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5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101951.3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53 , B01J35/39 , B01J35/40 , B01J35/45 , C07C209/36 , C07C21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蛋黄‑蛋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包括载体与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金属有机框架;所述活性组分为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双过渡金属纳米颗粒;所述双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嵌入在载体中,使活性组分与载体呈蛋黄‑蛋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利用担载的双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将对硝基苯乙烯加氢的反应条件转化为常温常压;同时该催化剂独特的蛋黄‑蛋壳结构能够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且蛋黄与蛋壳之间的空腔可以富集反应底物,增加底物与活性位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在对硝基苯乙烯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89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191190.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7B31/00 , C07C5/09 , C07C15/46 , C07C29/141 , C07C3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选择性加氢的方法,包括:将化合物和氨硼烷在铜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反应;所述化合物为端基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本申请利用铜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催化氨硼烷原位分解,分解得到的活性氢可直接催化端基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转化为相对应的产物,不易发生过度加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催化选择性加氢的方法可在8min内完成反应并且对苯乙烯的选择性高达96%。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50885.1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3/03 , C25B3/26 , C25B1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体缺陷铜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乙烯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的合成温度,从而能够调控MOFs中的配体缺陷含量,制备的配体缺陷含量最高的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具有较高的乙烯选择性,证明了MOFs中的配体缺陷对CO2还原反应性能的调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58326.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2,6‑二甲基苯并[1,2‑b:5,4‑b’]二恶唑,均苯三甲醛,1,3,5‑三(4‑甲酰基苯基)苯和苯甲酸酐混合,真空条件下加热反应,得到一系列乙烯基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固溶体。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固溶体材料具有全共轭结构和高的结晶度,经球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2794.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装酞菁分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盐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加热反应后得到金属离子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B)将所述金属离子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分散在含有邻苯二腈的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封装酞菁分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封装酞菁分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实现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简单制备,且使金属酞菁分子封装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中。本申请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产碳酸二甲酯反应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71190.3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电导率、稳定性的聚金属酞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其中聚金属酞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以1,2,4,5‑四氰基苯为配体,与过渡金属混合后在真空氛围下通过固相反应合成得到。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得到一系列性能优异的聚金属酞菁共价有机框架,不同聚金属酞菁具有不同的电子性质。其中聚铁酞菁具有最高的电导率(1.49x 10‑1S/m)。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聚钴酞菁在‑0.8V(vs RHE)具有高电流密度(‑22.8mA·cm‑2),聚镍酞菁在‑0.8V(vs RHE)具有高法拉第效率(99%)。本发明中合成方法普适性强,具有广泛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7995.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19/12 , C01B32/205 , B01J27/24 , B01J3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促进剂在微波加热法制备碳载单原子材料中的应用;所述促进剂包括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铷、氯化铯、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铷、氧化铯、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铷和碳酸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了特定的促进剂用于微波加热法制备碳载单原子材料中,进一步再通过加入微波吸收剂氯化锌,使微波吸收能力差的有机前驱体在微波下充分地热解,得到高度碳化的碳载金属单原子材料。本发明采用氯化锌作为微波吸收剂吸收微波能量进行加热,促进剂用来增强氯化锌的吸波能力,大幅提高微波加热温度,实现对有机前驱体的充分热解,而且加入促进剂不仅极大的增强其微波加热能力,还具有成本低、加热后易除去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12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030071.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23/44 , C07C209/36 , C07C2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包括:Pd@MIL‑101‑Fx;其中,x=3,5,7,x表示在MOF上引入的小分子碳链数。本发明采用亲疏水性不同的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催化不同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其中,Pd@MIL‑101‑Fx可高效催化卤代硝基苯的选择性加氢,并且抑制了脱卤过程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对卤代硝基苯胺产物的催化选择性。以对氯硝基苯为例,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可在26min内完成反应并对苯乙烯的选择性高达98%。
-
公开(公告)号:CN113952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769149.6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F基非贵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是一种快速、简便且普适的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利用MOFs金属簇单元上的多重‑O/OHx基团作为修饰位点,通过微波法快速引入高载量且呈单原子状态分散的非贵金属位点,从而得到了具有特定结构的MOF基非贵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单原子载量,而且该微波辅助合成方法相对于传统溶剂热方法而言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在三十分钟内实现单原子的修饰。而且获得的Ni1‑S/UiO‑66‑NH2对于光催化水分解制氢,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相对于目前已报道的MOF基非贵金属光催化剂有较高的光解水制氢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3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10026341.9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1/28 , B01J35/02 , C07C253/30 , C07C255/41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覆均相催化剂的中空金属有机框架胶囊材料,包括:中空的无机模板;分散于所述中空的无机模板内部的均相催化剂;包覆于所述中空的无机模板表面的金属有机框架壳层。本发明利用具有中空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限域均相催化剂,其大的空腔不仅可以容纳更能多客体分子和避免客体分子堵塞孔道带来的传质阻力等,还可以模拟均相催化环境来最大限度的维持原有活性客体分子的活性、选择性。此外,金属有机框架壳层还赋予客体分子催化剂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特有性能,包括底物富集功能,尺寸选择性的催化功能,主客体协同催化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