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预约及身份识别功能的智能共享能量块

    公开(公告)号:CN1076278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717865.3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位预约及身份识别功能的智能共享能量块,属于新能源应用领域。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及充电便利性问题日益显著,延长一次充电续行里程、建立数量充足的快速充电站等措施可以缓解此问题,但会带来充电桩投资浪费、“停车位”占地过大、电池寿命缩减等资源浪费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共享能量块,主要由能量块外壳、不少于一个的电池模块、不少于一个的电池状态监测与管理模块、智能物联模块、整车通讯与控制模块、外围接口组成,具有独立的电子身份,可智能定位及远程预约,通过直接换仓或增仓的方式完成快速补电。本发明在不扩建充电桩及停车场的基础上实现远程预约并完成快速便捷补电,彻底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一种新型双离子嵌入型有机液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4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193859.7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双离子嵌入型有机液流电池,该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正极反应腔、负极反应腔、电解液、正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负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及位于正、负极反应腔之间的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为多孔石墨膜材料。相比传统水性电解液液流电池和锂离子液流电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双离子嵌入机制,工作电压大于4 V,避免了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储罐、正负极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充放电循环次数、能量密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解决了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问题,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新型双离子嵌入型有机液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93859.7

    申请日:2018-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H01M8/188 H01M8/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双离子嵌入型有机液流电池,该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正极反应腔、负极反应腔、电解液、正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负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及位于正、负极反应腔之间的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为多孔石墨膜材料。相比传统水性电解液液流电池和锂离子液流电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双离子嵌入机制,工作电压大于4 V,避免了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储罐、正负极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充放电循环次数、能量密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解决了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问题,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有机双离子嵌入型液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400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94235.7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双离子嵌入型液流电池,该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带流道的极板、正极反应腔、负极反应腔、电解液、正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负极电解液输送管/输送泵、及位于正、负极反应腔之间的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均由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构成,其中活性材料均为炭材料。相比传统水性电解液液流电池和锂离子液流电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双离子嵌入机制,工作电压大于4 V,避免了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储罐使用,大大提升了充放电循环次数、能量密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解决了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问题,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能力及无线传输报警功能的无人机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67851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8535.X

    申请日:2017-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8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能力及无线传输报警功能的无人机电源,属于新能源应用领域。无人机电源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密度特点,瞬间最大运行电流要求可达200~300 A,对电池组带来大电流脉冲冲击,影响电池的寿命及放电性能,进而影响电池组内电池单体一致性。由于商品化无人机电池组无法对放电过程中的单体电池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大电池组内单体差异,部分单体持续发生过放电,寿命大幅缩短。本发明通过自动识别、实时监测、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对电池组及单体电池状态的远程在线监测及报警,及时对无人机进行合理操控,避免电池单体过放,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是现有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组的2~3倍),确保无人机的安全返航,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9668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31704.4

    申请日:2015-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H01M4/1393 H01M4/587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片,该负极片为多孔石墨膜结构,孔的直径为2~30微米,孔的圆心之间距离为5~50微米,多孔石墨膜中碳原子所占质量比大于99%,该负极片可直接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片,避免了导电剂、粘结剂及金属集流体的使用,且容量高、耐腐蚀、导电性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负极片的钠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溶剂为二乙醇二甲醚、四乙醇二甲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电解质为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四氟硼酸钠、三氟甲基磺酸钠中的一种,该钠离子电池制作工艺简单、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抑制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胀气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95318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26066.7

    申请日:2015-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抑制胀气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以一定压力(0~10mpa)、一定温度(0~70℃)加热,真空(0~-0.1MPa)化成。2)以红外加热和加压搁置(时间2h~72h,远红外线加热方式60℃~85℃,直接辐射至电池,电池所处环境真空)。3)红外加热一次抽气封装(温度50~70℃)。本发明采用红外加热、真空以及压力在锂电工艺中的使用,充分的将钛酸锂所产气体排出,彻底解决了钛酸锂在电池产气的问题,并实现了钛酸锂材料”零“应变的性能,提高了钛酸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使用寿命。所述钛酸锂电池5C循环3000周容量剩余90.1%,厚度膨胀1.8%。

    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956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33091.0

    申请日:2013-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H01M2/145 H01M10/0525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阻燃纤维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隔膜为阻燃纤维素隔膜,采用在湿法抄造过程中加入阻燃剂或在后处理中涂覆阻燃剂而制备得到。本发明的锂电池隔膜厚度为10µm-500µm,透气度为1s-800s/100cc,孔隙率为30%-95%,电解液吸收率为50%-1000%,机械拉伸强度为5MPa-120MPa,热稳定性能好,阻燃性能优异。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电池隔膜具有好的电解液浸润特性,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化学界面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锂电池的倍率性能、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该隔膜可应用于锂金属电池(包括锂硫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