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47426.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包括:对全油藏进行地层对比,划分出沉积相及储层类型;选择全油藏的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计算不同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对应的不同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确定待测区块的不同层位的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及其不同平面组合模式的地质储量;基于地质储量及不同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计算不同注采井网情况下待测区块整体的水驱控制程度;绘制待测区块整体的水驱控制程度与不同井网井距总井数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确定待测区块的油藏井网井距。本发明确定了合理的油藏井网井距,同时还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相结合,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1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7382.1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油藏沉积相划分及连通性评价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油藏中多个油井的井位数据,以及多个油井的测试压力数据;将多个油井的测试压力数据换算为多个油井在同一时刻的折算压力;根据井位数据和折算压力生成折算压力与井位数据关系图;根据折算压力与井位数据关系图评价油藏的连通性和/或辅助油藏沉积相划分。通过对油藏中不同时间监测的压力数据折算到同一时间的压力数据后,基于折算后的压力数据辅助沉积相的划分,确定了储层的连通性,减小了储层沉积相及储层连通性评价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更可靠,对实际注采井井位部署和开发策略的制定等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02557.X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井的第一候选现场数据和邻井的第二候选现场数据,确定第一候选现场数据对应的第一候选特征和第二候选现场数据对应的第二候选特征的特征重要性数值;根据特征重要性数值,从第一候选特征和第二候选特征中确定目标特征;采用目标特征对应的目标现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剩余油饱和度预测模型;基于剩余油饱和度预测模型对油藏中分布井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预测,根据分布井的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油藏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上述方案解决了目前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过程中准确性低预测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实现根据部分单井数据,对油藏中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847426.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包括:对全油藏进行地层对比,划分出沉积相及储层类型;选择全油藏的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计算不同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对应的不同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确定待测区块的不同层位的沉积相及储层类型平面组合模式及其不同平面组合模式的地质储量;基于地质储量及不同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计算不同注采井网情况下待测区块整体的水驱控制程度;绘制待测区块整体的水驱控制程度与不同井网井距总井数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确定待测区块的油藏井网井距。本发明确定了合理的油藏井网井距,同时还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相结合,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48008.6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开发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井以及邻近注入井的待测监测数据;将所述待测监测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油藏开发模型中,得到生产井的产油量和气油比;其中,所述油藏开发模型在预先构建的生产优化评价函数的约束下训练得到。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经典油藏物理规律及专家经验,引入物理指导,完全基于油田的监测数据,构建了油藏开发模型,并形成了生产优化框架,解决油藏生产开发中的注入优化问题,预测精度高、预测速度快,可以取代传统的数值模拟器,可以为油藏工程师提供可靠性建议以提高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4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595109.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中贼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计算油藏生产测井各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相对贡献系数是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总储层段单位厚度产量的比值;根据不同油藏的特性,从油藏生产测井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中,确定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最小相对贡献系数;计算待测油藏中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根据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的大小关系和每口井每个储层的相对贡献系数与最小相对贡献系数的大小关系,确定每口井每个储层是否发育贼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95109.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藏中贼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计算油藏生产测井各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相对贡献系数是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总储层段单位厚度产量的比值;根据不同油藏的特性,从油藏生产测井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中,确定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最小相对贡献系数;计算待测油藏中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根据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的大小关系和每口井每个储层的相对贡献系数与最小相对贡献系数的大小关系,确定每口井每个储层是否发育贼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79495.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E21B47/00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产液量的劈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水平井的目标数据;根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水平井的目标产液区域信息;目标产液区域信息包括目标水平井产液区域的顶深以及底深;根据目标产液区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子产液区域信息;目标子产液区域信息包括目标子产液区域的长度以及平均渗透率;根据目标子产液区域信息以及钻井数据确定目标子产液区域的产液量。通过执行本方案,可以实现对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的主力油层的产液情况进行确定,可以准确定量地识别多相流体含量,更好地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0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57797.7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开发动态表征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该方法首先建立时间维度上连续的含油饱和度生成算法,解决实际含油饱和度监测数据具有时间不连续的问题;然后建立各时间维度下空间参数场生成算法,可以结合物理边界条件约束,根据零散的数据点生成各个参数的平面物理场;接着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根据邻井监测数据特征,统一各井初始含油饱和度,解决了由于测井时间不一致导致某些井初始含油饱和度缺失问题;接着构建能够挖掘时空数据特征的动态参数智能预测模型,以预测未来饱和度物理场分布和/或压力物理场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18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507382.1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油藏沉积相划分及连通性评价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油藏中多个油井的井位数据,以及多个油井的测试压力数据;将多个油井的测试压力数据换算为多个油井在同一时刻的折算压力;根据井位数据和折算压力生成折算压力与井位数据关系图;根据折算压力与井位数据关系图评价油藏的连通性和/或辅助油藏沉积相划分。通过对油藏中不同时间监测的压力数据折算到同一时间的压力数据后,基于折算后的压力数据辅助沉积相的划分,确定了储层的连通性,减小了储层沉积相及储层连通性评价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更可靠,对实际注采井井位部署和开发策略的制定等有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