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6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8328.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杨棣 , 魏建辉 , 李旭 , 赵志勇 , 张颖 , 张宇祥 , 李宇坤 , 倪宝玉 , 刘鹏 , 袁广宇 , 武奇刚 , 韩端锋 , 王作程 , 谭浩 , 于泽蕊 , 鲁阳 , 狄少丞 , 鞠磊 , 王庆 , 薛彦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造流系统、破冰模拟系统、拍摄系统以及传感系统。造流系统包括池体和内循环造流机。破冰模拟系统包括潜艇模型、基座和多个顶升装置。多个顶升装置分别与潜艇模型的不同位置球铰连接,以调节潜艇模型的高度及俯仰角度。拍摄系统包括水下拍摄装置和水上拍摄装置。传感系统包括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采集仪。压力分布传感器安装于潜艇模型上,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池体内且支撑基座。采集仪分别与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记录压力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地模拟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试验的过程,以指导潜艇的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1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298168.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地重叠冰区的振动减阻两栖滑行艇。本发明在外壳体设置振动器,当滑行艇在冰上航行时,通过振动器驱动外壳体以特定频率进行高频振动,不仅能大大减少冰雪在艇体上的粘附,还能令艇体外壳体周围冰雪颗粒形成冰雪颗粒激荡层,对滑行艇在冰层上航行起到润滑作用,能显著减小滑行艇在冰面航行的阻力;当滑行艇在冰区水中航行时,高频振动的外壳体可实现振动破冰。此外利用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的柔性气垫进行支撑及减振,能有效减少内壳体振动,降低舱室内部乘员以及其它设备受外壳体振动的影响。采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器和行走机构控制滑行艇航行方向。本发明适用于表面崎岖,裂纹缺陷较多、路况复杂的重叠冰冰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18928.8
申请日:2022-10-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重叠冰表面平整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拖车、设置在拖车上的增压水箱、通过支座底板设置在拖车上的角度调节底座、设置在支座底板上的滑道、设置在滑道中的螺栓、与螺栓连接的传动杆、通过套筒与传动杆连接的多喷头管架、多喷头管架的中部与设置在角度调节底座上的转动轴连接,多喷头管架的一端连接成排布置的雾化喷头、另一端与连接水管连接,连接水管与增压水箱连通。本发明操作简单,所需耗材成本低廉。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低温下使用,增压水箱采用保温材料制作,可以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且每次作业完成后可及时将管道内残留水分排出,有效防止管道冻结,对于重复作业十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8168.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地重叠冰区的振动减阻两栖滑行艇。本发明在外壳体设置振动器,当滑行艇在冰上航行时,通过振动器驱动外壳体以特定频率进行高频振动,不仅能大大减少冰雪在艇体上的粘附,还能令艇体外壳体周围冰雪颗粒形成冰雪颗粒激荡层,对滑行艇在冰层上航行起到润滑作用,能显著减小滑行艇在冰面航行的阻力;当滑行艇在冰区水中航行时,高频振动的外壳体可实现振动破冰。此外利用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的柔性气垫进行支撑及减振,能有效减少内壳体振动,降低舱室内部乘员以及其它设备受外壳体振动的影响。采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器和行走机构控制滑行艇航行方向。本发明适用于表面崎岖,裂纹缺陷较多、路况复杂的重叠冰冰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005956.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压气枪泡破冰外场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取试验场地;安装气泡发生装备,将高压气枪泡发生装置插入冰孔中固定好;布置观测系统,记录试验影像和数据资料;试验准备,使用长距离电源线连接控制器电源,并将现场人员引导至安全区域;起爆,开启安全控制器,膨胀产生的高压气体在水下迅速扩张形成水下气泡,并使冰层发生破坏;最终收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9237.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各向同性的冻结模型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模型冰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非冻结模型冰和冻结模型冰难以满足标准冰力学试验测试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根据目标模型冰尺寸确定冰晶核尺寸;然后根据冰晶核形状和尺寸选择模具,向模具中注满水,然后放入泡沫箱中,随后将泡沫箱置于低温室中进行冻结,得到粒状冰晶核;最后将冰晶核放入制备模型冰的模具中,加入冷水后于低温室中以冰晶核为核开始冻结生长,得到各向同性的冻结模型冰。本发明的方法填补了现有各向同性粒状晶核冰制备方法的空白,为极地破冰船和海洋结构物与冰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提供便利,为极地破冰技术的提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05956.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压气枪泡破冰外场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取试验场地;安装气泡发生装备,将高压气枪泡发生装置插入冰孔中固定好;布置观测系统,记录试验影像和数据资料;试验准备,使用长距离电源线连接控制器电源,并将现场人员引导至安全区域;起爆,开启安全控制器,膨胀产生的高压气体在水下迅速扩张形成水下气泡,并使冰层发生破坏;最终收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99796.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产生亚半球形气泡的实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和实验系统。透明玻璃水箱(1),配合薄铝板(6)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产生亚半球形气泡;示踪粒子(2),用于在激光源(3)的照射下显示亚半球形气泡;上位机(4),用于显示力学传感器(5)得到的数据及控制激光源(3)、高速摄像机(7)和冲击波源(8);力学传感器(5),用于监测冲击波源(8)对薄铝板(6)施加的压力数据;薄铝板(6),用于配合冲击波源(8)得到亚半球形气泡;冲击波源(8),用于冲击薄铝板(6)得到冲击波、拉伸波和压缩波。本发明用以填补亚半球型气泡的产生实验的空白,为今后亚半球型气泡实验的普及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934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3639.7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极地破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高压气体破冰实验的二氧化碳气泡破冰装置。本发明包括储液枪体、注液头与枪头,液态二氧化碳通过注液孔向注液头内部的储液空间充装,达到足够压力后,液态二氧化碳推开密封挡块,通过中空密封塞和定位器进入储液枪体内部空间中;储液枪体内部空间中的高温导热棒产生高温,瞬间将液态二氧化碳气化,膨胀后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压力开关的压力阈值时,膨胀后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从枪头中喷出。本发明实现了水下高压气源在气量可调下的快速释放,可以单次释放足量高压气源以产生较大的压力和载荷,破坏厚度较大、强度较高的冰层。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2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799796.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产生亚半球形气泡的实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和实验系统。透明玻璃水箱(1),配合薄铝板(6)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产生亚半球形气泡;示踪粒子(2),用于在激光源(3)的照射下显示亚半球形气泡;上位机(4),用于显示力学传感器(5)得到的数据及控制激光源(3)、高速摄像机(7)和冲击波源(8);力学传感器(5),用于监测冲击波源(8)对薄铝板(6)施加的压力数据;薄铝板(6),用于配合冲击波源(8)得到亚半球形气泡;冲击波源(8),用于冲击薄铝板(6)得到冲击波、拉伸波和压缩波。本发明用以填补亚半球型气泡的产生实验的空白,为今后亚半球型气泡实验的普及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