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7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1000.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C21/20 , G01C11/00 , G01C11/30 , B63C11/52 , B63G8/39 , B63G8/38 , G06V20/05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4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双目融合的潜器坐落式回收光视觉引导方法,涉及水下潜器自定位领域,包括:潜器利用声学信息引导逐渐接近回收平台,利用单双目相机拍摄得到当前帧图像,并进行暗通道先验去雾图像增强处理;利用基于YOLO V9的引导灯光源检测算法,得到引导灯的特征点坐标;利用基于匈牙利匹配的特征匹配算法,确立检测得到的二维引导灯特征点和现实世界中三维引导灯特征点的对应关系;判断单双目相机中是否含有回收平台的图像,进行单双目相机位姿测量;对单双目位姿测量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位姿。本发明结合暗通道先验去雾和先进的YOLO V9目标检测神经网络,不依赖于潜器速度的全向特征匹配,鲁棒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回收效率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25323.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IPC: B63C11/52 , F03B13/14 , G01S15/93 , H02S10/10 , H02S10/12 , H02J7/14 , H02J7/35 , H02J7/00 , H02J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充电移动能源站。水下充电移动能源站包括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升沉装置和主动充电装置,主动充电装置与储能装置电连接,主动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海底装备或设施电连接的充电连接设备,升沉装置用于带动该能源站进行升沉运动以在使该能源站浮出海面时利用海面环境使发电装置发电而在使该能源站沉入水下时利用主动充电装置对海底装备或设施充电,相应充电连接设备不需要配置很长的电缆就能满足充电需要,这样的水面发电而水下充电的抵近充电形式,可以提高对海底装备或设施的充电效率,有利于降低电能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914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46650.3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硬件架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板卡。本发明设有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通讯电路模块以及对应的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用于通过自身的通断状态,连接和断开对应的通讯电路模块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相当于本发明通过在通讯板卡上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通讯电路模块,能够在同一个板卡上实现多种通讯类型的集成化,则在应用于电气设备时仅需占用一个板卡的体积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通讯类型,能够有效减小电气设备的体积,便于电气设备的小型化;并且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对各通讯电路模块进行控制,能够在多种通讯类型集成在同一通讯板卡的同时,保证该通讯板卡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的通讯类型需求的电气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65901.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入水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物入水试验水箱及试验装置,结构物入水试验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及水箱,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供结构物越过以进入箱体内,第二端设有用于承受结构物冲击的承接结构,箱体内腔的位于第一端处的宽度小于第二端处的宽度,在兼容结构物入水后侧向位移的同时,使箱体内腔一端宽度缩小而减小了箱体容积,减小了注水量,节约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5380.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投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碟形水下投放器、投放器发射装置及投放器发射组件,投放器发射组件包括投放器发射装置和碟形水下投放器,碟形水下投放器包括碟形本体,碟形本体的中心部位设有轴向贯通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设有涡轮结构,涡轮结构包括与碟形本体固定的扇叶,扇叶用于在投放器发射前供气流通过以带动碟形本体预旋转,碟形本体的外周面为用于与发射装置的发射腔的光滑腔壁进行配合的光面;在发射投放器时,投放器在发射腔内的平动过程不易出现卡滞,有利于安全可靠地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41846.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外筒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和外筒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内筒和/或外筒上设有承载架,承载架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的拉紧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筒间的密封环容易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5501.2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水下航行器、船舶或其他涉水航行体的锚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驻留锚及锚体。所述水下驻留锚包括锚体及锚体内调节重量的配重填料,锚体包括锚杆主体,锚杆主体具有钻地尖端,锚杆主体内具有上端开口的滑动通道,滑动通道内安装有滑动座,滑动座连接有牵拉件,滑动通道内装有锚固臂,锚固臂有多个且下端铰接于滑动座上,锚固臂与锚杆主体上端间连接有弹性件,滑动通道的开口处设有防脱结构,在拉动牵拉件时,滑动座与锚固臂从滑动通道的底部向外滑动,弹性件被拉伸储能,直到滑动座移动到向上的极限位置处,锚固臂完全处于滑动通道之外,锚固臂在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径向向外弹开,锚固臂配置有限制其张开角度的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23175.3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装备发射端的导气弯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装备发射端的导气弯管,包括弯管管体,所述弯管管体内在处于弯角外侧的内壁面的至少部分位置处设有可更换的耐烧蚀防护衬套。相较原有的一体式导气弯管,本发明的水下装备发射端的导气弯管减少了使用时对水下装备发射端的导气弯管的耐高温与防腐性能的破坏,还改善了水下装备发射端的导气弯管无法修复只能整体更换导致更换成本较高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86907.2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IPC: B29C4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出或顶出成型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类零件脱模取件位置确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垂直抓取试验,在竖直方向上改变机械手的位置调节吸盘与球壳类零件间的负压力,得到可以稳定地将球壳类零件提起时吸盘与球壳类零件间的最小负压力,最小负压力乘以大于1的安全补偿系数后得到取件压力;步骤二:球壳类零件注塑完成后控制模具打开但不脱模,控制机械手水平运动直至吸盘与球壳类零件间的负压力等于取件压力,再控制机械手向远离球壳类零件的方向水平运动,运动距离为脱模距离停止并记录该位置,该位置为取件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幅面的球壳类零件脱模时直接试错寻找取件位置会导致零件坠落砸坏设备或顶坏机械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30724.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IPC: B6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用来传递提升力到物件上的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曲面塑件用翻转工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转大型曲面塑件过程不可控,且容易损坏塑件和产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大型曲面塑件用翻转工装,该工装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夹持结构和固定结构,支架首尾相连而形成翻转工装本体,翻转工装本体中部设有容纳空间,在翻转工装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支撑部,在翻转工装本体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吊装部和第二吊装部,第一吊装部和第二吊装部分别设置在翻转工装本体的轴向两侧。通过翻转工装能够利用吊车等起吊装置对大型曲面塑件进行翻转,从而使翻转过程可控,保证塑件不被损坏和提高安全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