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4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002808.7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下巷道掘进头偶极‑偶极直流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包括邻近掘进头布置4个电极作为供电电极,编号分别为1、2、3、4;间隔na距离后布置m个电极作为测量电极,编号分别为n+4、n+5、···、n+m+3,取n=1~3,(n+m)a≥2d,d为超前探测的最大目标距离。本发明采用的巷道掘进头偶极‑偶极直流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较传统探测装置分辨率更高;每次测量仅移动一个电极,差错率低,施工效率高,能够有效辨识井下地电干扰,为观测仪器的智能化读数提供了方法途径;可以消除测量集电极MN附近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可突出巷道掘进头前方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9641.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T5/73 , G06V10/766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OD‑Net增强YOLOv8的雾天环境煤矿采动地裂缝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煤矿采动地裂缝标注数据集,数据集包括雾天环境及晴天环境采集的两期数据;其次,构建改进的AOD‑Net去雾网络,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原K值估计模块的标准卷积,在K值估计模块后加入了特征注意力模块(FA),包括通道注意力机制及像素注意力机制,并且使用特征融合模块进行特征图的加权融合;然后,将两期数据导入AOD‑Net增强YOLOv8网络,用于去雾网络及目标检测器的训练,该一体化网络采用去雾损失和检测损失联合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去雾效果及采动地裂缝检测能力;最后,将模型的训练结果用于雾天环境下煤矿采动地裂缝图像的检测识别,包括采动地裂缝的检测框位置和类别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186745.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锚索装置。该装置包括恒阻套管、锚索集束盘、锚索、注浆管、恒阻锁具。锚索集束盘设置于所述恒阻套管内,且锚索集束盘开设有锚索通孔和注浆管通孔;锚索穿过所述锚索通孔;注浆管穿过所述注浆管通孔;以及恒阻锁具套设在锚索的外侧并插入所述锚索通孔;其中,锚索通过恒阻锁具固接于所述锚索集束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破断所述恒阻锁具以抽出锚索。该可回收锚索装置能够通过锚索集束盘和恒阻锁具的配合实现锚索的压力固定、方便拆卸且仅锚索之外的结构遗留在底层中,大大提高了回收利用率。通过锚索集束盘和恒阻套管的配合实现多束锚索力传递至粘结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11069.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特征的预测方法,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字岩心技术获得流体分布;获得应力张量与岩石骨架位移场及流体压力的关系;按照研究目标尺寸构建均匀背景模型;使用有限元求解均匀背景模型,获得应变固体位移场和流体压力场。本发明可实现以数字岩心技术表征三维流体分布,绕开传统基于流体分布建模过程,解决了三维模型中大纵横比、小目标体无法建模的困难,精准预测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033322.7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低内存消耗的预测储层岩石弹性波速度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精确的预测实验结果,且具有内存消耗小,计算时间短的特点。其成功的解决了无法使用传统孔弹性方程预测实验室三维实验样品弹性波速度的问题,在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学,油气定量地震学等解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612218.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陶瓷化衬砌形成机构及具有其的等离子体破岩施工设备,陶瓷化衬砌形成机构中,岩土汽化组件将隧道施工产生的渣土汽化,材料处理组件将汽化的渣土处理后产生衬砌材料,喷砂组件通过喷砂枪头向隧道壁面喷洒衬砌材料,喷砂枪头可在周向以及轴线方向对周围的隧道壁面进行均匀的喷砂,加热组件对壁面进行均匀地加热,使得衬砌材料形成一体化结构的陶瓷化衬砌管片,形成的衬砌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硬度高。这样的设置减少了废渣的运输,衬砌不需要异地预制,减少了生产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效率。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施工的衬砌需要异地浇筑再进行运输,导致隧道施工的实际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9555.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T7/00 , G06T5/90 , G06V20/17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控可微分处理的阴影场景采动地裂缝识别方法:首先,构建采动地裂缝标注数据集;其次,针对阴影场景采动地裂缝与背景类间差异性较小的问题,构建基于门控可微分处理方法的阴影场景采动地裂缝特征增强模块,包括构建基于动态蛇形卷积的视觉编码器作为模块主干结构,用于提取裂缝的浅层形态特征,构建基于门控可微分的裂缝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FS_MGDIP),每个门控可微分图像处理(GDIP)模块由从视觉编码器的不同层提取的特征引导,包括四种图像增强模块,通过对多层网络特征分别使用图像增强方法,逐步增强阴影中裂缝特征;然后,构建基于YOLOv8的采动地裂缝实例分割网络,将经过FS_MGDIP模块增强后的裂缝特征传递给YOLOv8进行裂缝分割;最后,利用分类损失、回归损失和分割损失函数分别对增强后的裂缝特征进行解耦和计算损失值,输出采动地裂缝的检测框位置、类别和框中的像素分割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57077.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锚杆锚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固装置,包括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结构与第二伸缩结构以及搅拌结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设有第一内腔与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设有第二内腔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搅拌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之间,所述搅拌结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本发明将伸缩结构作为锚固剂的包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搅拌式树脂锚固剂外表面塑料薄膜的存在而影响锚固效果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726355.3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洞门破除施工装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储存装置与喷头装置,所述储存装置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水弹,所述容纳槽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喷头装置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储存装置连接,所述水弹通过所述喷头装置喷射至所需爆破的区域;其中,所述通道包括挤压段,所述挤压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水弹的直径,所述水弹通过所述挤压段破碎成碎块水弹。本发明使用水弹式水射流施工装备对所需要爆破的区域进行切槽,使将要爆破部位的格栅拱架与锚杆以及其他部位分隔开,在爆破时有效解决对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94667.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9/0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井水预处理方法,包括:调节矿井水的pH值;向pH值调节后的矿井水中加入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得到混合液。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其中,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铁与有机絮凝剂形成的复合物,其中,有机絮凝剂为由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聚合而成的聚合物。通过调节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量和快、慢搅拌时间,可以控制矿井水的絮凝、除油性能,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矿井水预处理方法,对高悬浊矿井水处理效果好,同时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可以避免由于传统处理方法使用铝盐絮凝剂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