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6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8328.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杨棣 , 魏建辉 , 李旭 , 赵志勇 , 张颖 , 张宇祥 , 李宇坤 , 倪宝玉 , 刘鹏 , 袁广宇 , 武奇刚 , 韩端锋 , 王作程 , 谭浩 , 于泽蕊 , 鲁阳 , 狄少丞 , 鞠磊 , 王庆 , 薛彦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造流系统、破冰模拟系统、拍摄系统以及传感系统。造流系统包括池体和内循环造流机。破冰模拟系统包括潜艇模型、基座和多个顶升装置。多个顶升装置分别与潜艇模型的不同位置球铰连接,以调节潜艇模型的高度及俯仰角度。拍摄系统包括水下拍摄装置和水上拍摄装置。传感系统包括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采集仪。压力分布传感器安装于潜艇模型上,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池体内且支撑基座。采集仪分别与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记录压力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地模拟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试验的过程,以指导潜艇的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0931.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复合材料筋板结构粘结强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筋板结构交接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拉伸接头、试件夹具和试件底座,试件夹具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拉伸接头,试件夹具、试件底座分别安装在拉伸试件的两侧,试件夹具与试件底座垂直设置,用于在拉伸测试时对拉伸试件进行固定。本发明适配于多种尺寸的筋板结构,可以测试不同尺寸下的筋板结构的粘结强度问题,同时组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50981.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Q10/04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大厚度环肋圆柱筒体结构焊后承压能力预测方法,它涉及一种筒体结构焊后承压能力预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潜航器结构涉及带有多条焊缝的大厚度环肋圆柱筒体结构,由于焊缝周围存在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该结构的承压能力受到焊缝数目、筒体厚度、肋板条数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构建大厚度环肋圆柱筒体结构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设置焊接有限元仿真所需的材料参数、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获取大厚度环肋圆柱筒体结构的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焊,对焊后大厚度环肋圆柱筒体结构施加压力边界条件,分析有限元结果获取承压能力,获取不同焊接参数下焊后筒体的极限承压能力。本发明属于结构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15325.X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MFC反向弯矩的减振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激励力信号作用在受控结构体产生振动;电信号响应d为反馈信号;期望值r与电信号响应d的偏差值e及偏差变化率ec为模糊PID控制的双输入,模糊控制规则实时调节PID参数,计算MFC驱动片的控制电压,控制电压作用在MFC驱动片上产生反向弯矩抑制受控结构的振动,实时减小受控结构的幅值响应。本发明利用MFC逆压电效应施加等大反向的控制电压产生反向弯矩,抑制受控结构体的振动,利用传感器获取结构的振动信息以及外部荷载信息,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调节MFC反向弯矩的大小,实现对受控结构体的减振控制,有效提升对于受控结构体的减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50069.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Q10/04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大厚度焊接结构板壁差矫正过程的应力预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应力预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针对板壁差进行矫正的过程会产生大量内应力,其分布及数值会严重影响装配产品服役过程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施加位移约束条件,实现了实际构件板壁差向三维计算阵列的一比一映射,并通过矫形前结果存储及再读取操作,保留变形信息同时有效剔除初始残余应力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实现了矫形过程所引起的构件内部应力动态变化程度的定量预测。本发明属于结构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15643.0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延时多爆源水下爆炸气泡模拟装置、试验方法;该可延时多爆源水下爆炸气泡模拟装置,包括减压水箱,减压水箱上设有透光窗;激光发生器和分光镜,均设于减压水箱的上方;反射镜,具有两个,均设于减压水箱的上方,且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束经分光镜照射在反射镜上,再经由反射镜和透光窗入射至减压水箱内;调节聚光系统,具有两个,对称设于减压水箱内,调节聚光系统用于接收激光束,并反射至减压水箱的内部;遮光系统,设于减压水箱上,遮光系统用于封堵透光窗;防震装置,设于减压水箱的底部。采用一台激光发生器,通过光的传播原理得到了多束试验所需的激光束,从而实现了多爆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3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311092.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N3/00 , G01N3/08 , G01N3/20 , G01N3/24 , G01N3/30 , G01M7/02 , G01N3/313 , G01N3/32 , G01N19/04 , G01M3/00
Abstract: 一种深海复合材料耐压结构试验验证方法,它涉及一种耐压结构试验验证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复合材料耐压结构失效模式繁多、失效机理复杂、难于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步骤1、制定试验验证初步方案;步骤2、材料级试验件及检测试验;步骤3、复合材料柱壳模型及试验;步骤4、复合材料板格模型及试验;步骤5、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缩比模型及试验。本发明属于深海潜水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415325.X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MFC反向弯矩的减振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激励力信号作用在受控结构体产生振动;电信号响应d为反馈信号;期望值r与电信号响应d的偏差值e及偏差变化率ec为模糊PID控制的双输入,模糊控制规则实时调节PID参数,计算MFC驱动片的控制电压,控制电压作用在MFC驱动片上产生反向弯矩抑制受控结构的振动,实时减小受控结构的幅值响应。本发明利用MFC逆压电效应施加等大反向的控制电压产生反向弯矩,抑制受控结构体的振动,利用传感器获取结构的振动信息以及外部荷载信息,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调节MFC反向弯矩的大小,实现对受控结构体的减振控制,有效提升对于受控结构体的减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315643.0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延时多爆源水下爆炸气泡模拟装置、试验方法;该可延时多爆源水下爆炸气泡模拟装置,包括减压水箱,减压水箱上设有透光窗;激光发生器和分光镜,均设于减压水箱的上方;反射镜,具有两个,均设于减压水箱的上方,且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束经分光镜照射在反射镜上,再经由反射镜和透光窗入射至减压水箱内;调节聚光系统,具有两个,对称设于减压水箱内,调节聚光系统用于接收激光束,并反射至减压水箱的内部;遮光系统,设于减压水箱上,遮光系统用于封堵透光窗;防震装置,设于减压水箱的底部。采用一台激光发生器,通过光的传播原理得到了多束试验所需的激光束,从而实现了多爆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58414.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B73/30
Abstract: 一种尺寸受限下多工况承载的船体转移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船体转移方法在大型船舶、狭窄场地及复杂工况下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对其尺寸多样化需求,本发明包括:步骤1、在船体制造平台1的下部安装三个可拆卸式桥墩,三个桥墩分别位于船体制造平台下部的左段、中段及右段位置;步骤2、在船体制造平台的上部对船体进行制造安装;步骤3、基于可拆卸式桥墩和船体制造平台对船体进行转移。本发明通过在船体制造平台的底部安装可拆卸式桥墩,优化掉龙门吊、大型滑轨等较大占地面积设备,保证了场地受限条件下的转移工作的同时可兼顾转移过程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船舶工程、港口建设等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