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青虾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161533.3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型青虾养殖方法,在养殖池塘种植冬型种沉水植物,在冬型种沉水植物休眠前部分收割,保留至少两块冬型种沉水植物条状斑块;种植夏型种沉水植物条状斑块,之后放养青虾;打捞冬型种沉水植物残体,之后种植仿生植物条状斑块;在水产养殖结束后,打捞沉水植物残体,并回收仿生沉水植物。本发明参照水产养殖周期,筛选合适水生植物种类配置养殖池塘,沉水植物旺盛生长期种间差异较大,利用沉水植物的种间差异进行轮作,实现全年对池塘水质的净化处理;此外,根据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对植物进行组合,进一步搭配仿生沉水植物,既能增强池塘水体自净能力,又能提高青虾品质;且池塘几乎不向外界排放养殖水,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型青虾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4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61533.3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型青虾养殖方法,在养殖池塘种植冬型种沉水植物,在冬型种沉水植物休眠前部分收割,保留至少两块冬型种沉水植物条状斑块;种植夏型种沉水植物条状斑块,之后放养青虾;打捞冬型种沉水植物残体,之后种植仿生植物条状斑块;在水产养殖结束后,打捞沉水植物残体,并回收仿生沉水植物。本发明参照水产养殖周期,筛选合适水生植物种类配置养殖池塘,沉水植物旺盛生长期种间差异较大,利用沉水植物的种间差异进行轮作,实现全年对池塘水质的净化处理;此外,根据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对植物进行组合,进一步搭配仿生沉水植物,既能增强池塘水体自净能力,又能提高青虾品质;且池塘几乎不向外界排放养殖水,环境友好。

    一种原位测定水体甲烷氧化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0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64235.5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位测定水体甲烷氧化速率方法,包括定深水样采集、定深悬垂培养、短时序列取样、甲烷溶存测定及甲烷氧化速率计算。本发明通过利用蠕动泵结合标度绳直接采取指定深度水样,将其装入高气密性注射器并沉入采样位置进行短时间培养,极大避免了现有方法中甲烷、氧气含量或其他环境因子变化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通过保持甲烷氧化速率培养与采样同一体系环境进行,实现培养环境与原位环境的一致,更精确地监测到水中甲烷含量的变化,得到更准确的原位甲烷氧化速率,为准确地评估水生态系统中甲烷循环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590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711362502.9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藻单元、蓝藻输送主管、加压泵和控制平台,一个集藻单元由围隔装置和集藻装置组成;围隔装置呈V字形固定于水体中,包括第一浮体、裙体和配重件,配重件沉至水体底泥,第一浮体浮于水面,第一浮体和配重件间连接裙体;围隔装置V字形开口面向敞水区;集藻装置设置于围隔装置形成的V字形夹角内,包括吸藻头、第二浮体、吸藻泵、收集管道;吸藻泵连接吸藻头,控制吸藻头抽藻,吸藻头上连接第二浮体;第二浮体通过缆绳与第一浮体相连;收集管道收集吸藻头所抽藻,输送至蓝藻输送主管。本发明的系统能显著提高湖滨带蓝藻富集水域藻类的去除效率,且工艺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8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18208.7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该系统包括由中空纤维管连通组成的仿生芦苇,含仿生茎和连接于其底端并发散的多级仿生根孔系统,包括一级根、二级根和三级根,多级仿生根孔系统的表面附着有生物膜,表面再附着有活性污泥,各级根的间隙中填充有活性污泥,各级根末端开口,一级根连通鼓风装置。该系统具有巨大活性表面、好氧厌氧结构及丰富生物活性的污泥,去除黑臭水体氮污染物的效率高、时效持久。该系统一方面充分发挥根孔微结构的优势,另一方面加强微生物的生物脱氮作用,充分发挥根孔结构系统的脱氮效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为我国污染水体及沉积物氮污染治理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一种吸藻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566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88701.X

    申请日:2018-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08 E02B15/0857 E02B15/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藻器,包括上桶及其浮体和支架、下桶及其浮体和支架以及下桶内的流量调节元件,上桶的下缘通过连接桶壁连接下桶的上缘,上桶上方连接上桶支架,至少3个上桶浮体设置于上桶外,对称连于上桶支架下,下桶支架设置于上桶上方,且与上桶支架相互独立,至少3个下桶浮体设置于上桶外,对称连于下桶支架下,下桶支架通过若干对称分布的第二立柱固定连接位于下桶下方与下桶相互独立的底部横挡,下桶底部中心设置向下凸出的吸藻口,流量调节元件设置于吸藻口处,且通过刚性杆连接于下桶支架下方,吸藻口通过吸藻管连接吸藻泵。该吸藻器可适应水位变化、根据需要移动位置,稳定高效地收集表层高浓度藻水。

    一种原位测定水体甲烷氧化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0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4235.5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位测定水体甲烷氧化速率方法,包括定深水样采集、定深悬垂培养、短时序列取样、甲烷溶存测定及甲烷氧化速率计算。本发明通过利用蠕动泵结合标度绳直接采取指定深度水样,将其装入高气密性注射器并沉入采样位置进行短时间培养,极大避免了现有方法中甲烷、氧气含量或其他环境因子变化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通过保持甲烷氧化速率培养与采样同一体系环境进行,实现培养环境与原位环境的一致,更精确地监测到水中甲烷含量的变化,得到更准确的原位甲烷氧化速率,为准确地评估水生态系统中甲烷循环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987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43141.1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系统,包括反硝化系统和生态净化系统;反硝化系统包括四面墙体环绕而成的反硝化沟,反硝化沟内设有填料层和出水渠,填料层和出水渠间通过第二墙体分隔;出水渠沿水流方向的内外墙体上表面形成高度差,使地表径流从出水渠流出;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净化塘;所述生态净化塘内设有生态浮岛、生态护岸和净水植物;地表径流经生态净化塘净化后流入水体。本发明的系统可充分利用茶园集中开发区现有特征及植物的自净能力,因地制宜,实现污染物削减与景观优美的双重目标;且系统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削减效果显著,维护成本低。

    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59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362502.9

    申请日:2017-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10 E02B15/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藻单元、蓝藻输送主管、加压泵和控制平台,一个集藻单元由围隔装置和集藻装置组成;围隔装置呈V字形固定于水体中,包括第一浮体、裙体和配重件,配重件沉至水体底泥,第一浮体浮于水面,第一浮体和配重件间连接裙体;围隔装置V字形开口面向敞水区;集藻装置设置于围隔装置形成的V字形夹角内,包括吸藻头、第二浮体、吸藻泵、收集管道;吸藻泵连接吸藻头,控制吸藻头抽藻,吸藻头上连接第二浮体;第二浮体通过缆绳与第一浮体相连;收集管道收集吸藻头所抽藻,输送至蓝藻输送主管。本发明的系统能显著提高湖滨带蓝藻富集水域藻类的去除效率,且工艺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