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7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5158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多孔陶瓷评价垢下腐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反应仓、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夹层、第二夹层以及密封件;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与所述反应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内侧;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外侧;当进行垢下腐蚀浸泡试验时,待测试样与第一夹层卡接设置,所述多孔陶瓷与所述第二夹层卡接设置;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试验溶液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试验溶液液面以上;反应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多孔陶瓷以及待测试样对应设置,该装置可定量化模拟垢层的参数,评估结果的针对性更强,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8377.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10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役初期湿气集输管线内腐蚀风险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湿气集输管线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数据分析处理,获取湿气集输管线的腐蚀机理类型;基于腐蚀风险分析,选取符合不同生产数据的典型工况;基于湿气集输管线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进行多相流模拟,获取管道的工艺参数,并对持液率进行计算,判断两相流流型中对腐蚀风险影响最大的流型;基于腐蚀机理类型,选取腐蚀模型进行湿气集输管线的腐蚀分析,获取腐蚀速率;基于持液率、腐蚀速率和对腐蚀风险影响最大的流型,获取不同腐蚀风险等级的管段。本发明操作简单,筛选的腐蚀风险相对高的管段较少,实现了评估目的,并降低开挖检测验证点的数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37696.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锈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带锈处理液,包括3%~8%的植酸、5%~11%的柠檬酸、5%~8%的转化减缓剂、0.2%~0.6%的成膜辅助剂、10%~20%的混合醇和0.1%~0.5%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水;所述成膜辅助剂为Ce(NO3)3和Na2MoO4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引入金属阳离子作为成膜辅助剂,以成膜促进剂作为异质形核剂,促进带锈处理过程中螯合反应晶粒形核,调节转化膜层晶粒度大小,使得转化膜层耐蚀性能更好。本发明使用时,无需对油田现场的储罐或管道表面进行打磨,直接在金属表面喷涂带锈处理液即可将锈层快速螯合成钝化膜,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5242.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尺寸管线钢管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全尺寸管线钢管试样的待测区域预制缺陷,在部分待测区域安装环境容器,在暴露于空气中的缺陷处安装应变传感器,制得试验样管;向环境容器中导入试验溶液,根据试验样管的循环加载参数对试验样管进行循环波动内压加载后发生的破裂及裂纹扩展情况,对试验管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及开裂机理进行分析;在远离预制缺陷处和预制缺陷位置附近分别取样,进行基础力学性能检测,与试验前基础性能测试数据对比分析。通过综合考虑管线钢管服役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状况和外壁腐蚀情况,从而促进管线钢管应力腐蚀开裂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对有效评估油气长输管道的SCC风险等级和预防SCC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7877.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3/04 , C21D1/28 , C21D6/00 , C21D7/06 , B24C1/08 , E21B17/00 , A01N59/2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二氧化碳与SRB腐蚀的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油井管用钢管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为:C:0.02~0.08%;Si:0.2~0.8%;Mn:0.8~1.6%;Cu:0.5~3%;Cr:1.5~5.5%;Mo:0.6~1.5%;S:0.010%以下;P:0.015%以下;W:0.2~0.6%;余量为Fe及杂质。所述合金钢中铜、铬、钼、钨等合金元素均匀化以及表面形成密集分布的富铜相及晶界扩散通道,为同时实现合金钢耐CO2/SRB腐蚀性能提供良好的微观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4494.0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熔覆的非晶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Zr‑Cu‑Al‑Ti‑Sn非晶块体和B粉;Zr‑Cu‑Al‑Ti‑Sn非晶块体中Cu的原子比为10‑20,Al的原子比为7,Ti的原子比为10‑20,其中Ti的原子比与Cu的原子比相等,Sn的原子比为1‑5,Zr为余量,原子比的总值为100;Zr‑Cu‑Al‑Ti‑Sn非晶块体进行熔炼及雾化制粉后形成非晶粉末,再将B粉与非晶粉末经过混合后得到用于激光熔覆的非晶粉末。本发明通过利用非晶材料无磁,硬度高,耐磨的特性,制造了一种适用于无磁工况的非晶材料,专门针对于无磁工件的激光熔覆修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3349.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冲蚀的锥形管和用于防冲蚀的锥形管的尺寸确定方法,锥形管包括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第一直管段用于与来流管连接;环状管段,环状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直管段连接,环状管段远离第一直管段的一端向环状管段的中心处翻折并形成翻折段,沿流体的流动方向环状管段的直径渐缩设置;缩径管段,缩径管段的外壁面与翻折段的端部连接,并在环状管段的外环面与缩径管段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状通道,且第一直管段、环状管段与缩径管段连通,缩径管段的延伸方向与环状管段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直管段,第二直管段用于与出流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形管易被冲蚀磨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9407.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内CO2驱注采输环境气体含杂监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管道内设置通气纱网,并在通气纱网上布置若干气体浓度传感器,当气体通过气体浓度传感器时,气体浓度传感器对气体中的杂质气体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气体检测仪中,实现对管道/柱服役中连续输气的气体中杂质气体的组分及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控连续供气的气体状况,避免含酸性等杂质成分的混入对管道/柱造成严重腐蚀隐患,当杂质气体含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可及时预警报警,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关闭,高效保障CO2驱系统管道/柱的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3004.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界面腐蚀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腐蚀环境中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界面腐蚀行为的测试。通过金属丝或金属片排列组合等方式设计阵列电极,研究界面缺欠大小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腐蚀的影响规律,还可以研究双金属冶金复合管不同成分结构的腐蚀行为。所有金属丝或金属片耦合模拟整个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本体,通过多电极耦合系统,测试不同部位的腐蚀规律以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腐蚀过程,从而采集样品表面电化学信息,系统研究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界面腐蚀规律和机制。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反映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界面腐蚀特性及寿命预测,为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8550.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降解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可溶桥塞,属于石油天然气开发井下工具用新材料领域,该低温降解的复合材料以镁锂合金为基体材料,添加增强相颗粒及Al和Zn,使得该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镁铝合金作为基体材料的可降解复合材料,在保持力学性能不变甚至更好的情况下,降解速度更快,降解更彻底;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大量设备改造,经济性更好;利用该材料制备的可溶桥塞,在低温条件下,溶解时间低至2~5天,且溶解更加完全彻底,力学性能更好,可大大缩短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施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田压裂用可溶桥塞在低温、低矿化度等条件下溶解速度慢,溶解不彻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