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54169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510046285.3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8G73/02
Abstract: 一种聚苯胺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油/水两相界面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氧化剂浓度∶单体浓度≥2∶4。水相中的反应介质酸可以为有机酸,尤其是有机苯磺酸类等大分子酸;可以限定水相中的反应介质酸的浓度≥0.5mol/L。本发明的优点是大幅度提高了聚苯胺微/纳米纤维的产率,制备更为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286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78858.8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纤维增强Ni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合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制作SiC先驱丝预制体、在粘结剂中添加适量钎焊料的方法,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合成了SiCf/Al2O3/Ni合金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纤维排布均匀,纤维与基体结合良好无孔洞,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添加剂(钎焊料)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材料合成温度、抑制过度的界面反应,显著改善了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对于SiC纤维增强N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585980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10011488.2
申请日:2008-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抗菌油漆及其制备方法,在油漆基体中添加参杂了无机酸或有机类磺酸的导电高分子类聚苯胺纳米粉末,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中导电高分子类聚苯胺纳米粉末为0.1%-20%,所述的抗菌油漆的制备为:将参杂了无机酸或有机类磺酸的导电高分子类聚苯胺纳米粉末作为原料,进行研磨,过100目-500目标准筛,未过筛的原料继续研磨后重复过筛步骤,过筛后的原料与油漆基体混合,球磨机球磨混合物6h-48h即得。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抗菌效果显著。2.无毒副作用。3.产品稳定性好。4.制备工艺简单。5.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81036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011416.8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SiC纤维表面C/AlN复合梯度涂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第一步,富碳涂层SiC纤维的制备;第二步,将生产的SiC纤维缠绕在样品支架上,然后放入磁控溅射仪真空室内;第三步,当真空室的真空度优于1.0×10-3Pa时,转动样品支架,对其进行加热、保温;第四步,保温结束后,首先通入氩气,然后通入氮气,使气体充分混合;第五步,启动射频反应溅射电源进行溅射,溅射结束后,关闭气路,保持真空度优于1×10-3Pa下,降温至40℃以下。本发明可以解决一般碳涂层不能满足界面的复杂要求这个技术难题,采用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强度较高且与钛合金基体界面性能稳定的SiC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357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12877.2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47/00 , C22C101/14
Abstract: 制备SiC纤维/铝基复合材料的近熔态扩散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SiC纤维和铝合金预制体在固态条件下加压,使SiC纤维和铝基体充分接触;然后再将复合材料在Al合金的固-液线之间保温,使基体处于半熔融状态,破坏了氧化膜的连续结构,也增加了铝基体的流动性。本发明结合传统固态热压法和液态法的优点,这种工艺不但可以促进基体之间的结合,而且可有效抑制界面的有害产物的形成;从而明显改善SiC纤维/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314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915.5
申请日:2006-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镀膜磁控溅射沉积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真空溅射镀膜时使用的溅射装置,包括:磁控管(1)和电磁线圈(6),彼此同轴相对放置,其中电磁线圈(6)可以沿着磁控管(1)中心轴线远近移动。通过控制电磁线圈(6)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和改变电磁线圈与磁控管的相对位置,可以方便有效地改变磁控管和基片区域的磁场位形分布,改变基片区域的等离子体密度。此外当电磁线圈(6)通以低频交流电时,靶材表面的刻蚀跑道变宽,刻蚀更均匀,可以简单有效的提高靶材利用率,同时可以改善沉积薄膜的厚度和性能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易操作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88027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510046690.5
申请日:2005-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六角片状钡铁氧体磁性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以粉末状的BaCO3和细度为纳米级的FeO(OH)粉末的混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得到六角片状钡铁氧体磁性纳米粉末。所述粉末状的BaCO3优选细度为纳米级的BaCO3粉末,所述细度为纳米级的FeO(OH)粉末优选微观形状为纺锤形的FeO(OH)粉末。本发明适合作为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和微波吸收剂使用。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生成BaFe12O19相的煅烧温度低煅烧时间短,节能效果好;产品纯度高、晶型好;工艺流程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C
公开(公告)日:1997-08-13
申请号:CN90106461.0
申请日:1990-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它由基体上沉积SiC,再在SiC纤维外表面施以碳涂层等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射频加热的方式,在反应室的两端分别通入沉积SiC和C的反应气,在反应室的中部出气;沉积SiC的反应气体原料为CH3SiCl3和CH3SiHCl2,载流气体为高纯氢气,沉积SiC的温度为1220-1350℃;SiC纤维外表面碳涂层的C2H2流量为0.4-0.51/min,稀释用H2流量为0.25-0.41/min,涂层温度为1350-1450℃。本发明无接触加热,无水银污染,加热温度均匀,且仅使用一个电源在同一反应室中一次性完成沉积SiC和在纤维外表面涂敷碳保护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1700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84004.6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薄膜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纳米硅薄膜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利用中频磁控溅射法,采用中频电源激发等离子体来溅射与外加电磁线圈形成耦合磁场的非平衡态孪生磁控硅靶,在基体上沉积纳米硅薄,采用真空泵组,将真空室内真空抽至10-3-10-4Pa,并对基体加热使基体温度在400-540℃之间,沉积纳米硅时采用Ar气溅射,由电离规管测量气压值,整个沉积过程中气压控制在0.2-1.5Pa,外加电磁线圈电流0-6A,沉积时间为30-90min,即得纳米硅薄膜。本发明采用外加电磁线圈连续调整孪生靶的非平衡度,实现了低功耗下纳米硅薄膜高速率的离子辅助沉积,薄膜晶体结构大范围可控、光学带隙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1469400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710159233.6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钛铝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铝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单质Ti层和单质Al层交替沉积在SiC纤维外部表面上,然后在一定温度下采用真空热压或热等静压进行压制,扩散结合形成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降低Ti-Al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温度,明显减少了基体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的热应力裂纹,并且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反应得到很好的控制。本发明具有可预见的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