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9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191190.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7B31/00 , C07C5/09 , C07C15/46 , C07C29/141 , C07C3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选择性加氢的方法,包括:将化合物和氨硼烷在铜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反应;所述化合物为端基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本申请利用铜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催化氨硼烷原位分解,分解得到的活性氢可直接催化端基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转化为相对应的产物,不易发生过度加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催化选择性加氢的方法可在8min内完成反应并且对苯乙烯的选择性高达96%。
-
公开(公告)号:CN111468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50905.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深圳瀚光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31/18 , B01J31/16 , C07D307/68 ,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5/09 , C07C15/46 , C07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金属亚纳米催化剂,其包括杂多酸修饰的碳纳米管和之上负载的金属亚纳米粒子,其中所述金属亚纳米粒子选自铂亚纳米粒子和钯亚纳米粒子。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负载型金属亚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负载型金属亚纳米催化剂在制备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64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88540.X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6 , B01J23/889 , C07B31/00 , C07C5/03 , C07C15/073 , C07C5/08 , C07C5/10 , C07C13/18 , C07C13/58 , C07C29/141 , C07C33/22 ,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D2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α-三氧化二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涉及加氢技术领域,所述掺杂α-Fe2O3包括3d过渡金属掺杂的α-Fe2O3。利用3d过渡金属掺杂的α-Fe2O3可以实现优异的催化加氢效果,可以应用于固定床,耐高温和高压,实现多种含不同官能团的底物(硝基苯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烯烃类、炔烃类和醛羰基类等)加氢,且3d过渡金属掺杂的α-Fe2O3价格较低,不易产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013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35527.1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插层结构的水滑石镍基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吡啶-2,3-二羧酸与镍离子形成镍阴离子插入水滑石层板间,再通过焙烧-还原制备得到具有插层结构的水滑石镍基纳米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所得具有插层结构的水滑石镍基纳米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在催化剂中的分散性好,所得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强,可用于不饱和化合物选择性加氢的反应,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245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99065.X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21/18 , B01J35/02 , C01B3/58 , C07C5/05 , C07C5/10 , C07C29/141 , C07C51/36 , C07C209/36 , B01D53/58 , B01D53/86 , C07C11/08 , C07C13/18 , C07C33/32 , C07C55/12 , C07C33/03 , C07C211/52 , C07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内沉积金属粒子催化剂,该催化剂由碳纳米管、碳量子点和金属纳米粒子组成;所述的碳纳米管为开孔的单壁或多壁碳管,碳纳米管外壁负载有碳量子点,碳纳米管内壁镶嵌有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碳量子点负载到碳纳米管外壁,再利用碳量子点的给电子特性诱导带负电的金属络合离子自发进入管内并在内壁沉积,从而实现金属活性组分在炭纳米管内小粒径且均匀的分布。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催化剂在1,3-丁二烯选择性催化加氢合成丁烯的反应中的应用,在碳量子点、内嵌金属粒子以及碳纳米管的限域效应协同作用下,实现了1,3-丁二烯低空速下也保持了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催化效率高,催化剂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46981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466599.1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J23/34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C07D215/18 , C07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的碳基过渡金属盐加氢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mmol过渡金属盐、2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1mL氧化苯乙烯,密封高压釜;用二氧化碳气体洗涤高压釜,冲入二氧化碳;升高高压釜反应温度,二氧化碳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滴加入一定量的水中,通过离心过滤,获得过渡金属聚合物前驱体;对制备的过渡金属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过渡金属聚合物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升温煅烧;获得碳基过渡金属加氢催化剂。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碳基过渡金属加氢催化剂,在原料、制作工艺、扩大催化剂的生产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054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053986.7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B31/00 , C07B59/00 , C07C29/00 , C07C33/20 , C07C33/46 , C07C31/125 , C07C33/025 , C07C31/135 , C07C31/137 , C07C33/24 , C07D295/03 , C07D295/023 , C07C209/50 , C07C211/27 , C07C211/03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D295/096 , C07D209/12 , C07C213/00 , C07C215/08 , C07C319/20 , C07C32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叔酰胺还原为醇或胺的方法,是将叔酰胺、碱金属试剂以及质子供体试剂在有机溶剂中,选择性地完成以下反应:所述质子供体试剂为原料醇和/或无机盐水溶液时,反应产物为醇类化合物和/或叔胺类化合物。本发明使得叔酰胺能够选择性地还原为醇类化合物和叔胺类化合物,产率高、适用范围广泛、操作安全简单;所采用的原料廉价易得,不涉及贵金属催化剂、有毒有害的硅烷类和易燃易爆的金属氢化物,且不产生有毒副产物,反应更加环保,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酰胺类化合物的还原方法操作复杂、条件苛刻、生成的产物难以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4167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245759.0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7/185 , C07B31/00 , C07C5/11 , C07C5/09 , C07C5/03 , C07C15/073 , C07C15/46 , C07C13/48 ,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211/52
Abstract: 一种含硫的磷化镍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的催化剂中镍与磷的摩尔比为0.1~5,硫含量以原子百分数计不超过25%。本发明所公开的含硫的磷化镍催化剂在对不饱和烃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与按照传统磷酸盐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的Ni2P催化剂相当,但活性明显提高。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普遍持有的硫对于金属或类似金属的加氢催化剂的负作用的观点(认为硫是一种“毒物”,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在本发明中,Ni2P催化剂中引入适当的硫可以在不影响其选择性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其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95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46637.7
申请日:2015-07-15
IPC: C07B31/00 , B01J23/755 , C07C29/14 , C07C29/143 , C07C29/17 , C07C31/125 , C07C31/135 , C07C33/03 , C07C33/025 , C07C33/32 , C07C35/08 , C07C35/06 , C07C33/22 , C07C31/10 , C07C33/24 , C07C201/12 , C07C205/19 , C07C253/30 , C07C255/53 , C07J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通过使用来源于金属超累积性植物的包含镍(0)的催化剂还原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通过绿色方式实施并且相对于使用已知催化剂的方法具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3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17271.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氢化反应的出料装置和出料工艺,该出料装置包括反应釜、一次沉降罐和连通反应釜和一次沉降罐的出料管路,出料管路与反应釜连通的一端为并列设置的上出料管和下出料管,上出料管的进口与反应釜底部的距离为10~50cm,上出料管的管路上设有上出料阀;下出料管的进口靠近反应釜的底部,下出料管的管路上设有下出料阀;反应釜上设有雷达液位计,出料管路上设有密度计,雷达液位计和密度计根据检测结果向上出料阀或者下出料阀发出关闭阀门的信号。采用该出料装置进行出料时,能够实现催化氢化反应液的自动连续出料,有效的提高催化剂的回收率,并能减少氢气不必要的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