA检测的地层超剥线识别方法是基于迭代地震DNA检测的地层超剥线识别方法,可实现准确、高效的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降低地质研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勘探部署质量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4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168628.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X-Y-T-偏移距的四维联动解释环境;步骤2,在四维环境下,寻找不同地质体的敏感偏移距段;步骤3,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单角度叠前属性;步骤4,进行敏感属性优选;以及步骤5,进行优势属性拟合。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通过叠前叠后属性对比,发现其敏感偏移距段,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大量叠前属性,与叠后属性联合应用,对储层进行综合判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