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510369162.7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包括主汽轮机、背压式小汽轮机、引风机、锅炉再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主汽轮机中的高压汽缸的排汽端连接锅炉再热器的进汽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一连接中压汽缸的进汽端,构成再热回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二连接背压式小汽轮机的进汽端,构成供热回路;背压式小汽轮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引风机的驱动输入端,构成引风机驱动回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一通过回热抽汽管道连接除氧器的进汽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二通过抽汽管道连接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端,构成回热回路;在低压加热器、冷凝水管道、除氧器和中压汽缸的各连接管路与供热管网之间形成供热回路的抽汽补汽结构。本发明不但提高了供热运行经济性,还具有较高运行调节灵活性及较好供热经济性的优点。

    一种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仿真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20198.9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仿真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厂的基本参数;根据目标电厂的基本参数建立电厂仿真模型;结合储能电池参数确定储能电池充放电策略;根据储能电池参数建立储能系统模型,结合电厂仿真模型和储能系统模型计算得到联合调频的AGC调节性能指标;根据目标电厂的基本参数以及AGC调节性能指标建立储能成本和收益模型,并确定收益目标函数;利用收益目标函数进行净利润计算,以获得最大净利润时的储能功率和储能容量作为最优储能选型容量。本发明能够综合各项电厂参数合理选择最优化的储能容量,从而在保证储能系统和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使得项目效益最优。

    适用于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储能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112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07593.9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储能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电厂设备参数和电厂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得到高压厂用变压器可供储能接入的富裕容量;确定经济效益最优的储能容量;当满足所述第一标准时,使储能最终选型容量等于或小于所述经济效益最优的储能容量;当满足所述第二标准时,若所述经济效益最优的储能容量小于等于所述富裕容量,则使储能最终选型容量等于或小于所述经济效益最优的储能容量,若所述经济效益最优的储能容量大于所述富裕容量,则使储能最终选型容量小于所述富裕容量以通过电气安全性校核。本发明能够实现储能充电时高厂变不超载和避免储能放电时出现有功功率倒送至高厂变高压侧现象。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1034821.8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对接,或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料或空气进行加热,使燃料或空气温度升高,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3791.7

    申请日:2015-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该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包括依次通过烟道连接的单列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且上述各设备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均竖直设置,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囱间,单列引风机横向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囱间,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竖直设置于单列引风机和烟囱间。将除尘器后的各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