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91922.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均质致密钼棒坯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粉末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金属粉末冶金技术压制和制备不同规格的钼棒,采用真空自耗熔炼将其制备成铸坯,然后采用双向挤压技术挤压成不同尺寸的棒坯;最后利用精锻机锻造成成品棒坯,实现均质致密棒坯的制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钼棒坯密度提升,最高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9.03%。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方法也能够推广至其他类型的产品生产中,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0248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76518.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金属型芯表面抗烧蚀抗熔蚀防护涂层及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包埋渗工艺在纯钼或钼合金基体上制备出铝化物涂层,然后对铝化物涂层进行原位氧化,从而制得氧化物/铝化物复合涂层:其中所述复合涂层由α-Al2O3、Al8Mo3、AlMo3三个相组成;涂层的总厚度为15~70μm;涂层最外层为连续、致密的α-Al2O3层,可以对钼金属型芯起到显著的抗烧蚀和抗熔蚀防护作用;涂层的氧化铝层与铝化物层之间,铝化物层与基体金属之间均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涂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因受应力作用而剥离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3048.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EBSD试样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切制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试样块,传统机械研磨抛光后,将试样与电源正极连接、奥氏体不锈钢板与电源负极连接,而后采用液氮进行温度调节,利用高氯酸和无水乙醇混合组成的电解抛光液进行电解抛光,根据试样状态,控制相应特定的电解参数,最后冲洗吹干,即可获得用于EBSD测试的超纯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样品。该样品在EBSD测试中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菊池花样,解析率高达93%以上,从而实现对该不锈钢基体的晶粒取向、晶粒尺寸、晶界特征,微观织构等进行表征和分析。本发明采用的电解抛光液原料来源广泛、配制简单、成分低廉,抛光后试样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高、抛光效果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3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080109.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9/056 , C22C1/03 , C22C2200/00
Abstract: 一种高强抗热腐蚀低偏析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本发明属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铼第二代镍基高温合金。该合金既具有较高的高温力学性能,又兼备良好的抗热腐蚀性能。不仅适用于海洋气氛下工作的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还可以用于地面或者舰用燃气轮机高温部件。该合金的成分组成与百分含量(wt.%)为:Co 6.0~10.0%,Cr 7.0~14.0%,W 3.0~6.0%,Mo 0.5~4.0%,Al 2.0~8.0%,Ta 3.0~7.5%,Re 0.5~3.0%,Ti 0~1.5%,Hf 0~0.5%,C 0~0.5%,B 0~0.4%,其余为Ni。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24499.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5F3/06
Abstract: 一种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的金相腐蚀方法,属于热处理领域。腐蚀方法采用的金相腐蚀剂为草酸水溶液或草酸‑柠檬酸水溶液,腐蚀方法为电解腐蚀。按质量百分比,草酸水溶液中,草酸为8~12%,余量为水;将部分草酸用柠檬酸替代形成草酸‑柠檬酸水溶液。具体的腐蚀方法为:金相试样经传统研磨和抛光后为阳极,以奥氏体不锈钢板为阴极,浸入金相腐蚀剂后通电腐蚀。采用的金相腐蚀剂原料来源广泛、配制简单、成本低廉,腐蚀方法操作便捷、精准可控、重现性好,试样表面干净整洁,腐蚀效果稳定可靠,可在常温下快速、均匀、清晰、完整的显示超级铁素体不锈钢金相组织特征,能够为制定热处理制度提供支撑,为该类钢种的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39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0817007.8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低析出超级铁素体铸造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锈钢组分为Cr 25~30%,Mo 1~4%,Al 0.03~0.05%,Ce 0.03~0.08%,C≤0.0020%,N≤0.0031%,S≤0.0020%,P≤0.0090%,其余为Fe。制备时,取相应含量的不锈钢铸锭,熔炼后先后加入相应量的Al和Ce,完成精炼,制得低析出的超级铁素体不锈钢铸件。本发明通过降低基体氧含量并添加稀土Ce进行微合金化处理,使不锈钢的σ相析出倾向明显减小。使得超级铁素体铸造不锈钢铸件延伸率和耐腐蚀性能均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4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62193.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基热氧化型抗熔蚀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防护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基体上制备Mo‑Si‑Al中间层,然后通过高温热氧化工艺,使Mo‑Si‑Al中间层表面发生氧化形成所述陶瓷抗熔蚀涂层。制备Mo‑Si‑Al中间层时,先沉积硅,再沉积铝,得到的中间层铝活性高且含量也高,在高温热氧化过程中,氧化铝生长速度快,得到高含量氧化铝的陶瓷涂层。该陶瓷抗熔蚀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在真空条件及1500℃以上能够抵抗高温合金熔体的侵蚀。该陶瓷抗熔蚀涂层用于铸造系统中以钼或钼合金为基体的金属构件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6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15278.9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9/057 , C22F1/02 , C22F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良好力学性能和铸造工艺性能的镍基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数为:C 0.08‑0.14,Cr 8.2‑9.8,Co 9.2‑10.8,W 6.2‑7.8,Mo 1.5‑2.5,Al 4.3‑5.3,Ti 2.0‑2.3,Ta 3.3‑4.0,B 0.008‑0.01,Ni余量。该合金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密度轻,原材料价格相对便宜;同时该合金还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可用于铸造各种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实验用的夹具,或生产具有复杂冷却内腔的涡轮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71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932055.1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C3/00 , B22C9/04 , B22C9/22 , C23C14/16 , C23C14/32 , C23C14/34 , C23C16/06 , C23C16/40 , C23C16/44 , C23C16/52 , C23C16/56 , C23C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属型芯涂层界面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金属防护涂层技术领域,主要目是解决氧化硅与高温合金的界面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优化涂层和预氧化技术,减少氧化硅的生成,最大化惰性氧化膜中氧化铝的含量;第二步是利用高熔点金属涂层,高熔点金属涂层沉积在型芯惰性氧化膜的表面,利用氧化硅在真空、高温环境中与沉积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和扩散,形成更加稳定界面类型,从而大幅提高界面的稳定性,涂层结构为金属间化合物层/惰性氧化层/金属涂层。本发明可用于精密铸造领域,用于空心叶片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4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1262193.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基热氧化型抗熔蚀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防护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基体上制备Mo‑Si‑Al中间层,然后通过高温热氧化工艺,使Mo‑Si‑Al中间层表面发生氧化形成所述陶瓷抗熔蚀涂层。制备Mo‑Si‑Al中间层时,先沉积硅,再沉积铝,得到的中间层铝活性高且含量也高,在高温热氧化过程中,氧化铝生长速度快,得到高含量氧化铝的陶瓷涂层。该陶瓷抗熔蚀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在真空条件及1500℃以上能够抵抗高温合金熔体的侵蚀。该陶瓷抗熔蚀涂层用于铸造系统中以钼或钼合金为基体的金属构件的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