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1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66842.X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碳化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氢气检测应用。该碳化钒复合材料包括V2CTx基底和负载在V2CTx基底的Pd纳米颗粒,V2CTx基底为多层结构,且至少部分Pd纳米颗粒负载在V2CTx基底多层结构的层间。使用本发明的碳化钒复合材料的氢气传感器,在室温环境下能够对氢气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29815.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定位方法和检测设备,所述定位方法包括:S1.在微流控芯片的至少一个检测池的中心位置设置降透光点;S2.以具有第一步进量的步进方式驱动微流控芯片运动,使得设置有降透光点的检测池经过被光路穿过的位置,以通过检测光强变化而确定降透光点的粗略位置;S3.驱动微流控芯片运动,使得设置有降透光点的检测池位于被光路穿过的位置;S4.以具有第二步进量的步进方式驱动微流控芯片运动,通过检测光强变化而确定降透光点的精确位置,其中,第二步进量小于第一步进量。本发明采用光电检测与机械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检测设备中的检测光电器件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便于应用至紧凑型检测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7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2884.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泄漏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泄漏源空间定位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待监测场景所在的实际空间进行三维建模,建立三维空间网格编号‑工艺区块名称查找表;用第一面式成像监测仪以第一视觉方向拍摄所述待监测场景,用第二面式成像监测仪以第二视觉方向拍摄所述待监测场景;对第一拍摄画面进行平面网格划分,确定泄漏源所在的第一平面网格编号,以及对第二拍摄画面进行平面网格划分,确定泄漏源所在的第二平面网格编号;将第一平面网格编号和第二平面网格编号分别映射至三维网格空间,根据三维空间网格编号‑工艺区块名称查找表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对应的工艺区块名称。本发明可实现对泄漏源三维坐标以及所在工艺区块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935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2883.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7D5/06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泄漏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点位的气体泄漏监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面式成像监测仪获取待监测场景的拍摄画面;对所述拍摄画面进行平面网格划分,建立网格坐标‑网格编号‑工艺区块名称查找表;根据拍摄画面识别泄漏气体,并结合所述查找表,根据泄漏气体所在的网格编号确定泄漏气体的网格坐标和对应的工艺区块名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高效、便捷、实时、精准发现泄漏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109654.7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水中锰离子浓度的组合物和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第一冻干球和第二冻干球;第一冻干球的制备包括:将磷酸二氢钠、柠檬酸钠、无水硫酸钠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a;通过液态氮自动点液系统将混合液a滴入液氮中固化形成小球,然后将小球进行冷冻干燥;第二冻干球的制备包括:将高碘酸钾、硫酸钾、甘露醇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b;通过液态氮自动点液系统将混合液b滴入液氮中固化形成小球,然后将小球进行冷冻干燥。本发明通过液态氮自动点液系统制备成尺寸均匀的冻干球,能够有效提高试剂的溶解速度,提高试剂与锰离子的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检测的重复性和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43231.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感芯片的转接装置和气体传感器,该转接装置包括:设置于主电路板上方并用于安装传感芯片的转接电路板,转接电路板的第一端可拆卸地与电连接于主电路板上的转接插座之间电连接。该转接装置可以将不同封装结构的传感芯片低成本的转换为统一的接口形式;灵活变更传感芯片引脚定义,便于升级迭代产品,便于快速更换传感芯片,节约成本,节约PCB板上空间,缩小电路板整体体积,突出传感芯片位置,使其更快接触到待测气体,缩短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265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55552.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泄漏光谱成像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供气单元,其提供多路种类、浓度以及流量可调节的目标气体;背景板,其为板状结构,作为目标气体的输出背景;背景控制单元,其与背景板紧密接合,用于调节背景板的温度以及背景反射率;气象控制单元,其设置在背景板附近,用于模拟室外场景不同的风速、风向以及湿度条件;光谱成像单元,其正对背景板处所述目标气体形成的输出气团,对输出气团进行监测识别。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模拟多种场景下的气体泄漏,可实现多变量下的光谱成像数据采集,为构建样本特征数据库并理清关键因子对气体泄漏光谱成像系统的影响规律奠定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54220.6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491 , C04B35/622 ,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声发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剂的存在下,使钛源、锆源、酸以及铅源进行热处理,得到粉体材料;(2)将氮化石墨烯与所述粉体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A,并将混合物A进行成型,得到成型体;(3)将所述成型体进行烧结,得到所述耐高温声发射传感材料。耐受温度高(耐受温度达600℃以上)、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5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811327592.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算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面浓度的测算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污染物排放面最优化空间浓度分布模型的排放面,该最优化空间浓度分布模型基于预先构建的污染物空间浓度分布模型以及所述污染物排放面内的污染物浓度的实际分布而被建立;以及对所述最优化空间浓度分布模型的排放面,应用所述最优化空间浓度分布模型进行积分计算,测算所述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面浓度。本发明给出了依据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面内的污染物浓度实际分布特点构建污染物空间浓度分布模型的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反应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面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则利用该模型测算的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面浓度准确性更高,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1326839.9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待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方法,涉及环境监测及保护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区域的多个监测面中的每一监测面的污染物面浓度;获取所述多个监测面中的每一监测面处的风速;获取所述多个监测面中的每一监测面处的风向;以及根据所述多个监测面中的每一监测面的污染物面浓度、风向及风速、以及预先建立的待测区域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模型,测算所述待测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考虑了风向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待测区域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方法。可有效解决不同监测面处的风向不同,对待测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影响不同的问题,有效提高测算精度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