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18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27207.4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2205双相不锈钢管环焊缝半自动焊接方法,具体涉及油气田地面工程应用领域,通过选用高耐蚀合金焊材进行根焊、TIG半自动焊进行根焊、过渡焊和填充焊、MIG半自动焊进行盖面焊的复合焊接方式,解决了焊缝耐蚀性较母材差、手工焊难度大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克服单一TIG自动焊效率较低和单一MIG自动焊质量控制欠佳的难题,为2205双相不锈钢管环焊缝现场焊接提供新的焊接技术。该方法适合于油气输送用2205双相不锈钢管的环焊缝现场焊接,钢管壁厚不宜高于20mm。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5137.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试样冲蚀测试系统,包括储液系统、冲蚀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实验前,将研究试样固定在试样架上,选择设定角度的冲蚀釜进液管,使其出口端朝向试样,在储液釜中加入配置好的腐蚀溶液,实验时,打开温度控制系统,结合测温杆使储液釜和冲蚀釜的温度到达指定温度,通过冲蚀釜进气孔向冲蚀釜内缓缓通入氮气,形成保护气氛。关闭储液釜的储液釜排气孔,打开储液釜进气孔,通过储液釜进气孔向储液釜通入气体增加压力,使储液釜内压力到达指定压力,最后使储液釜内的腐蚀液通过冲蚀釜进液孔进入冲蚀釜进液管,通过冲蚀釜进液管对试样进行冲击,实现在不同腐蚀气氛中,温度、冲刷速率和冲击角对管材在高温高压体系下冲刷腐蚀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92633.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油井分层测试采油一体化管柱及分层测试采油方法,包括抽油泵、油管、单层控制器;单层控制器包括短节管体,短节管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一环空腔体;抽油泵进油口与油管出油口相连,油管进油口与短节管体内管上端口连接;环空腔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器、内压传感器、外压传感器和流量调节堵塞器;内压传感器用于采集油管内油的压力,外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短节管体的环空腔体内的压力,中央控制器将油管内的压力与环空腔体内的压力计算压力差值,将该压力差值与设定区间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流量调节堵塞器调节油管内油的流量。一趟管柱完成各层压力测试并实现分采功能,减少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5158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多孔陶瓷评价垢下腐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反应仓、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夹层、第二夹层以及密封件;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与所述反应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内侧;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外侧;当进行垢下腐蚀浸泡试验时,待测试样与第一夹层卡接设置,所述多孔陶瓷与所述第二夹层卡接设置;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试验溶液液面以下,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试验溶液液面以上;反应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多孔陶瓷以及待测试样对应设置,该装置可定量化模拟垢层的参数,评估结果的针对性更强,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41384.9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密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老化丁腈橡胶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耐老化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20~80份;氧化锌1~10份;硬脂酸锌3~1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5~12份;石墨烯量子点5~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5~10份。本发明通过采用尺寸极小(≤100nm)且与橡胶相容性好的石墨烯量子点作为添加剂,有效解决了传统碳材料与橡胶相容性差且物理阻隔其硫化交联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19583.2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 , G06Q10/083 , G06Q50/02 , G06F17/16 , G06N7/02 , F17D5/00 ,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在役小口径管道内涂层服役状态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管道检测评价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分析影响管道内涂层质量的因素,建立小口径管道的内涂层服役状态评估指标,得到内涂层服役状态评价因素集U;基于内涂层服役状态评价因素集U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获得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W;建立内涂层服役状态评语集V;获取评价指标的数据;基于评价指标的数据以及内涂层服役状态评语集V,建立测评表并进行测评;基于测评的结果获得内涂层服役状态的总体评价关系B,后基于状态评语集V,获得内涂层服役状态的综合评分Q,后确定内涂层维护管理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8377.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10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役初期湿气集输管线内腐蚀风险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湿气集输管线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数据分析处理,获取湿气集输管线的腐蚀机理类型;基于腐蚀风险分析,选取符合不同生产数据的典型工况;基于湿气集输管线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进行多相流模拟,获取管道的工艺参数,并对持液率进行计算,判断两相流流型中对腐蚀风险影响最大的流型;基于腐蚀机理类型,选取腐蚀模型进行湿气集输管线的腐蚀分析,获取腐蚀速率;基于持液率、腐蚀速率和对腐蚀风险影响最大的流型,获取不同腐蚀风险等级的管段。本发明操作简单,筛选的腐蚀风险相对高的管段较少,实现了评估目的,并降低开挖检测验证点的数量,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10152.X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气站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于集气站风险评估的动态化,丰富风险量化评级,安全可靠性高,提升解决事故危险的工作效率,为事故预防提供指导意见。包括采集集气站数据信息,并对集气站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节点划分;分析各节点产生的工艺参数偏差,根据数据信息和工艺参数偏差辨识出集气站各节点的风险场景;构建集气站的工艺稳态模型,对辨识出的风险场景进行过程模拟;改变过程模拟的工艺参数获取不同偏离程度偏差的模拟运行结果,确定工艺参数的危险峰值;根据工艺参数到达危险峰值的情况对工艺参数偏差进行区间划分,根据区间内的危险因子个数对各节点的风险场景进行风险等级再判定,实现集气站动态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8494.9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井口密封圈耐老化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待检测密封圈进行处理,获取标准实验样品;选取部分标准实验样品并进行老化实验处理,获取老化实验样品;将老化实验样品和未被选取的实验样品分别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对比老化实验样品和未被选取的实验样品的测试实验结果,评价密封圈的耐老化性能。本发明简单易操作,并且能够模拟O型圈在油气井采出介质及温度环境下的服役性能;解决现有的老化实验方法不能准确反应O型密封圈在油气井环境下的耐老化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3349.3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冲蚀的锥形管和用于防冲蚀的锥形管的尺寸确定方法,锥形管包括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第一直管段用于与来流管连接;环状管段,环状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直管段连接,环状管段远离第一直管段的一端向环状管段的中心处翻折并形成翻折段,沿流体的流动方向环状管段的直径渐缩设置;缩径管段,缩径管段的外壁面与翻折段的端部连接,并在环状管段的外环面与缩径管段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状通道,且第一直管段、环状管段与缩径管段连通,缩径管段的延伸方向与环状管段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直管段,第二直管段用于与出流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形管易被冲蚀磨损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