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90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848178.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模拟不同深度的水下液压缸实验系统,包括耐压罐,耐压罐两端设有用于密封的端盖,耐压罐内设有固定支撑结构,用于固定液压缸;在端盖上设有密封口,密封口用于与液压缸的活塞杆或者活塞杆的延伸杆密封活动连接,以使液压缸的活塞杆或者活塞杆的延伸杆伸出到端盖之外;耐压罐或端盖还设有调压进水口,用于给耐压罐内供应压力液体;在耐压罐或端盖还设有油管密封口和缆线密封口,油管密封口用于供压力油管密封穿过并与液压缸连接,缆线密封口用于供导电的线缆密封穿过。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调压进水口加注不同压力的液体,从而模拟水下工况,设置的传感器,能够检测液压缸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94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8852.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及其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系统液压源、执行液压缸,所述执行液压缸包括第一液压腔、第二液压腔、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执行液压缸用于连接旋转执行机构,所述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包括:极限位置限制装置,所述极限位置限制装置包括限程阀、截止止回阀,所述限程阀用于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到达极限位置时开启,使得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速度限制装置,所述速度限制装置包括接近开关、限程发讯阀;归零装置,所述归零装置包括定中阀、定中功能隔离阀、定中信号阀。本发明的液压系统及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可以对执行液压缸实现行程限制和保护,以及必要的自动控制,满足执行末端的多样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16348.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舷外双缸液压驱动直线式开口启闭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液驱动源,用于为所述舷外双缸液压驱动直线式开口启闭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和液压源;第一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第二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安装平台在第一驱动液压缸和/或第二驱动液压缸的驱动下移动;直线式驱动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安装于安装平台上,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的末端连接盖板,盖板用于关闭所述开口;补油蓄能器,一端连接电液驱动源,一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安装平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该系统结构及控制简单、具备单双缸驱动,能实现机械自锁,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84629.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保真有限元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仅在x方向上存在温度梯度的三维均质化问题,建立非局部热传导模型;将x方向温度梯度的非局部均质化项转换为通过有限元工具获取的两个表面间温度差的形式,得到均匀温度场条件下简化模型;考虑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得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基于三个方向无限大的超材料结构,得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通过高保真有限元方法,根据所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获得有效热导率标准值,对所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复杂材料在微观结构尺度上的热性能,尤其是在考虑非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提高了热传递模型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8551.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失电应急功能的电液操舵装置及方法,包括:液压动力源、电磁换向阀、电磁球阀、液控单向阀、蓄能器、油箱、液压缸;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电机和双向液压泵,所述电机与双向液压泵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双向液压泵;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在所述液压缸的供油回路和所述蓄能器的充油回路之间切换,所述电磁球阀设置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控单向阀之间,发明采用蓄能器作为备用能源进行失电应急操舵,不受电源断电、电缆烧毁等情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6267.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16C60/00 , B63B7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局部均质化建模的船坞折倒结构件优化方法及设备,包括:基于仅在x方向上存在温度梯度的三维均质化问题,建立非局部热传导模型;定义非局部均质化项,采用分部积分法,将x方向温度梯度的非局部均质化项转换为通过有限元工具获取的两个表面间温度差的形式,得到均匀温度场条件下简化模型;考虑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得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基于三个方向无限大的超材料结构,使用多尺度方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得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计算超材料结构的温度分布,并对超材料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复杂材料在微观结构尺度上的热性能,尤其是在考虑非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提高了热传递模型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11311.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滑翔机振动降噪及演示验证试验台,包括:悬挂设备、摇摆台、水箱、数据采集分析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水听器、激励力锤、声级计;水听器设置于水箱中,水箱用于使所述水下滑翔机浸没入水,对所述水下滑翔机的湿模态特性进行测试;所述数据采集分析仪连接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水听器、声级计;所述激励力锤用于对所述水下滑翔机施加预设的激励力;水下滑翔机振动降噪及演示验证试验台用于在悬挂状态下,对所述水下滑翔机在空气中和浸没入水条件下,在多种运行工况中,对所述水下滑翔机进行振动噪声测试和减振降噪分析;所述摇摆台用于固定所述水下滑翔机,并对所述水下滑翔机进行摇摆姿态的模拟和深度的模拟演示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82321.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坞折倒机构液压流道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包括:对液压流道结构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流体仿真模块进行三维流场仿真分析,计算总压损失系数和壁面压强;对所述曲线过渡设计进一步优化;将进一步优化后的液压流道结构导入结构分析模块中,进行响应仿真分析,提取响应点加速度;根据响应仿真分析中提取的响应点加速度和频响函数,得到液压流道结构的加速度频响曲线;根据振动载荷特征在冲击发生处设计缓冲结构。基于流体仿真分析、结构谐响应分析,进行有限元模拟,进行CFD拓扑优化等,结合仿真分析,基于增材制造技术,优化壳体内部流道形状和填充特殊设计的点阵结构来降低液压冲击,实现缓冲吸振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0864.5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点阵结构力学模型的坞墩设计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点阵结构板的相对密度Dp的表达式;采用指数方程对点阵结构板的等效厚度heq进行拟合,基于材料力学的刚度计算公式,结合所述等效厚度heq,获得点阵结构力学模型的表达式,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指数参数进行校准,得到优化后的点阵结构力学模型;采用所述点阵结构力学模型,对坞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以等效厚度的方法来量化点阵结构板的刚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进而提出点阵结构板的等效厚度概念,建立点阵结构板的等效厚度公式,建立用于计算点阵结构板的刚度公式,使得点阵结构力学模型更加准确,可以更好地优化坞墩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60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884629.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保真有限元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仅在x方向上存在温度梯度的三维均质化问题,建立非局部热传导模型;将x方向温度梯度的非局部均质化项转换为通过有限元工具获取的两个表面间温度差的形式,得到均匀温度场条件下简化模型;考虑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得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基于三个方向无限大的超材料结构,得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通过高保真有限元方法,根据所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获得有效热导率标准值,对所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复杂材料在微观结构尺度上的热性能,尤其是在考虑非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提高了热传递模型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