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2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877672.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倾角仪的矩形桥梁桥墩柱检测系统包括主爬升架和三个副爬升架;所述主爬升架与副爬升架均设置爬升机构;其中,所述主爬升架内的拐角位置处转动有竖直设置的主动缠绕辊,所述主动缠绕辊缠绕固定有钢带;所述副爬升架内的拐角位置处转动有竖直设置有导向辊;所述主爬升架上固定有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倾角仪以使倾角仪的测量面贴合于桥墩柱。具有能够实现对桥墩柱倾斜度的多点进行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60895.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17/18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抑制水库支流水华的生态调度方法,通过收集水华监测历史数据,分析水位变幅与藻类生物量的关系,确定抑制水华的水位变幅阈值,在结合水库调度规程及出入库流量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并确定满足抑制水华要求的调度时段,在调度时段内,通过调控库水位至预定范围并按预设幅度和频率升降,破坏水温分层,从而有效抑制支流水华,该方法在满足防洪、发电及航运要求的前提下实施,实现了多目标协同管理,操作便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于改善库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发明还可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调度策略,以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水华防治需求,其还可以结合其他生态工程技术,进一步提高水华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5371.4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混合水库调度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关键影响因子获取;S2、模型数据集构建;S3、智能算法模型的构建及训练;S4、预报数据集的构建;S5、基于集成预报模型的结果预报。优点是: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多个具有类似性能的模型进行集成时使用,可以避免高方差以及减少过度拟合的问题。同时该方法结合了常规调度,极大的提高了水库调度模拟的可靠性以及物理意义,通过结合这些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可以得到更全面、更优化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59654.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区域气候模式和水汽追踪算法的引调水工程气候效应分析方法,包括S1、估算引调水工程的逐时段引调水量和输水渠道的输水流量‑水面面积关系;S2、计算引调水工程导致的陆气分通量,将陆气分通量与区域气候模式WRF中的水汽输移方程耦合,并在区域气候模式WRF中引入水汽追踪算法和水汽追踪项;S3、设置有引调水工程和无引调水工程两种情景,并这两种情景下利用耦合引调水工程水汽追踪的区域气候模式WRF分别进行气候耦合模拟并比对,实现引调水工程气候效应定量分析。优点是:能够用于量化引调水工程影响下的区域大气‑陆面水文过程并揭示其演化规律,丰富和完善引调水工程运行及区域水循环响应的理论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593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55373.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80 , G06V10/77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堆叠窗口自适应多源水质数据的融合方法,包括S1、构建地面实测水质数据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S2、基于函数关系式获取研究区域内栅格类型的地面实测水质数据;S3、根据地面上栅格内每个单元的经纬度坐标,反演得到对应的遥感水质数据;S4、基于上述地面实测水质数据和遥感水质数据,动态优选所构建的动态自适应滑动窗口融合模型,获取融合效果最优的动态自适应滑动窗口融合模型;S5、利用最优的动态自适应滑动窗口融合模型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优点是:模型动态自适应寻优,避免模型过拟合及算法冗余的问题,提升多源水质数据的融合效率;通过多源水质融合为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理论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