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70369.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气体为底物的细菌培养反应器及使用方法,该细菌培养反应器及使用方法中,液体物料在循环反应器主体中循环流动,通过控制液体物料流速和气体底物在液体物料中形成气泡的大小来实现气体悬浮,最大程度的提高气体底物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和气体底物的利用率。另外,液流控制推动装置的设置在实现推动液体物料流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细胞的剪切力,提高了细胞的成活率。该细菌培养反应器不仅仅适用于一碳气体利用菌的培养,而且还适用于任何以气体为反应底物的细菌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639531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5245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送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合臂式生物质固态定量送料装置,包括料箱、往复移动装置、驱动装置及螺旋送料装置,往复移动装置及螺旋送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料箱内的底部,螺旋送料装置位于往复移动装置的下方;往复移动装置包括滑板及开合臂,滑板与安装在料箱外的驱动装置相连、由驱动装置驱动作匀速往复直线运动,在滑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开合臂,各开合臂随滑板运动实现开合,将由料箱落下的物料推送向螺旋送料装置,通过螺旋送料装置由料箱上的出料口匀速、定量送出。本发明运行稳定,不易堵塞,送料规模大,可实现生物质的定量输送,尤其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料,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63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310744236.1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P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湿法—干法联合的两级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将破碎的固体废弃物与接种物在全湿式反应器中混合进行湿法厌氧发酵,湿法厌氧发酵期水力停留时间为5‑20天,发酵处理后发酵物料输送至底部具有渗滤装置的干法发酵反应器进行干法固态发酵进而制备沼气;本发明结合了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的双重优势。即提出了利用湿法发酵传质快和易启动特性以及干法发酵节省反应空间等优势集于一体的发酵工艺。结合发酵过程的生物质多级分解转化和产甲烷菌群富集原理,利用湿法发酵工艺的优势,把湿法发酵作为干法发酵工艺的均匀接种阶段,解决了干法发酵接种难、启动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2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48464.5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沼气领域,具体是一种以固体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和沼液外循环脱碳联合制沼气的方法。以固体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和沼液外循环脱碳联合制沼气。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固体生物质固态发酵制沼气领域,发酵罐内浓度可达15%以上,沼液与固体生物质通过渗滤或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沼液进入到曝气装置进行曝气脱碳,从而脱除沼液中溶解的CO2,进而提高发酵系统所产沼气中甲烷的浓度,降低后期沼气提纯净化的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曝气脱除沼液中CO2,能够明显提高沼气中甲烷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46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8250.2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一种提油后藻渣两相厌氧发酵制生物燃气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提油后藻渣进行热碱预处理;2)提油后藻渣预处理后进行第一相厌氧产氢发酵,接种物是经热处理的厌氧消化污泥;第一相厌氧产氢发酵初始pH=6.0-6.5,发酵温度为30-37℃;3)第一相厌氧产氢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第二相厌氧发酵产甲烷,接种物是厌氧消化污泥,第二相厌氧发酵产甲烷发酵初始pH=7.0-8.0,发酵温度为30-37℃。本发明提供了提油后藻渣的能源化处理方法,而且显著提高了提油后藻渣的能源利用效率,对微藻生物柴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02861.4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化分离式微生物固定床原位氢烷转化的方法。在沼气发酵罐内部发酵液面上方气态空间内设置原位氢烷转化单元,其内部填充具有氢烷转化功能的甲烷菌群以生物膜的形式固定在多孔材料的微生物生物载体表面,使沼气于原位氢烷转化单元可实现沼气中的CO2和外源氢气实时原位转化甲烷。本发明与向厌氧发酵液中直接通入氢气的沼气原位氢烷转化方法相比,解决了原有原位氢烷转化方法存在的因氢气液‑固传质速率低而导致转化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氢气的传质效率大幅提高,氢烷转化效率提高40%以上,同时,与独立于厌氧发酵反应器之外的异位氢烷转化方法相比,几乎无需额外的氢烷转化设施投资,必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249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37941.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配套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及沼渣沼液运输设备。包括箱体、尾门、水平布料机构及物料压缩机构,其中箱体的前端设有水平布料机构和物料压缩机构、且水平布料机构位于箱体的顶部,物料压缩机构用于对箱体内物料进行压缩或推动物料卸车,箱体的尾部设有尾门。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大规模、低成本秸秆和沼渣液运输的装备,具有一机多用,装、卸车自动化程度高,运输密度高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农业秸秆和沼渣液运输,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9531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5245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7/16 , B65G33/14 , B65G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送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合臂式生物质固态定量送料装置,包括料箱、往复移动装置、驱动装置及螺旋送料装置,往复移动装置及螺旋送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料箱内的底部,螺旋送料装置位于往复移动装置的下方;往复移动装置包括滑板及开合臂,滑板与安装在料箱外的驱动装置相连、由驱动装置驱动作匀速往复直线运动,在滑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开合臂,各开合臂随滑板运动实现开合,将由料箱落下的物料推送向螺旋送料装置,通过螺旋送料装置由料箱上的出料口匀速、定量送出。本发明运行稳定,不易堵塞,送料规模大,可实现生物质的定量输送,尤其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料,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90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9722.0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式发酵的反应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内循环式干式厌氧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提升机构、排放阀、出料机构及发酵罐,提升机构包括提升动力源、提升杆、提升螺旋片及搅拌筒,搅拌筒安装在发酵罐内,提升杆由搅拌筒内穿过,下端转动安装在发酵罐的底部,上端与安装在发酵罐上的提升动力源相连、通过提升动力源驱动旋转,提升杆上安装有随其旋转的提升螺旋片;进料机构及出料机构分别位于发酵罐的上下两端,搅拌筒的顶端与进料机构相连通,出料机构通过排放阀与发酵罐的底部相连。本发明可将新、旧物料在搅拌筒顶端完全混合,在发酵罐内部实现物料混合、循环,还可直接起到物料搅拌和新旧料分配均匀的作用,防止发酵过程中结壳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66661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560546.8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压沼气水洗脱碳方法。根据沼气与空气中CO2的分压的差异和沼气中CH4与CO2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在吸收容器中的水处于常压的条件下,通过交替向吸收容器中通入增压的沼气和空气,实现沼气中CH4和CO2的分离。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中小型沼气工程,运行能耗低,设备投资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