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41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734129.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力学性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湿热、盐雾、鸟撞及旋转因素的航发叶片防护涂层综合力学性能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基座、弹体储存发射装置、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真空密闭结构和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所述弹体储存发射装置、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真空密闭结构和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弹体储存发射装置用于向叶片投射弹体来模拟鸟撞叶片状态;所述叶片‑轮盘旋转装置用于模拟叶片高速旋转状态;所述真空密闭结构用于提供真空状态;所述湿热盐雾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湿热、盐雾环境对叶片进行腐蚀、氧化状态。本发明能够完成航发叶片防护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5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782220.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用卡箍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纤维和金属丝共固化缠绕的航空发动机高阻尼卡箍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卡箍包括上箍带和下箍带通过连接绳安装在一起,接触毡垫粘接在上箍带和下箍带内侧:所述上箍带、下箍带均由三层不同材料结构构成,其中外层为金属层,内层为纤维层,中心层为复合材料中心框架;所述毡垫为金属丝束与碳纤维丝束基于二维平面进行网状编织而成。本发明装配方便,质量轻度高、抗腐蚀、减振、抗老化并且能够达到该高阻尼卡箍的材料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5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37908.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泵出口压力脉动消振装置。该液压泵出口压力脉动消振装置包括三通接头、连接筒、活塞及与压电叠堆促动器,三通接头包括与液压泵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管路连通的第二开口以及与连接筒连通的第三开口,连接筒上设有与第三开口连通的通孔,活塞设置在通孔内,压电叠堆促动器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在通孔内运动以调节通孔内流体的压力脉动。由此实现了采用分入流式主动控制对泵源源头进行减振且有效抑制高压液压泵流体压力脉动对管路产生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629043.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路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L型管路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平台,包括拉伸结构、动力加载结构、密封结构、多点振动结构、温度梯度加热装置、测量机构、支撑平台和安全防护结构。各部分可以互相协作配合模拟复杂工况,得到复杂工况下的性质。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平台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尺寸的L型管路测试;可以控制测试工况,受外界影响小;多种性能测试同时进行具有很好的模拟实际环境的效果,特别是动态载荷环境;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5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02576.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上附件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减振定距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其上设有与传感器相对应的多个通孔;定距组件,设置在传感器与支撑板上相对应的每个通孔处,用于对传感器进行减振并限制其减振位移范围;螺栓,穿过传感器、支撑板以及定距组件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本申请的传感器减振定距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装配分解方便,可有效隔离发动机整机产生的高低频振动,采用定距套加减振垫的定距减振结构,通过定距套有效控制减振垫的压缩厚度,定距减振结构的应用,克服了传感器螺栓安装时需要限力的缺点,整个安装螺栓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664502.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卡箍动静态力学性能的一体化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针对卡箍动静态力学性能的一体化测试仪,包括四等分卡箍安装台、振动激励装置、冲击激励装置、拉伸装置、弯扭装置和平台,四等分卡箍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中心处,振动激励装置、冲击激励装置、拉伸装置和弯扭装置分布在四等分卡箍安装台的周围且安装在所述平台上;四等分卡箍安装台用于装夹卡箍并实施周向转动;振动激励装置用于实现卡箍在振动载荷下的性能测试;冲击激励装置用于实现卡箍在冲击载荷下的性能测试;弯扭装置用于对卡箍施加弯曲力及扭转力并测量出与之相关的力学性能;拉伸结构用于给卡箍施加拉伸力并测量出与之相关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695757.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编织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卡箍的碳纤维毡垫编织和挤压一体化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航空发动机卡箍的碳纤维毡垫编织和挤压一体化成型机,包括编织机模块、挤压成型剪裁模块和底座,编织机模块和挤压成型剪裁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编织机模块用于碳纤维毡垫的编织,挤压成型剪裁模块用于碳纤维毡垫的挤压成型及剪裁。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航空发动机卡箍的碳纤维毡垫编织和挤压一体化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碳纤维丝的输送与二维自动化编织,并能实现碳纤维布挤压、成型与剪裁的一体化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3396.1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领域,为一种复合材料封闭环形机匣铺层设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筒体、过渡区、加厚区、R区和翻边,筒体、过渡区、加厚区、R区和翻边均一体化设置,也即是机匣从筒体至翻边在大体上进行连续铺层,取消了金属安装边及其铆钉连接结构,提高了机匣的载荷传递效率;解决工作状态中机匣内部不同材料热变形不协调问题;翻边的铺层厚度与加厚区的铺层厚度相同,加厚区与过渡区之间的铺层从加厚区至过渡区阶梯递减,过渡区与筒体之间的铺层从过渡区至筒体阶梯递减,从而将加厚铺层状态延伸至机匣筒体,该铺层设计方法保证机匣各部分强度需求的同时,兼顾发动机部件的减重设计需求,将铺层层数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7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72327.9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疲劳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大直径U形管路振动疲劳试验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承载平台、卡具装持机构、热梯度结构、多点振动激励结构、温度控制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测试航空发动机大直径U形管路在热梯度和多点激励环境下的振动疲劳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3445.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3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F30/15 , G06F111/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流程架构设计领域,为一种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发流程体系架构模型,包括研发业务架构层、跨领域协同流程层、领域流程层、领域内跨专业协同流程层、专业流程层和基础要素层。研发业务架构层用于进行项目立项;跨领域协同流程层用于根据立项项目确定产品的开发流程活动;能够支撑“全业务、全领域、全层级”流程体系建设,保障流程建设的完整性、协同性;“技术和管理”并重,支撑不同视角构建不同层级流程,提升流程体系整体的适用性;强调协同流程建设,支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流程建设,牵引产品全局性设计、多部件权衡设计能力提升;具备较强的通用性,能够推广至其他行业复杂产品研发的流程体系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