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4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168628.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X-Y-T-偏移距的四维联动解释环境;步骤2,在四维环境下,寻找不同地质体的敏感偏移距段;步骤3,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单角度叠前属性;步骤4,进行敏感属性优选;以及步骤5,进行优势属性拟合。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通过叠前叠后属性对比,发现其敏感偏移距段,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大量叠前属性,与叠后属性联合应用,对储层进行综合判识。
-
公开(公告)号:CN103777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2522.3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厚度预测方法,该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厚度预测方法包括进行精细层位解释;提取薄互层的多种地震属性;进行该多种地震属性的优选,得到优先后的地震属性;进行多属性拟合;计算砂体厚度分布,并输出计算结果。该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厚度预测方法解决了薄互层油藏构造解释难,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横向预测难等问题,可以精确刻画薄层(砂层组)在平面上的分布趋势,指示厚薄的相对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4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68628.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X-Y-T-偏移距的四维联动解释环境;步骤2,在四维环境下,寻找不同地质体的敏感偏移距段;步骤3,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单角度叠前属性;步骤4,进行敏感属性优选;以及步骤5,进行优势属性拟合。该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通过叠前叠后属性对比,发现其敏感偏移距段,在敏感偏移距段范围内,提取大量叠前属性,与叠后属性联合应用,对储层进行综合判识。
-
公开(公告)号:CN10471547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154418.8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用于岩性体自动追踪的地震属性体,并进行数据筛选;数据筛选结束后,检测保留下来的数据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对这些数据点进行砂体分类和编号;利用开运算对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砂体边界做处理,断开两个粘连砂体间的窄通道,实现砂体的分离;以及根据最小砂体大小的设置,对应用开运算处理之后得到的砂体进行重新分类编号。该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在传统自动追踪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数学形态学中的开运算,通过先腐蚀后膨胀的运算方法,提取岩性体外边缘,并滤掉其边界的噪音,从而解决了岩性体粘连问题,优化了自动追踪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9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71770.7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该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构造脊表征;步骤2,刻画油源断裂网;步骤3,进行砂体批量自动追踪;步骤4,进行断-砂配置分析;以及步骤5,进行含油有利区综合预测。该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通过先进的数学算法及信号处理手段进行合理表征及综合分析,指示含油气的宏观有利区,结合地质分析及油气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可提供勘探有利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98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310571770.7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该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构造脊表征;步骤2,刻画油源断裂网;步骤3,进行砂体批量自动追踪;步骤4,进行断‑砂配置分析;以及步骤5,进行含油有利区综合预测。该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通过先进的数学算法及信号处理手段进行合理表征及综合分析,指示含油气的宏观有利区,结合地质分析及油气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可提供勘探有利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1786.9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该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包括:步骤1,对测井数据和地震属性进行预处理;步骤2,提取样本,并在时间域上将样本集分组;步骤3,进行地震属性优选,得到优选的地震属性子集与储层非线性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步骤4,利用测试数据对建立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进行检验,在误差满足要求时,得到最优属性组合;步骤5,输出最优属性组合。该基于向量回归机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选方法针对特定的储层特征参数,寻找到最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敏感属性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973775.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砂体结构属性边界识别方法,该河道砂体结构属性边界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地震数据;步骤2:统计建立河道砂体的空间变异参数;步骤3:进行地震结构属性提取;步骤4:进行基于蚁群追踪的结构属性增强处理;步骤5:进行砂体边界刻画。该河道砂体结构属性边界识别方法针对不同地区建立河道砂空间变异参数,开发地震结构类属性提取方法,并对结构类属性在非均质性指数约束进行蚁群算法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河道砂边界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206317.5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层信号识别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该适用于薄层信号识别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地震信号数据;步骤2:将地震信号数据进行MP迭代分解;步骤3:对各个时频原子信号m(t)进行WVD分布求取;步骤4:进行MP‑WVD谱模拟反褶积;步骤5:将数据输出,得到提高分辨率的地震信号。该适用于薄层信号识别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的目的,提高了地震资料对薄储层的识别能力,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应用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0741985.2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28 , G06F18/231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裂缝孔隙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提取裂缝敏感地震属性,构建初始学习样本数据集;步骤S2:采用CART‑boosting方法,生成每个目标的依赖相似度矩阵;步骤S3:构建目标裂缝参数特定特征;步骤S4:构建CNN‑(T‑LSTM)网络;步骤S5:采用所述CNN‑(T‑LSTM)网络对裂缝孔隙度进行预测。解决神经网络反演中样本集特征完备性不足、网络泛化性差的问题,提高储层裂缝参数预测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