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1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807000.8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因子验证测地型接收机监测北极电离层闪烁准确性方法,属于空间天气监测、卫星导航应用领域。计算顾及卫星高度角抑制的ROTI和AATR因子;估计ROTI和AATR因子判断闪烁发生的经验阈值;利用σφ、ROTI和AATR因子从电离层闪烁对空间天气扰动的响应规律监测准确性方面,分析验证选定GNSS接收机监测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日闪烁发生率监测的准确性、闪烁事件持续时间监测的准确性、日闪烁发生特征监测的准确性。本方法步骤简单,有助于从多方面验证测地型接收机监测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大幅度降低传统电离层闪烁监测接收机监测闪烁的成本,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7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20896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NSS信号中的电离层闪烁和多路径误差区分方法,属于信号通讯技术领域。首先GNSS监测站的连续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六阶巴特沃斯滤波、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和TEQC,计算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基于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已有经验阈值初步判定受电离层闪烁影响的GNSS观测数据,将数据分类,并计算每类数据内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平均值;构建随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分布图;确定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分布阈值;结合上述阈值和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分布,明确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离群值是电离层闪烁或多路径误差,完成对GNSS信号中的电离层闪烁和多路径误差的区分。其步骤简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77673.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组合支撑体构建机器人及构建方法,复合材料组合支撑体构建机器人包括底座、升降行走装置、顶梁、升降缸、立管机械臂和集中电控装置;底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底座和右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的连接座;顶梁的前部设有贯穿顶梁的豁口结构;左右对称设置的立管机械臂分别安装在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立管机械臂的末节上设有抱管机械手,立管机械臂包括X坐标驱动总成、Y坐标驱动总成和Z坐标驱动总成,抱管机械手通过A坐标旋转驱动总成与立管机械臂安装连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自动完成立管作业,大大降低煤矿井下立管作业的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沿空留巷及采空区再利用构建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1147.3
申请日:2021-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S1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测地型接收机的电离层不规则体漂移速度估计方法,适用于监测电离层闪烁天文灾害。首先研究电离层F区中峰值电子密度变化区间,确定电离层假定高度,结合矢量三角函数,估计GNSS卫星在电离层假定高度的扫描速度;对载波相位数据经大地测量趋势分离和接收机硬件延迟改正,同步测地型接收机网络载波相位信号;估计接收机网络观测到的不规则体形态漂移速度;对GNSS卫星在电离层假定高度的扫描速度和接收机网络观测到的不规则体形态漂移速度做矢量和,获取电离层不规则体漂移速度。本方法步骤简单,大幅度降低电离层不规则体监测的成本,使用现有测站技术局,有利于对全球电离层不规则体动态变化的完备监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343028.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级耀斑驱动的地磁暴、电离层闪烁及定位耦合分析方法,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分析耀斑与地磁暴、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的耦合关系;利用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GS测站的GPS观测数据,分析地磁暴导致的全球电离层闪烁及其对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规律和程度,进行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的耦合分析;利用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PPP三维位置误差3D RMS和PPP解算输出信息,进行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耦合分析。其步骤简单,使用太阳参数、行星际参数、地磁参数以及现有IGS测站数据的GPS观测数据,即可进行耀斑与地磁暴、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的耦合分析,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07000.8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因子验证测地型接收机监测北极电离层闪烁准确性方法,属于空间天气监测、卫星导航应用领域。计算顾及卫星高度角抑制的ROTI和AATR因子;估计ROTI和AATR因子判断闪烁发生的经验阈值;利用σφ、ROTI和AATR因子从电离层闪烁对空间天气扰动的响应规律监测准确性方面,分析验证选定GNSS接收机监测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日闪烁发生率监测的准确性、闪烁事件持续时间监测的准确性、日闪烁发生特征监测的准确性。本方法步骤简单,有助于从多方面验证测地型接收机监测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大幅度降低传统电离层闪烁监测接收机监测闪烁的成本,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3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66005.3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60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PCA和时序InSAR的地表形变提取方法,涉及地表形变监测领域。首先获取SAR影像数据,基于时序InSAR技术生成差分干涉图,通过对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取高相干性点,然后进行相位解缠,获得时序InSAR地表形变初始结果。对初试结果进行中心化处理,通过奇异值分解算法对中心化后的结果进行分解,综合数据量及各成分时空规律实施数据降维,通过分析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规律解译各主成分信号构成,构建地表形变模型,并利用多项式模型拟合误差信号并将其去除,得到最终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结果。该方法仅利用SAR数据本身,不引入外部误差,为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0896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NSS信号中的电离层闪烁和多路径误差区分方法,属于信号通讯技术领域。首先GNSS监测站的连续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六阶巴特沃斯滤波、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和TEQC,计算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基于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已有经验阈值初步判定受电离层闪烁影响的GNSS观测数据,将数据分类,并计算每类数据内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平均值;构建随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分布图;确定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分布阈值;结合上述阈值和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分布,明确电离层闪烁因子和多路径参数的离群值是电离层闪烁或多路径误差,完成对GNSS信号中的电离层闪烁和多路径误差的区分。其步骤简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5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8295.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S19/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DIXSG因子监测全球电离层闪烁性能的分析方法,属于空间天气监测、卫星导航应用领域。通过计算顾及卫星高度角抑制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和电离层扰动空间梯度指数DIXSG;将全球和某一区域划分为经纬度网格,计算空间范围内的ROTI和DIXSG因子地图;利用ROTI和DIXSG因子的时间和空间幅值扰动趋势,评估DIXSG因子监测全球范围内电离层闪烁的扰动程度。本方法步骤简单,有助于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评估全球范围以及高中低纬度区域DIXSG因子的闪烁监测性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3028.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级耀斑驱动的地磁暴、电离层闪烁及定位耦合分析方法,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分析耀斑与地磁暴、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的耦合关系;利用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GS测站的GPS观测数据,分析地磁暴导致的全球电离层闪烁及其对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规律和程度,进行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的耦合分析;利用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PPP三维位置误差3D RMS和PPP解算输出信息,进行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耦合分析。其步骤简单,使用太阳参数、行星际参数、地磁参数以及现有IGS测站数据的GPS观测数据,即可进行耀斑与地磁暴、地磁暴与电离层闪烁、电离层闪烁与定位精度降低的耦合分析,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