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2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0911085.1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13/08 , C07D405/06 , A61P2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苯并氧杂卓‑5‑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苯并氧杂卓‑5‑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该苯并氧杂卓‑5‑酮类化合物能够阻断脑内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为治疗AIS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治疗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54915.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49/653 , C07C69/145 , C07C67/48 , C07C45/78 , A61K31/122 , A61K31/19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式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三萜类化合物经药理实验证明对金黃葡萄球菌和酿脓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上述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可用作制备治疗金黃葡萄球菌和酿脓菌引发感染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651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0948531.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13/14 , A61K31/4245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245 , A61P31/04 , C07D4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类结构通式如I所示的二聚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经过体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芽孢杆菌、肠球菌等菌株及其相关耐药菌株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可作为一类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4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82901.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
IPC: A61K31/4178 , A61P29/0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生物碱naamidine在制备抗炎药物或治疗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海洋生物碱naamidine选自如下结构:#imgabs0#海洋生物碱naamidine尤其是naamidine J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系炎症模型中TNF‑α的表达,在有效剂量下均无明显的毒性,并且海洋生物碱naamidine J可以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来达到改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810662610.6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13/06 , C07D271/06 , A61K31/4245 , A61P37/06 , A61P37/00 , A61P19/02 , A61P25/28 , A61P31/10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5/14 , A61P21/04 , A61P3/10 , A61P27/02 , A61P9/00 , A61P9/14 , A61P25/00 , A61P17/06 , A61P17/00 , A61P9/10 , A61P19/08 , A61P7/10 , A61P17/14 , A61P43/00 , A61P11/06 , A61P11/00 , A61P15/00 , A61P1/04 , A61P1/00 , A61P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药物领域,涉及一类结构通式如(I)所示的含1,2,4‑噁二唑环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免疫抑制剂中的应用。更具体而言是一类海洋天然产物Phidianidine B的结构改造类似物,其合成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活化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68413.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衢州市展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J73/00 , A61K31/585 , A61K31/58 , C07D493/10 , C07D307/92 , A61K31/343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柠檬苦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柠檬苦素衍生物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柠檬苦素衍生物能够抑制脂多糖引起RAW264.7巨噬细胞和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产生的TNF‑α的表达,能够阻断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可被开发为用于治疗炎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7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662610.6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13/06 , C07D271/06 , A61K31/4245 , A61P37/06 , A61P37/00 , A61P19/02 , A61P25/28 , A61P31/10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5/14 , A61P21/04 , A61P3/10 , A61P27/02 , A61P9/00 , A61P9/14 , A61P25/00 , A61P17/06 , A61P17/00 , A61P9/10 , A61P19/08 , A61P7/10 , A61P17/14 , A61P43/00 , A61P11/06 , A61P11/00 , A61P15/00 , A61P1/04 , A61P1/00 , A61P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药物领域,涉及一类结构通式如(I)所示的含1,2,4-噁二唑环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免疫抑制剂中的应用。更具体而言是一类海洋天然产物Phidianidine B的结构改造类似物,其合成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活化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18510.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03/32 , C07D301/32 , A61P29/00 , A61K31/33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降二萜类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分离方法。该化合物化学式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是从中国南海西瑁岛短指软珊瑚中提取分离获得的降二萜类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降二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具体而言,用于治疗脂多糖(LPS)致BV‑2小胶质细胞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1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756797.8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69/757 , C07C49/623 , C07C67/56 , C07C45/79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萜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萜类化合物包括Sinunarongter A和Sinunanolobatone A,Sinunarongter A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Sinunanolobatone A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本发明的萜类化合物不仅可作为研制新的抗炎类药物提供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还可作为次生代谢产物用于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6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494574.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7/06 , A61K31/357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下列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分离方法包括(1)提取;(2)萃取;(3)柱层析;(4)凝胶柱层析;以及(5)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本公开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NB4(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和A549(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细胞增殖的活性,或为研制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