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主动悬架变形补偿方法、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636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97719.1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主动悬架变形补偿方法、系统和车辆,应用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当确定车辆的主动悬架处于冲击状态时,获取主动悬架的角度信号;根据角度信号,确定主动悬架的弹簧力;计算弹簧力的相反值作为主动悬架的变形补偿力;其中,弹簧力和变形补偿力均为矢量;基于变形补偿力,得到力值命令并发送给主动悬架中的减振器,以使得减振器响应于力值命令,输出变形补偿力。本申请能够有效地抵消车辆受到冲击时悬架的弹簧所产生的弹簧力,从而衰减车辆所受到的冲击,提升了主动悬架的抗冲击性能,具有更佳的抗冲击效果,有利于提升乘车舒适性。

    复合减振器及其控制方法、车辆、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2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32961.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合减振器及其控制方法、车辆、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主动减振器主体包括第一外筒、第一阻尼活塞、第一活塞杆、液压油路、蓄能器和电动液压泵,第一外筒设有第一液腔,第一阻尼活塞设于第一液腔内以将第一液腔分为复原腔和压缩腔,并能沿第一外筒的轴向移动,第一活塞杆一端与第一阻尼活塞连接,蓄能器和电动液压泵设于液压油路上,液压油路的两端分别与复原腔和压缩腔连通;磁流变减振器主体设于压缩腔内,磁流变减振器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筒和第一活塞杆连接;电控阀两端分别与复原腔和压缩腔连通。本发明在低频、中频和高频工况下能发挥优良的减振作用,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一种后轮转向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777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21311.4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轮转向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汽车,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汽车的方向盘转角、汽车车速以及汽车后轮的轮跳行程;当方向盘转角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汽车车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轮跳行程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确定汽车的后轮转角与前轮转角之间的系数为第一比例系数;当方向盘转角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汽车车速小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轮跳行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确定汽车后轮转角与前轮转角之间的系数为第二比例系数;根据第一比例系数或者第二比例系数,控制汽车后轮转向。本方法可以减小车轮Y向空间占用,提高整车产品竞争力。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作动力抗扰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755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26675.X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作动力抗扰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方法包括:计算出主动减振器输出的输出力值与目标力值与之间的差值作为误差力值;根据误差力值确定补偿扭矩值的取值范围;根据取值范围输出对应的补偿扭矩,补偿扭矩用于补偿作动力产生的扰动。本申请能在现有的主动减振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对作动力的抗扰动控制,即根据补偿扭矩补偿作动力产生的扰动,使主动减振器输出的作动力波动更小,抑制高频振动,提升车辆操控性能,进一步还可以提升乘车舒适性,可广泛应用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

    后轮转向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01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07207.3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轮转向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后轮转向器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丝杠与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通过连接部与丝杠的两端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与大带轮,同步带一端通过传动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同步带另一端与大带轮一端连接,大带轮的另一端与丝杠螺纹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丝杠组件,丝杠组件包括丝杠与两个拉杆,各拉杆靠近丝杠的一端设有球形头,连接部靠近拉杆一端设有容纳腔,球形头安装于容纳腔内,球形头与连接部可活动连接,使得后轮转向器通过单个的球头拉杆装置替换原有的多零件连接形式,降低了总成的质量,进而降低了整车质量,可以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

    一种应用在后悬架上的主动减振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66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4370.5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后悬架上的主动减振器系统,涉及车辆减振器技术领域,其包括:集成式流道结构、主动减振器、主动液压泵、下衬套连接环和流道开口密封盖,集成式流道结构集成气体蓄能器结构,一体成型,实现主动减振器液压泵与减振器本体之间的油路连接,流道系统联通主动液压油泵和减振器本体,形成闭合的回路,实现主动悬架的各种功能,避免了设计蓄能器的连接及密封,一体化设计的蓄能器可以减少密封环节,降低渗油风险,满足主动减振器轮侧系统的拆装方便性,降低加工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可靠性,实现性能与成本的高度均衡。

    一种车辆转弯主动主销后倾角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1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31399.4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弯主动主销后倾角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车辆状态采集模块采集车辆转向器齿条位置、转向器齿条速度以及侧向加速度信号,并将采集信号发送至ECU;ECU根据车辆状态采集模块发送的车辆转向器齿条位置、转向器齿条速度以及侧向加速度信号,综合判断车辆驾驶意图,并根据驾驶意图识别车辆进入对应弯道控制模式,在对应的弯道控制模式下向主动主销后倾角调整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主动主销后倾角调整执行器根据ECU发送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设定前轴主销后倾角,获得车辆预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整车辆主销后倾角,使车辆进入弯道、驶出弯道更加敏捷机动,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主动减振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4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8888.0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减振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储油罐;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增压器,增压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体腔和第一液压腔,第一液压腔与储油罐连通,顶升组件还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二气体腔和第二液压腔,第一气体腔与第二气体腔连通,顶升组件还包括顶升油缸,顶升油缸包括相互独立的复原腔和压缩腔,第二液压腔与复原腔连通,第二液压腔与压缩腔连通。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车型由于必须采用螺旋弹簧否则就不能连续调节并维持车高问题。

    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19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3660.1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目标状态信息和第一气体容量,其中,目标状态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第一气体容量用于表示目标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的气体量;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温度数据;响应于目标温度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基于第一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空气悬架系统内气体冷凝而导致的空气悬架系统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