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4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8852.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及其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系统液压源、执行液压缸,所述执行液压缸包括第一液压腔、第二液压腔、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执行液压缸用于连接旋转执行机构,所述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包括:极限位置限制装置,所述极限位置限制装置包括限程阀、截止止回阀,所述限程阀用于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到达极限位置时开启,使得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速度限制装置,所述速度限制装置包括接近开关、限程发讯阀;归零装置,所述归零装置包括定中阀、定中功能隔离阀、定中信号阀。本发明的液压系统及行程限制和保护装置可以对执行液压缸实现行程限制和保护,以及必要的自动控制,满足执行末端的多样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16348.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舷外双缸液压驱动直线式开口启闭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液驱动源,用于为所述舷外双缸液压驱动直线式开口启闭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和液压源;第一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第二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安装平台在第一驱动液压缸和/或第二驱动液压缸的驱动下移动;直线式驱动液压装置,与电液驱动源连接,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安装于安装平台上,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的末端连接盖板,盖板用于关闭所述开口;补油蓄能器,一端连接电液驱动源,一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安装平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线式驱动执行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该系统结构及控制简单、具备单双缸驱动,能实现机械自锁,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2933.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轴饶性联接系统,所述传动轴饶性联接系统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联接组件;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限制所述第一轴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球形轴体和球瓦;所述球形轴体与所述第二轴固定连接,所述球形轴体可绕所述球瓦万向转动;所述联接组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所述联接组件包括饶性联接结构。本申请的传动轴饶性联接系统能够满足大功率、大转矩低速输出,适应输出端有较大径向负载的复杂工况下的传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3790.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16C60/00 , G06F17/11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均匀弹性基础梁模型的环肋圆柱壳强度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环肋圆柱壳尺寸和材料参数,构建控制方程组,所述控制方程组包括基于弹性基础梁模型的圆柱壳板控制方程、肋骨腹板控制方程和肋骨翼板控制方程;S2、对控制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位移表达式组;S3、将边界条件代入位移表达式组得到位移方程组,对位移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环肋圆柱壳应力,完成非均匀环肋圆柱壳强度计算。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的获得整段环肋圆柱壳的位移、应力结果,相较于传统方法,显著扩大了应用范围,能够考虑边界效应,可以准确计算环肋圆柱壳边界处应力,除此之外,能够计算非均匀环肋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8551.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失电应急功能的电液操舵装置及方法,包括:液压动力源、电磁换向阀、电磁球阀、液控单向阀、蓄能器、油箱、液压缸;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电机和双向液压泵,所述电机与双向液压泵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双向液压泵;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在所述液压缸的供油回路和所述蓄能器的充油回路之间切换,所述电磁球阀设置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控单向阀之间,发明采用蓄能器作为备用能源进行失电应急操舵,不受电源断电、电缆烧毁等情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37156.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B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排气降噪领域,提供一种小型水下热动力航行体微气泡减阻降噪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薄膜,所述微气泡发生薄膜由微气泡发生器共型结构框架安装在水下航行体耐压柱壳上,所述微气泡发生薄膜的表面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的长边垂直于航行轴线,水下航行体耐压柱壳上开设有气体分布孔,用于联通水下航行体耐压柱壳内的气体分布总管和各微气泡发生薄膜,排气管路将高压外燃式热动力装置的高温废气分流至下、上气体分布总管中,再经气体分布孔进入各微气泡发生薄膜,实现各部位均匀供气。本发明装置在水下航行体上应用气泡减阻技术,降低水下航行体阻力,并通过微气泡形成的微气泡云,吸收和散射水下航行体的推进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46046.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排气降噪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小型水下热动力航行体的排气降噪装置,包括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陶瓷微孔排气下半柱壳,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的上侧,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与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围成的空间为上半排气腔,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的下侧,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下半柱壳与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围成的空间为下半排气腔,热动力装置的排气通过管路被分别送入上、下半排气腔。本发明装置能够大幅降低热动力装置排气产生的水下辐射噪声,降低热动力装置水下排气噪声对水下航行体声学探测系统的影响,减少气泡尾迹,拓宽水下航行体的使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6267.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16C60/00 , B63B7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局部均质化建模的船坞折倒结构件优化方法及设备,包括:基于仅在x方向上存在温度梯度的三维均质化问题,建立非局部热传导模型;定义非局部均质化项,采用分部积分法,将x方向温度梯度的非局部均质化项转换为通过有限元工具获取的两个表面间温度差的形式,得到均匀温度场条件下简化模型;考虑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得到三维微结构效应的导热模型;基于三个方向无限大的超材料结构,使用多尺度方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得到有效热导率计算式,计算超材料结构的温度分布,并对超材料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复杂材料在微观结构尺度上的热性能,尤其是在考虑非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提高了热传递模型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1633.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金结构优化设计制造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调控合金微观结构、表面自由能参数,以及腐蚀环境及应力边界条件,计算不同条件下合金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与电荷转移电阻;建立合金微观结构、表面自由能与耐腐蚀性的定量关系;根据目标微观结构参数,通过3D打印构筑具有目标微观结构的合金;利用预处理条件和氟硅烷改性条件,制备得到超疏水合金;分析3D打印条件、预处理条件与氟硅烷改性条件对合金微观结构、表面自由能及疏水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影响规律优化合金制备条件。结合理论模拟和实验,阐明耐腐蚀合金的构筑方法‑微观结构、表面自由能‑疏水性‑耐腐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提高合金结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0346046.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排气降噪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小型水下热动力航行体的排气降噪装置,包括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陶瓷微孔排气下半柱壳,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的上侧,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与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围成的空间为上半排气腔,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上半柱壳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的下侧,所述陶瓷微孔排气下半柱壳与水下航行体的防水承压主壳围成的空间为下半排气腔,热动力装置的排气通过管路被分别送入上、下半排气腔。本发明装置能够大幅降低热动力装置排气产生的水下辐射噪声,降低热动力装置水下排气噪声对水下航行体声学探测系统的影响,减少气泡尾迹,拓宽水下航行体的使用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