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40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3400.6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包括有序介孔碳CMK‑3和二硒化钼,至少部分二硒化钼负载于有序介孔碳CMK‑3的孔道中。本申请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以有序介孔碳CMK‑3作为载体,在有序介孔碳CMK‑3的孔道中负载二硒化钼,形成MoSe2/CMK‑3复合电催化析氢催化剂。有序介孔碳CMK‑3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将二硒化钼负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的孔道中,能够更好地暴露二硒化钼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提升催化材料整体的导电性,从而有效提升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降低析氢过电位、降低析氢能耗。

    一种铁基冶金粉末中铜元素和钼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9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09976.5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基冶金粉末中铜元素和钼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所述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制取待测试样,随后对待测试样进行溶解,配制得到试样溶液;配制不含待测元素的空白溶液以及若干份含已知浓度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标准溶液进行光谱测量,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对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进行光谱测量,从标准工作曲线中获取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以及空白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计算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本申请提供的含量检测方法具备待测试样制取简单、操作便捷、分析时间短、结果准确度高、检出限低、试剂用量小、环境友好、基体效应小等优势。

    一种热塑弹性体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8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29810.5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弹性体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对热塑弹性体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初步提取,得到提取液A;2)固相萃取:选用多环芳烃专用固相萃取柱对步骤1)的提取液A进行进一步提取,得到提取液B,所述多环芳烃专用固相萃取柱能有效吸附多环芳烃化合物,并能有效去除干扰杂质;3)检测:提取液B经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本发明采用多环芳烃专用固相萃取柱,柱子填料采用对多环芳烃化合物有分子印迹的聚合物,能对多环芳烃进行精准吸附,通过多环芳烃专用柱能更加有效的去除与多环芳烃极性相近的干扰化合物,提升多环芳烃的回收效果,提高多环芳烃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汽油中元素铁锰硅铅硫含量联合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58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21845.X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中元素铁、锰、硅、铅和硫含量的联合测定方法,属于石油产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有机溶剂按比例稀释车用汽油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待测试液制备,应用配有雾化室冷却系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选择待测元素最佳的分析谱线,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测试条件和操作,同时在光室内通入氮气,提升紫外波长光强,实现了车用汽油中铁、锰、硅、铅、硫含量的准确测定,测得汽油中铁、锰、铅、硅、硫的检出限在0.036~0.13ug/kg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4.4~10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

    油品检测取样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44654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670447.2

    申请日:2022-10-11

    Inventor: 于彤 雷蕾 温家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品检测取样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活塞移动使活塞接触位置开关或与位置开关脱离,实现电动伸缩杆启停控制,以精准控制油液取样量;由于取样筒为透明结构且取样筒外壁设置有刻度线,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活塞移动调节活塞当前位置所对应的刻度与位置开关所对应的刻度之间的取样量,可以实现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油液取样量。整个油品检测取样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取样完毕后,直接移动整个油品检测取样装置即可实现样品油液的转移;样品腔内的样品油液唯有取样口附近的外露,但由于整个样品腔内为负压,可以减少移液过程中样品腔内的样品溶液的挥发量,进一步实现了油液取样量的精准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