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下气化模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0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016776.8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地下气化模拟实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注气装置、煤炭气化装置以及气体收集处理装置;煤炭气化装置利用注气装置注入的氧气以及水蒸气,对其内的处于模拟地层条件下的煤炭样品进行燃烧和气化以产生合成气;气体收集处理装置对合成气进行净化和分离;其中,煤炭气化装置的气化容器侧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注采孔,用于供注采管插入以向所述煤炭样品供给或输出气体,实验时可以根据两个水平井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选取其中两个注采孔分别插入注采管进行气化模拟实验,可通过多次实验明确两个水平井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多少时煤炭地下气化效率最高,进而优化两个水平井之间的夹角。

    一种装置与应用及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5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221759.8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与应用及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实验舱,实验舱设有实验腔;实验腔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实验腔端盖和实验腔桶体,实验腔桶体由包括内筒和外筒的双层筒体和桶底构成;外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围压施加部件,围压施加部件与围压管线连接;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孔压注入孔,孔压注入孔与孔压管线连接;实验腔端盖和/或实验腔桶体的桶底上设有实验流体注入通道以及实验流体产出通道;实验流体注入通道以及实验流体产出通道均与实验腔内筒内部连通。该装置能够实现模拟煤炭真实赋存条件具体能够模拟深煤层的围压、孔压。该装置与其他设备配合实现考虑煤层真实赋存条件的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

    一种装置与应用及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5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1759.8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与应用及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实验舱,实验舱设有实验腔;实验腔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实验腔端盖和实验腔桶体,实验腔桶体由包括内筒和外筒的双层筒体和桶底构成;外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围压施加部件,围压施加部件与围压管线连接;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孔压注入孔,孔压注入孔与孔压管线连接;实验腔端盖和/或实验腔桶体的桶底上设有实验流体注入通道以及实验流体产出通道;实验流体注入通道以及实验流体产出通道均与实验腔内筒内部连通。该装置能够实现模拟煤炭真实赋存条件具体能够模拟深煤层的围压、孔压。该装置与其他设备配合实现考虑煤层真实赋存条件的煤炭地下气化污染评价。

    CT定量、三维可视化测试储层致密油赋存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1000244.0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CT定量、三维可视化测试储层致密油赋存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该储层中的新鲜岩心样品;对该岩心进行CT扫描,获取二维切片图像;以灰度等级将致密油、水、岩石颗粒及孔隙判别出来,将二维切片图像数字重建得到三维图像;将所述致密油分为不同赋存状态,并对每种赋存状态的致密油的体积进行统计,分析每种赋存状态的致密油的体积或质量。所述方法能够定量分析微纳米孔喉中致密油的微观赋存状态。

    水平井超临界CO2压裂开发增强型地热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20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107379.9

    申请日:2019-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超临界CO2压裂开发增强型地热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液态CO2与磨料充分混合后,将所得混合物下入待射孔位置,所得超临界CO2与磨料的混合液通过水力喷射喷嘴后形成高压射流,对套管、水泥环、干热岩进行破坏,形成射孔;将纯液态CO2泵送到射孔位置形成人工裂缝;将支撑剂与超临界CO2于混砂车内充分搅拌,并通过压裂车将混合后的压裂液泵入井中,在井下通过超临界CO2将支撑剂携带至裂缝中,完成第一段压裂;使水力喷射喷嘴至下一待改造位置,泵入隔离液以保护已压裂井段,再依次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水平井全部压裂改造完成;改造后继续将超临界CO2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干热岩换热生产,以实现重复取热发电。

    一种高压水射流径向喷射复合压裂开发干热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119484.4

    申请日:2019-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水射流径向喷射复合压裂开发干热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高压水射流径向喷射在干热岩热储层中的特定方位形成长度30~100m,缝径30~50mm的多条径向裂缝,在径向裂缝的基础上通过常规水力压裂对裂缝长度和宽度进一步扩展,使得复合人工裂缝的缝长、沟通范围大大提高,人工裂缝与干热岩中的自然裂缝充分沟通后在两口直井间形成一个具有复杂裂缝系统的高渗区,提高注采井的连通几率;复杂裂缝区的形成也为干热岩与循环工质提供了充分的换热空间和通道,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循环工质的采出温度和循环流量,该方法为增强型地热资源提供了一套高效、可行的开发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