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0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71300.7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硐室余热及余冷利用系统,包括硐室结构、充放气机构、换热机构及能量回用机构,硐室结构内具有一密闭的储气腔,硐室结构上开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进出气口;充放气机构包括气管;换热机构包括储液罐及换热组件,储液罐内容纳有导热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管的均匀布气设计,确保了充放气过程的均匀性,降低了局部温差导致的混凝土衬砌开裂风险。换热机构和能量回用机构的协同工作,使得充气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放气过程中产生的余冷得以有效回收和利用,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能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硐室的储能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00257.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H01M8/18 , H01M8/2484 , H01M8/2485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地下硐室液流电池系统,包括储液单元、输送单元及电堆单元,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第四输送管、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及第四输送泵,电堆单元包括反应容器、离子交换膜、正极板及负极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地下硐室作为液流电池的储罐,具有成本低、容量大和占地经济的特点,对实现基于地下硐室的液流电池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将充电时在正极产生的氧化物或负极产生的还原物集中储存在一起,实现了高浓度的收集,从而使在放电过程中可以进行高效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并提高了放电过程的电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0778.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库防止氢气损耗的方法,适用于单井单腔盐穴储氢库和高杂质盐矿双井单腔盐穴储氢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盐穴造腔;第二步:造腔阶段结束后,向盐穴储氢库内注入隔离液,同时被隔离液驱替的卤水排出;第三步:进行注氢排卤:向盐穴储氢库内注入氢气,同时被氢气驱替的卤水排出;其中,所述隔离液不溶于卤水且密度小于卤水,在后续氢气注采过程中,氢气与卤水始终通过隔离液隔离;本申请可以避免盐穴储氢库中氢气与卤水中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氢气损耗的发生,提高了盐穴储氢库的经济性和储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1999.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杂质盐矿采空区的空间形态和体积的探测方法及系统,获取采空区的空间形态和体积的第一组反映数据;获取采空区的净卤水空间的空间形态和体积的第二组反映数据;将第一组反映数据与第二组反映数据进行对比并得到数据偏离程度值;确定数据偏离程度值是否大于预设限值;若数据偏离程度值大于预设限值,优化当次的处理解释的方式,直至数据偏离程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限值为止,将第一组反映数据作为采空区的空间形态和体积的探测数据。本发明可以精准地获取采空区中的沉渣空间的空间形态和体积,有效解决了高杂质盐矿采空区的空间形态和体积难以探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0336.X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施锡林 , 尉欣星 , 李银平 , 马洪岭 , 杨春和 , 李朋 , 许明楠 , 朱施杰 , 杨昆 , 黄思 , 薛天福 , 赵阿虎 , 白炜政 , 黄涯帅 , 王晨曦 , 付柳鹏 , 田昊 , 刘小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高杂质盐矿沉渣空隙储油注采运行参数优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透明隔热抗压安全箱、亚克力盐腔、注采油组件、注采卤水组件、空气压缩组件、温度调控组件和密封组件,模拟盐矿单盐腔和双盐腔(U型腔)的沉渣空隙储油的注采运行全过程,可实现不同级配沉渣、不同注油/卤速率和压力,不同地温条件下的全过程注油排卤和注卤采油的循环控制,获取不同注采条件下的注/采油速率和注/排卤速率以及沉渣空隙储油的采收率,得到油卤/气驱替在沉渣空隙微观流动情况,从而确定盐矿沉渣空隙的储油体积和储油能力,建立沉渣储油注采运行调节参数。本发明可模拟真实地下盐腔中的注采工况,实现沉渣空隙储油全过程控制和注气采油的可行性探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3608.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损伤状态岩石氢气渗透模拟装置及方法,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模拟机构、注氢机构及防爆机构,所述模拟机构包括压力箱、下垫块、热缩套、上压块、轴向压力组件及围压组件;所述注氢机构与所述进气孔及所述出气孔均连通,并用于向所述热缩套内注入预设气压及预设氢气浓度的气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氢机构向热缩套内的岩石样品持续注入预设气压及预设氢气浓度的气体,可以模拟不同氢气环境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第一氢气浓度检测件持续监测箱体内氢气浓度,若浓度超出预设安全阈值,立即启动风扇,将箱体内的氢气排出至室外安全区域,从而可以避免因氢气漏气而出现爆炸事故,提高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2464.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用具备热量回收功能的氢气压缩装置,涉及盐穴储氢技术领域,包括蒸发箱,蒸发箱的上方设置有检测机构,蒸发箱的上方设置有紧急泄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抽气检测单元,抽气检测单元设置于蒸发箱的上方,抽气检测单元可以检测装置是否进行间歇式抽真空工作,密封检测单元,密封检测单元设置于蒸发箱的上方,密封检测单元可以对蒸发箱与抽真空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紧急泄压机构,利用紧急泄压机构可以对蒸发箱的气压进行紧急排放,此盐穴储氢用具备热量回收功能的氢气压缩装置,通过设置抽气检测单元、密封检测单元和紧急泄压机构,可以有效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320.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朱施杰 , 施锡林 , 李景翠 , 尉欣星 , 白炜政 , 李朋 , 刘桓兑 , 杨昆 , 黄思 , 方江渝 , 黄涯帅 , 田昊 , 付柳鹏 , 王晓 , 王晨曦 , 刘小奕 , 洪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洞储氢装置及方法,岩洞储氢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输氢管道、若干个储氢组件、支撑组件和控制组件,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输氢管道连接,以将输氢管道固定在岩洞的顶部,便于储存氢气;若干个储氢组件间隔设置在输氢管道上,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储氢单元;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储氢组件固定连接,以对储氢组件进行支撑固定;控制组件与储氢组件通讯连接,以向储氢组件传输信号,控制储氢组件储存/释放氢气。本发明提供的岩洞储氢装置通过简单的连接关系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储氢安全性,为岩洞大规模储氢提供了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9205.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包括提供一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岩心、氢气和水封闭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在反应前后分别测量岩心的扩散系数、渗透率、孔隙度、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水溶液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及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驱替水溶液的速度,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水氢岩反应对岩心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从而模拟地质储氢过程中水氢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为地质储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3396.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渗漏层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盐穴造腔并沿盐腔深度方向将盐腔划分为数个渗漏区段岩层;第二步:造腔阶段结束后,沿盐腔深度方向依次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注入防渗液;第三步:向某一渗漏区段岩层完成防渗液注入后,进行注气排卤;当防渗液液面低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进行注卤排气,抬升防渗液液面;当防渗液液面高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重复进行注气排卤;第四步:重复所述第三步直至沿盐腔深度方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防渗液注入完毕并使得储气库达容;其中,所述防渗液附着在各渗漏区段岩层表面并渗入岩石孔隙;本申请可以有效阻止气体在渗漏层中渗漏,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