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7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38603.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航时飞行器应急供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安装于飞行器机翼上表面;风力发电设备,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光互补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设备电连接,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将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设备转化的电能进行升降压变换,将电压等级调节至弱电供电母线的电压等级;应急电池,与弱电供电母线电连接,应急电池用于在飞行器出现强电供电系统或配电系统故障时且转化的电能不能满足弱电设备用电需求时,通过应急电池向弱电设备提供电能。本发明解决了太阳能飞行器在遇到供电系统故障时,仅靠应急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持飞行器可靠返航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飞行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33078.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复杂零件的多功能打磨装置,涉及零件打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侧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多功能打磨结构,通过转动结构连接在第三直线模组的下端,转动结构能够带动多功能打磨结构在XZ平面和YZ平面内转动,多功能打磨结构包括外壳和打磨执行器、清理执行器、涂胶执行器、烘干执行器和除尘执行器;工装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结构和移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类似翼肋这样的大型复杂零件的打磨依靠人工,其去除余量、打磨位置、涂胶量等难以精确控制,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且粉尘、胶粘剂气味等对人体危害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80497.7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推进系统载荷测试系统,涉及电动机螺旋桨领域,包括:基座,基座通过模拟飞行姿态机构与系统支架进行连接;拉力和扭矩测试机构,设置在系统支架上,拉力和扭矩测试机构包括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被测电机的一端连接;电机轴弯矩测量机构,一端与被测电机的另一端连接,电机轴弯矩测量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旋桨;控制器,与电机轴弯矩测量机构和拉力和扭矩测试机构连接;该测试系统解决现有试验条件单一,载荷测试不直接等缺点,提供一种可普遍适用的地面载荷测试系统,满足电动机螺旋桨领域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4788.9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临近空间低速无人机推进系统散热控制装置,涉及无人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进气孔和出气孔,对应设置在推进支杆的两端;散热盖板,活动设置在推进支杆的内壁上,散热盖板与自锁结构连接,当按压散热盖板时,自锁结构带动散热盖板封闭出气孔,当再次按压散热盖板时,自锁结构带动散热盖板打开出气孔;光感控制单元,设置在推进支杆的内壁上,光感控制单元与散热盖板相配合,光感控制单元根据周围环境的亮度与散热盖板发生触碰;该控制装置能够缓解无人机夜间飞行期间能源紧张的问题,通过散热盖板的开闭,来实现推进支杆的散热路径的通断,这样能够主动控制电机控制器的环境温度,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8608.9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无人机滑翔发电方法、发电装置及太阳能无人机。该滑翔发电方法包括:控制太阳能无人机无动力滑翔;基于滑翔过程中的气流带动太阳能无人机的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电机的转子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子旋转后基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将电能传输到蓄电池储存。本发明通过在太阳能无人机无动力滑翔利用气流带动太阳能无人机的螺旋桨旋转,进而带动电机的转子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子旋转后基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太阳能无人机在无动力滑翔过程中通过风力发电进行能量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33078.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复杂零件的多功能打磨装置,涉及零件打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侧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多功能打磨结构,通过转动结构连接在第三直线模组的下端,转动结构能够带动多功能打磨结构在XZ平面和YZ平面内转动,多功能打磨结构包括外壳和打磨执行器、清理执行器、涂胶执行器、烘干执行器和除尘执行器;工装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结构和移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类似翼肋这样的大型复杂零件的打磨依靠人工,其去除余量、打磨位置、涂胶量等难以精确控制,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且粉尘、胶粘剂气味等对人体危害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7795.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电机拉力‑扭矩载荷加载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涉及无人机用电机螺旋桨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用于放置被测电机;拉力加载机构,设置在电机支架的一侧,拉力加载机构包括配重铁盘和至少两组电磁铁,配重铁盘用于与被测电机连接,电磁铁以配重铁盘的圆心进行均布设置;扭矩加载机构,设置在电机支架的另一侧,扭矩加载机构包括加载电机和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加载电机和被测电机连接;控制单元,与电磁铁和加载电机连接;该试验系统解决现有试验条件单一,载荷加载不能融合的问题,满足工业界、航空航天大多数电动机领域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72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39798.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吊舱,涉及航天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头锥,头锥为锥筒状结构,头锥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头锥的尾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头锥的尾端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向头锥的尾端延伸;多个叉耳拉杆,叉耳拉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粘接,叉耳拉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机身连接;多个面板,与头锥的尾端和叉耳拉杆的侧面粘接,多个面板与多个叉耳拉杆和头锥围成筒状结构,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盖,与安装孔相配合;采用部件组装粘接,形成了封闭结构,保证了整体强度的同时提供所需的温度条件,部件组装简单,面对舱体尺寸变化时,可灵活应对,无需增加装配难度,生产简单,结构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90502.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螺旋桨低密度风洞试验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低密度风洞;螺旋桨单元设置于低密度风洞内,试验螺旋桨的中心轴线与低密度风洞的中心轴线重合;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低密度风洞中的风洞试验的大气参数和试验状态参数;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试验数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低密度风洞的风洞试验的大气参数,从而在低密度风洞中试验海平面到高空不同高度的大气环境,控制单元还控制螺旋桨的飞行转速,通过采集单元采集风洞试验状态数据,从而能够准确测试螺旋桨的高空气动性能,可用于同类高空螺旋桨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5494.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螺旋桨气动力模拟系统,包括:试验箱、试验箱风道、电机、磁力桨和电磁力发生环;其中,电机、磁力桨和电磁力发生环安装在试验箱内,磁力桨安装在电机的轴上;电磁力发生环安装在磁力桨前,与磁力桨保持一定间距,通过试验箱风道给电机施加流场;电磁力发生环产生实时变化的磁场与磁力桨产生外环电磁力和内环电磁力,外环电磁力用于模拟推力方向气动力;内环电磁力用于模拟扭矩。本发明通过调整系统部件的电流电压变化,既能对电机产生扭矩负载,又能模拟螺旋桨推力及其它推力方向的激振力,从而使试验模拟更为真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