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799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853746.6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气多囊泡状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所述脂质纳米颗粒为由内腔为水的脂质囊泡和内腔为气体的脂质囊泡构成的多囊泡状纳米颗粒。该脂质纳米颗粒可用作核酸或小分子化学药物的递送系统,相应疫苗或药物组合物通过在超声及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将原料快速混合制得。所述脂质纳米颗粒在递送核酸或小分子化学药的同时,亦可提供富氧或富氢等具有正向生物学效应的环境,提高核酸或小分子化学药的递送效率。此外,在体外施加超声可实现含气囊泡的定向爆破,有望进一步提高核酸或小分子化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8047.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01/08 , C07C205/06 , C07C205/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硝基芳烃的连续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烃化合物和硝酸的多氟取代醇溶液各自从微反应器的两个入口泵入,混合,反应,冰水猝灭,有机溶剂萃取,水洗,干燥,得到单硝基芳烃;所述芳烃化合物选自苯、单取代芳烃甲苯、叔丁基苯、氟苯、氯苯、二取代芳烃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氟取代醇选自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九氟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易于回收的多氟取代醇作为共溶剂,使微反应器内的芳烃原料和硝化试剂形成均相硝化体系,单硝基芳烃选择性可控,有效避免了硝硫混酸非均相硝化体系过度硝化问题。本方法更安全高效,易于放大,为微反应技术规模化制备单硝基芳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23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9578.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19/00 , B01J19/12 , B01F23/41 , B01F23/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微填充床反应器内连续制备纳米乳液的方法。本发明所述超声波微填充床反应器,将大辐射面喇叭形夹心式换能器和毛细管式微反应器胶连,并将固体填料装配于微反应器中,能够实现高液相流量条件下声空化气泡的有效截留,提升超声能量效率。毛细管式微反应器间通过台阶式结构连接,可实现填料的自由拆卸,便于更换填料结构、尺寸与材质。通过连续输送设备,使连续相与分散相在上述反应器内混合、乳化,能够实现纳米乳液(平均尺寸20‑500nm)的高效、快速制备(2‑180s)。本发明缩短了纳米乳液制备时间(现有技术为5‑60min),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且操作简便,易于集成与并行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4575.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01/08 , C07C201/16 , C07C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静态混合装置的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三硝基间苯三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无水间苯三酚溶于浓硫酸配成间苯三酚硫酸溶液作为反应物料,硝硫混酸作为硝化剂;(2)将反应物料和硝化剂分别泵入静态混合装置的两个入口进行混合,随后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3)在管式反应器出口处收集反应液,或流入搅拌釜继续保温反应,反应液经冰水淬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带有静态混合装置的管式反应器连续合成三硝基间苯三酚的方法,利用静态混合元件强化流体混合,管式反应器强化流体换热,实现了三硝基间苯三酚的连续合成。该方法安全高效,易于放大,可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4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17835.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力微反应器。所述超重力微反应器由微反应器、基于旋转轴的轴向流体输送模块和电机构成,其中微反应器与旋转轴、旋转轴与电机均为刚性连接。该超重力微反应器在电机带动微反应器旋转的同时,流体经由轴向流体输送装置进出微反应器以实现萃取、精馏、反应等化工过程。该装置在微反应器传递、连续化、精确控制的优势上,通过旋转引入超重力场强化了流体间混合,是一种新型过程强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8133.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01/12 , C07C20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硝基间苯三酚的连续烷基化方法,属于微流体及精细化工合成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硝基间苯三酚溶于烷基化试剂中,得到原料液;将原料液泵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启动真空泵调节微通道反应器内真空度为0~0.1MPa,于120‑150℃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烷基化反应液;对烷基化反应液进行后处理得到粗产品和回收液,粗产品进一步纯化得到1,3,5‑三烷氧基‑2,4,6‑三硝基苯,回收液无需任何处理便可重复利用。本发明通过带填料的微通道反应器,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混合,促进反应快速、高效地进行,同时减少了持液量,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调节抽气装置,控制微通道反应器内压力为负压,及时排出产生的低沸点醇和酯,提高了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98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280661.X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41/02 , C07C24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反应器内合成羟乙基肼硝酸盐过程中产物的提纯方法,该方法涉及萃取、冷却分离和蒸发操作,具体包括:室温下,将微反应器内由羟乙基肼和硝酸反应合成的羟乙基肼硝酸盐粗品预蒸发脱水或直接与无水乙醇混合,利用无水乙醇萃取其中的硝酸,形成混合体系,将该混合体系降温分离并沉降形成萃取相和萃余相,在低温下分离出萃余相;真空条件下,于30℃~70℃蒸发萃余相,脱除其中的水分及乙醇得到主产物。利用本发明蒸发温度由30℃提高到50‑70℃,蒸发时间大幅缩短;提纯后,羟乙基肼硝酸盐产物中主产物浓度提高至97.5%以上,硝酸浓度由0.6%~1.5%降至0.2%~0.3%;产品损失率低于3.5%;产品色泽更浅或无色;萃取剂无水乙醇沸点低,在产品中无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1663.7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19/00 , B01J19/18 , C07C25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连续制备苯基羟肟酸的微反应系统及方法,具体为:原料苯基甲酸甲酯和盐酸羟胺或硫酸羟胺在醇钠存在下在微反应器内混合发生反应生成苯基羟肟酸钠盐,反应釜内再进一步酸化得到苯基羟肟酸,其中包括多个微反应器,多个微反应器之间通过管道串联,最后一个微反应器和反应釜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采用微反应器实现了苯基羟肟酸的连续化制备,简化工艺流程,反应周期短,易于对反应控制,提高制备过程的安全性且选择性高,苯基羟肟酸产率达到95%以上,能够用于商业化生产浮选剂苯基羟肟酸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225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1120610.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23/47 , C07C319/20
-
公开(公告)号:CN11222144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119167.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19/00 , C07C319/20 , C07C323/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产品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合成除草剂烯草酮的微反应系统与方法。该系统由微通道反应器Ⅰ、微通道反应器Ⅱ和收集器依次串联构成。其合成方法是以5‑[2‑(乙巯基)丙基]‑2‑丙酰基‑1,3‑环己二酮(简称:精三酮)的乙醇溶液和氯代烯丙基氧胺(简称:氯代胺)为原料,分别经计量泵连续输送至微通道反应器Ⅰ内实现强烈混合和反应,反应后的物料继续在微通道反应器Ⅱ内混合和反应,通过换热器控制系统温度,反应产物进入收集器,经过酸洗分离得到产物烯草酮。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烯草酮低能耗、安全和连续化生产,在氯代胺和精三酮摩尔比为1.20的条件下,精三酮转化率高于99%、产物烯草酮的收率高于9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