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41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386001.X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1/7024 , A61K31/7048 , A61K31/11 , A61P29/00 , C07H1/08 , C07H13/08 , C07H17/04 , C07C45/79 , C07C47/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毛诃子中具有抗炎活性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和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微毛诃子的新鲜果实中获得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pyranose;4‑O‑(3”,4”‑di‑O‑galloyl‑α‑L‑rhamnopyranosyl)ellagic acid;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主要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指导并结合其它植物化学研究手段,常规抗炎活性评价模型,并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固体、液体或膏状体剂型。本发明中三种化学成分制备方法简便、得率高、纯度优,且所得化合物为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5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540892.3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三七种苗根系生物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是用水溶性成膜材料、植物益生菌、生长素制成的水溶性凝胶,在三七种苗的根部表面形成一层携带有益菌株的生物膜,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称取适量水溶性成膜材料,用热水溶解成5%~10%的水溶液,冷却至28~30℃时,将等体积的水溶性成膜材料与含有一定益生菌体浓度的水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根系生长促进剂,混合均匀即得含有益生菌菌体的三七种苗根系生物包衣剂。本发明的三七种苗根系包衣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透气性、并携带适量具有快速增殖能力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保证三七种苗的存活还能改善三七后期生长的微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三七增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5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06581.8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J63/00 , A61K31/704 , A61P1/16
Abstract: 提供通式I所示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衍生物,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在制备治疗肝损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非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通式I中R1为糖基或乙酰化糖基,R2为氢、糖基,R3为羧基或甲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2323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80530.4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48 , A23F3/14 , A23F3/06 , A23F3/10 , A23F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特制外源生物酶发酵生产普洱茶的方法。晒青毛茶采用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特色曲霉属真菌的粗酶,在35–40℃的特定条件下以离地架势发酵工艺进行酶催化发酵,经过风干晾晒等适当的处理,得到兼具生、熟特征的普洱茶产品。发酵工艺操作简单,采用云南20个普洱茶渥堆后发酵过程中特有的主要曲霉属真菌的粗酶对晒青毛茶进行发酵,使特色真菌的粗酶直接接触并促进晒青毛茶中内涵物质的转化,所获得的产品既保持了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又避免了传统发酵中菌丝对普洱茶形状、整碎、色泽及净度等特征的影响,保证了普洱茶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易于普洱茶的工厂化清洁生产,有利于产量较低的野生或半野生古树普洱茶的生产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02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68456.2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258
Abstract: 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熟三七提取物和熟三七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蒸制生三七提取物以获得熟三七提取物,由于提取物处于水溶液状态,利于皂甙的结构转化,热量传导更快,在蒸制时受热更均匀,皂苷成分的转化一致,同时缩短蒸制时间、降低能耗。此外,使用浓缩的三七提取物进行蒸制,大大减小了蒸制原料的体积,有利于简化蒸制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便于操作,制备过程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易于规模化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按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熟三七提取物和熟三七总皂苷,其化学组成与现行的蒸制方法所得产品完全一致,且产品质量易于控制,易于实现生产的规范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71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58724.6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1/704 , A61K31/575 , A61P31/12 , A61P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从人参属植物三七中分离得到如下结构式所示的3个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经体外药理实验证明其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可在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药物中应用,用于治疗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疱疹性角膜炎、脑炎、肺炎以及口腔溃疡、水疱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066985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65956.X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H15/203 , C07H13/06 , C07H1/08 , A61K36/35 , A61K36/45
Abstract: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制备6′-O-咖啡酰基熊果甙(6′-O-caffeoyl-arbutin)的新方法。植物原料的含水低级醇或含水丙酮提取液经过滤,浓缩,脱脂后析出沉淀,得到6′-O-咖啡酰基熊果甙粗品;滤液经柱层析纯化,得到残留在母液中6′-O-咖啡酰基熊果甙粗品。6′-O-咖啡酰基熊果甙粗品用水进一步重结晶,得到6′-O-咖啡酰基熊果甙,纯度大于90%。该方法所得6′-O-咖啡酰基熊果甙得率高,纯度高,制备过程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易于批量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75764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10922.1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制备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的方法。植物原料的低级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富集龙胆苦甙部位,减压浓缩,再经弱碱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柱层析纯化,得到龙胆苦甙,纯度大于95%。该方法龙胆苦甙得率高,且纯度高,制备过程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易于批量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1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99109983.4
申请日:1999-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J71/00
Abstract: 薯蓣皂素的提取工艺,先将汽油加入原料中,按固定的回流速度先行加热回流2小时,每隔半小时将浸泡的汽油放出一次,萃取时间为5-6小时。该工艺不仅可缩短提取的时间,节约能耗,而且可提高生产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389469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2133432.3
申请日:2002-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一种螺甾皂苷和呋甾皂苷的分离方法,利用盐析的方法先将大量的螺甾型甾体皂苷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再利用吸附树脂脱除溶液中的杂质,然后再用洗脱剂分别将呋甾型和螺甾型甾体皂苷洗脱下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