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2493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117486.1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78
Abstract: 油井解堵解卡剂,应用于油田油井解除因垢沉积造成的卡井事故。特征是:各组分重量比为:a、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D-100:5.5~8%;b、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D-200:10~15%;c、盐酸:2.0~3.5%;d、甲醇:20~25%;e、INTECHEM-02氟碳表面活性剂:0.05~0.2%;f、其余为水。效果是:应用0.5%~1%的解堵解卡剂水溶液大排量下对油井进行冲洗,解除因垢沉积造成的卡井事故,延长检泵周期,减少油井检泵费用,降低了采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642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117886.2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抑制剂,应用于油井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特征是:各组分重量比:a、含量为0.05%的多肽缩合试剂(HOOBt)C7H5N3O2的水溶液:13.5~18.0%;b、硫酸镁MgSO4·7H2O:2.0~5.0%;c、硫酸钠:1.5~4.5%;d、酵母膏:0.05~0.2%;e、磷酸氢二钾K2HPO4:0.5~2.0%;f、维生素C:0.05~0.5%;g、其余为水。效果是: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抑制剂,在油井防止硫酸盐还原菌的过程中,在0.05~0.1%加量的情况下,使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小于25个/ml。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429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17106.4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33/04
Abstract: 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用破乳剂,应用于油田原油脱水,含硫量大于4%的原油进行脱水。特征是: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a、四乙烯五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5~8.8%;b、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多乙烯多胺醚聚硅氧烷共聚物:13~21%;c、松香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5.5~8%;d、FC-N01氟碳表面活性剂:0.05~0.15%;e、甲醇:20~25%;f、其余为水。效果是:能在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中使用,脱水后原油中含水小于0.1%,污水中含油小于100mg/l。达到了原油脱水标准要求,提高了脱水效率,减低了破乳剂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402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17486.1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78
Abstract: 油井解堵解卡剂,应用于油田油井解除因垢沉积造成的卡井事故。特征是:各组分重量比为:a.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D-100:5.5~8%;b.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D-200:10~15%;c.盐酸:2.0~3.5%;d.甲醇:20~25%;e.INTECHEM-02氟碳表面活性剂:0.05~0.2%;f.其余为水。效果是:应用0.5%~1%的解堵解卡剂水溶液大排量下对油井进行冲洗,解除因垢沉积造成的卡井事故,延长检泵周期,减少油井检泵费用,降低了采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798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10117487.6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稠油冷采的方法,应用于油田稠油油藏常温常压的开采。特征是:a、制备水溶性降粘剂I;b、制备降粘剂II;c、制备降粘剂III;d、将水溶性降粘剂I挤入油层;e、采用抽油机或螺杆泵举升设备举升采出井液;根据采出液原油的不同粘度,分别从油井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加入井筒降粘剂II或井筒降粘剂III。效果是:采用化学方法使油层中稠油降粘并降低井筒内井液的粘度,提高稠油开采效果。油井连续生产时间远远大于现有技术的开采方法,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明显优于现有稠油开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64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7886.2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抑制剂,应用于油井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特征是:各组分重量比:a.含量为0.05%的多肽缩合试剂(HOOBt)C7H5N3O2的水溶液:13.5~18.0%;b.硫酸镁MgSO4·7H2O:2.0~5.0%;c.硫酸钠:1.5~4.5%;d.酵母膏:0.05~0.2%;e.磷酸氢二钾K2HPO4:0.5~2.0%;f.维生素C:0.05~0.5%;g.其余为水。效果是: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抑制剂,在油井防止硫酸盐还原菌的过程中,在0.05~0.1%加量的情况下,使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小于25个/ml。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798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17487.6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稠油冷采的方法,应用于油田稠油油藏常温常压的开采。特征是:a.制备水溶性降粘剂I;b.制备降粘剂II;c.制备降粘剂III;d.将水溶性降粘剂I挤入油层;e.采用抽油机或螺杆泵举升设备举升采出井液;根据采出液原油的不同粘度,分别从油井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加入井筒降粘剂II或井筒降粘剂III。效果是:采用化学方法使油层中稠油降粘并降低井筒内井液的粘度,提高稠油开采效果。油井连续生产时间远远大于现有技术的开采方法,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明显优于现有稠油开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429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17106.4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33/04
Abstract: 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用破乳剂,应用于油田原油脱水,含硫量大于4%的原油进行脱水。特征是:各组份重量比为:a.四乙烯五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5~8.8%;b.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多乙烯多胺醚聚硅氧烷共聚物:13~21%;c.松香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5.5~8%;d.FC-N01氟碳表面活性剂:0.05~0.15%;e.甲醇:20~25%;f.其余为水。效果是:能在高含硫重质稠油脱水中使用,脱水后原油中含水小于0.1%,污水中含油小于100mg/l。达到了原油脱水标准要求,提高了脱水效率,减低了破乳剂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1218078Y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20109250.9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03
Abstract: 抽油机井光杆断脱防喷工具,应用于油田开采有杆抽油作业。特征是:在壳体内部一端有弹簧和一块密封板,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弹簧另一端与密封板接触。密封板为一个矩形平钢板,在密封板的一端有圆弧形豁口,豁口内连接有滚柱。密封板的另一端焊接有拉手,拉手穿过壳体的壁。在壳体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有垂直密封板的通孔,在壳体上焊接有连接短节,连接短节与所述的通孔相对。效果是:当光杆断落入油井后,能自动实现盘根静密封,避免井内原油喷出地面。适用于在抽油机生产的油井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752463Y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20058522.9
申请日:2004-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联合站天然气发动机组余热回收的装置。在天然气发动机缸体水循环冷却系统管道中安装有板式换热器,发动机循环水出口连接板式换热器水进口,板式换热器水出口连接水泵,连接发动机循环水进口,将热量传递给余热回收水循环系统。在发动机烟道中间安装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水循环系统采用水泵连接板式换热器冷水入口,板式换热器是水出口连接烟道余热回收装置进水口。烟道余热回收装置出水口,连接需要提供热源的伴热管、单井循环管或生活采暖等。余热回收减少排放热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