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岩系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5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6686.1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岩系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储层物性综合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物性识别,得到储层的目标物理参数;通过储层地震地质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地质识别,得到储层的地质参数;通过储层岩性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得到储层的岩性识别结果;通过储层含气性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含气性识别,得到储层的含气性识别结果;将目标物理参数、地质参数、岩性识别结果和/或含气性识别结果确定为地球物理识别结果。本发明中的地球物理识别结果内容丰富,基于该内容丰富的地球物理识别结果可以提高对储层富集区预测的精度以及准确性。

    含煤岩系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5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06686.1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岩系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非常规气储层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储层物性综合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物性识别,得到储层的目标物理参数;通过储层地震地质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地质识别,得到储层的地质参数;通过储层岩性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得到储层的岩性识别结果;通过储层含气性识别方式对储层进行含气性识别,得到储层的含气性识别结果;将目标物理参数、地质参数、岩性识别结果和/或含气性识别结果确定为地球物理识别结果。本发明中的地球物理识别结果内容丰富,基于该内容丰富的地球物理识别结果可以提高对储层富集区预测的精度以及准确性。

    深部煤层气储层双孔隙结构参数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82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9896.9

    申请日:2025-03-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部煤层气储层双孔隙结构参数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煤层气储层开发技术领域,解决了深部煤层气储层孔隙的预测结果精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初始有机质含量、黏土含量和脆性矿物含量,利用等效介质理论模型建立煤层气储层双孔隙煤岩石物理模型;根据测井数据中的测井观测纵波与横波速度计算基质孔隙度,裂隙孔隙度和裂隙纵横比,并将井旁基质孔隙度,裂隙孔隙度和裂隙纵横比作为煤层气储层双孔隙煤岩石物理模型的孔隙参数先验信息;基于指定三维地震层位数据以及孔隙参数先验信息,通过煤层气储层双孔隙煤岩石物理模型,利用叠前贝叶斯反演法进行叠前地震反演,得到煤层气储层双孔隙储层预测结果。

    一种深部煤层气储层水平应力差异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46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0652.X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部煤层气储层水平应力差异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涉及深部煤层气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到深部煤层气储层的测井数据以及方位地震观测数据,基于测井数据构建深部煤层气储层的储层参数初始模型,基于方位地震观测数据和方位地震反射系数方程,构建用于反演深部煤层气储层参数的目标泛函,在初始模型的约束下,基于广义线性反演理论和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联合算法求解目标泛函,以得到储层参数目标模型,进而根据目标模型计算深部煤层气储层中每个采样点的水平应力差异比。该方法在准确的初始模型约束下,实现深部煤层气储层水平应力差异比的准确估算,缓解了现有水平应力差异估算方法存在的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裂缝孔隙介质多域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355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97265.6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孔隙介质多域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精确Graebner方程的反射系数计算方式,以及借助柯西先验约束联合时间域和频率域构建的目标函数,实现了孔隙度、裂缝弱度和含水饱和度三个参数剖面的同时反演,精确Graebner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裂缝介质的反射系数特征,时间域反演可以增强抗噪性,频率域反演可以提高分辨率,因此兼顾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抗噪性和分辨率,实现了孔隙度、裂缝弱度和含水饱和度的高精度、高分辨率估计。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78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002887.8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震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到由参考炮点激发,所有地震道接收的第一地震折射波数据集合;对参考地震道的第一地震折射波数据中的负向旁瓣进行衰减,得到参考地震折射波数据,然后结合其余地震道的第一地震折射波数据,构建参考地震道的虚折射道集,再将其与由目标炮点激发,参考地震道接收的第二地震折射波数据结合,重构目标炮点的超虚折射道集。该方法只针对地震折射波的负向旁瓣进行衰减,因此既能压制由负向旁瓣诱发的正向旁瓣的能量,又能保护正向主瓣的宽度和能量,从而保证了地震折射波的最大信噪比和分辨率,且降低了对地震波频率选择的敏感性,泛化能力更强。

    露天矿山运输调度方法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58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8123.1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山运输调度方法及装置,涉及运输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获取目标矿区的工程数据,根据工程数据和以总运输费用最低为目标构建的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梯度优化器的全局搜索算法,对目标矿区中各运输路线的运输次数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目标运输次数方案,进而确定目标矿区的车辆调度方案。这样在确定目标矿区的车辆调度方案时,采用了基于梯度优化器的全局搜索算法,通过梯度搜索规则和局部逃逸操作符,可以避免粒子群类型方法对于多维优化问题运算效率低以及容易过早收敛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平衡前期勘探能力和后期开发能力,快速、准确的得出最优调度方案。

    一种基于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的地震初至联合拾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9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62673.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的地震初至联合拾取方法,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估算稳定因子;计算各时间样点的对数累积变化率;计算AIC值大小;对AIC进行排序并与参考道初至进行比较,确定最终初至时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的地震初至联合拾取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AIC与对数累积变化率实现强噪音环境中能快速准确地拾取地震初至信息,具有计算效率高、抗噪性强、识别精度高且易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拾取效率和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在实际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创新性。

    一种地震面波多模态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7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2667.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面波多模态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对地震面波数据进行非归一化频散能量成像;对频散能量图分割并求取各个部分的最大值点;采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估算下一个频散曲线点;采用惩罚函数以预测点为中心进行上下搜索;向前向后搜索提取所有频散曲线点;采用评价函数选择最优频散曲线;当前模态置零后重新搜索下一个模态频散曲线。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地震面波多模态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能够为后续面波反演提供准确、可靠的频散曲线数据,有助于地质灾害探测、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解决了频散曲线人工拾取效率低的问题,在实际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创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