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5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240770.1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通信系统,通过依次通过陆上基站和海上基站分别连接各通信终端的控制平台,控制各通信终端间的通信数据交互和通信终端与所述控制平台间的通信数据交互,以低成本实现对各通信终端的远距离通信控制,满足海上风电场在运维管理中的通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30672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618496.2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3B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滨海火力发电厂取水构筑物。包括取水明渠、泵房前池以及过渡段;所述取水明渠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坡,所述两个边坡界定形成取水通道;所述泵房前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两个所述侧壁界定形成所述泵房前池入水口;所述过渡段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过渡段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边坡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两个所述过渡段界定形成连通于所述取水通道与所述入水口之间的过渡通道;每个所述过渡段包括与对应所述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边坡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以及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且为面向所述过渡通道凸出的曲面。这种取水构筑物造价低,且可试用于空间较小的施工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9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80410.7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水上多桩风机基础及风电机组,包括桩基础,桩基础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三根钢管桩,钢管桩设有伸出海平面以上的装配端;过渡连接组件,过渡连接组件包括中心柱、支撑构件、及与钢管桩数量适配的腿柱,腿柱一一对应地设置于钢管桩上,且腿柱通过支撑构件与中心柱连接。海上施工时,将包括有至少三根钢管桩的桩基础打入海床固定,使装配端露出海平面,之后将工厂内预制好的过渡连接组件的腿柱一一对应地安装到钢管桩上连为一体,将风机机组安装在海上风电场水上多桩风机基础上。如此可大大提升抗击风、浪、流等海洋环境下极限载荷的能力,提高抗扭刚度,使用可靠性高,且其结构简单,建造及施工难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39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64342.0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固定于设有开口的管桩内,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第一主体、连接板和第二主体,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并与所述管桩相连。当管桩偏离预设安装位置且其偏差超过允许施工误差时,可将第二主体相对连接板进行一定量的偏移,使得第二主体能够顺利插入管桩内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快速对偏离允许沉桩误差较大的情况进行补救,能够保障风机基础顺利安装,提高海上施工安装效率和可靠性;本发明无需对施工误差较大的管桩进行海上的特别处理,其经济效益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94767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74717.7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及海上灌浆防漏方法,所述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包括灌浆外管、灌浆内管、密封隔板,所述灌浆内管的一端伸入灌浆外管中,所述灌浆内管的外壁与灌浆外管的内壁形成环状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内管与灌浆外管之间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灌浆通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隔板设置在密封圈远离所述灌浆通道的一侧,所述密封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设有网状格栅。所述海上灌浆防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密封圈固定在灌浆内管外;将密封隔板固定在灌浆外管内;灌浆外管沉桩至设计高程后;将灌浆内管伸入灌浆外管中并朝灌浆通道内灌浆。该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及海上灌浆防漏方法,能有效保障海上风机基础顺利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40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326818.3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吸收倒塌建筑物产生的地面振动的隔振沟,隔振沟设于被保护建筑物与倒塌建筑物之间,所述隔振沟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隔振沟包括有第一沟体及第二沟体,所述第二沟体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沟体及所述第二沟体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所述倒塌建筑物处传播介质的波阻抗、所述第一填充物的波阻抗及所述第二填充物的波阻抗依次减小。通过在被保护建筑物与倒塌建筑物之间设置隔振沟,利用波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将隔振沟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并将隔振沟设置为两部分,分别填充有不同的传播介质,改变倒塌建筑物倒塌所产生的地震波的大部分能量的传播方向,只有极少部分能量向被保护建筑物传播,起到截波防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47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74717.7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及海上灌浆防漏方法,所述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包括灌浆外管、灌浆内管、密封隔板,所述灌浆内管的一端伸入灌浆外管中,所述灌浆内管的外壁与灌浆外管的内壁形成环状的灌浆通道,所述灌浆内管与灌浆外管之间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灌浆通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隔板设置在密封圈远离所述灌浆通道的一侧,所述密封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设有网状格栅。所述海上灌浆防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密封圈固定在灌浆内管外;将密封隔板固定在灌浆外管内;灌浆外管沉桩至设计高程后;将灌浆内管伸入灌浆外管中并朝灌浆通道内灌浆。该海上灌浆防漏结构及海上灌浆防漏方法,能有效保障海上风机基础顺利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9365.5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基础I/J型管的保护方法及结构,该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根据海缆悬空情况,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层数及安装位置;S200、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信息,在海缆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S30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的固定和支撑。解决了海缆悬空无防护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深埋法施工不便以及二次掏刷问题,沙袋压载固定不牢固以及二次掏刷问题,柔性保护管方案价格昂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041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1388112.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架过渡段,包括:底板、主筒体、外环板以及多个传力件;主筒体的第一端与底板连接;外环板套设于主筒体的第二端外壁;多个传力件与主筒体以及外环板连接且沿主筒体的外周间隔设置,且传力件的数量和位置与导管架柱匹配;所述传力件包括面板和腹板,面板的第一端与外环板连接,面板的第二端与导管架柱的顶面配合;腹板固定连接于面板与主筒体的外壁之间,且腹板的一端与导管架柱的侧面配合。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传力构件所需的布置高度,结构布置更为紧凑,适用于不同容量的风机,不受风机塔筒尺寸的影响;并且面板和腹板的均与导管架柱配合,共同将风机载荷向导管架柱传递,保证了导管架过渡段的刚度和强度,传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1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14880.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无人机巡检方法,包括:在海上升压站屋顶部署自动机场,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无人机全自动起降、更换电池和任务作业;控制搭载可变焦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无人机从所述自动机场起飞,对风机和海上升压站附近海域进行全自主路径规划与图像拍摄;获取所述无人机拍摄的风机叶片和海域的图像,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故障分析处理,识别风机裂缝和海上船只;本发明通过海上风电场无人机巡检,及时高效地对海上风电场海域以及风机进行巡检,提高海上风电场的智能化,有效地减低运营维护成本,确定海上风电场的安全、可靠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