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7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6320.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F18/2113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运用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选择洲滩民垸运用分类指标构建洲滩民垸运用分类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步骤2.基于洲滩民垸运用分类指标收集各洲滩民垸基础资料;步骤3.基于洲滩民垸基础资料及滩民垸运用分类指标构建指标值矩阵,对指标值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决策矩阵;步骤4.通过专家打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洲滩民垸运用分类指标权重;将各洲滩民垸运用分类指标权重和决策矩阵进行加权平均获取每个洲滩民垸分类综合得分;步骤5.预设分类标准结合洲滩民垸分类综合得分对各洲滩民垸进行分类。本发明为实现洲滩民垸“分段控制、分级调度”的精细化调度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5003.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净辐射与水气温差的水体热量变化计算方法,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净辐射的计算、净辐射变化率的计算、水气温差变化过程的计算、计算公式参数的率定,以及水体热量变化的计算。相比现有的水体热量变化计算方法需要整个剖面的水温数据,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无需对整个水体水温剖面进行连续观测或模拟,还同时考虑了水体热量变化相对于净辐射的迟滞变化,以及水体和水面上部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大大提高了水体热量变化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975481.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H02J3/00 , H02J3/38 , H02S50/00 , H02S10/10 , H02S10/12 , H02J13/00 , G06F30/28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N5/04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考虑极端气候场景的水风光互补系统功率联合预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传统的功率预报模型缺乏考虑极端气候场景条件和预报准确率低的缺陷。该方法基于超定量阈值抽样方法等提取洪水、基于径流干旱指数提取干旱事件和基于时空因素强风识别法提取强风事件等;然后,构建极端气候场景下考虑多维上下限与出力平衡约束的Transformer水风光功率预测模型,以洪水、干旱、强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和水风光系统的功率历史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降雨、蒸发、风速、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入库径流等水资源数据作为输入,输出未来时刻的水风光预测功率,以实现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高精度水风光功率联合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75481.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H02J3/00 , H02J3/38 , H02S50/00 , H02S10/10 , H02S10/12 , H02J13/00 , G06F30/28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N5/04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考虑极端气候场景的水风光互补系统功率联合预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传统的功率预报模型缺乏考虑极端气候场景条件和预报准确率低的缺陷。该方法基于超定量阈值抽样方法等提取洪水、基于径流干旱指数提取干旱事件和基于时空因素强风识别法提取强风事件等;然后,构建极端气候场景下考虑多维上下限与出力平衡约束的Transformer水风光功率预测模型,以洪水、干旱、强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和水风光系统的功率历史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降雨、蒸发、风速、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入库径流等水资源数据作为输入,输出未来时刻的水风光预测功率,以实现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高精度水风光功率联合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392679.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F18/25 ,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量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量站空间分布评估方法及介质。包括:计算目标站点的当前信息量评分;计算目标站点时变评分;计算目标站点的覆盖面积评分;计算权重;加权当前信息量评分、时变评分和覆盖面积评分,计算目标站点的综合评分。本发明提供了基本不同目的的多种评分方式,基于不同评价标准,可完成多目标融合评价,适用于任意雨量站优化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49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38453.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长电新能(甘州)能源有限公司 ,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 长峡数字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碳流分析溯源的计算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电网侧,获取来自电源侧的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数据,并根据电网传输过程中的碳损耗因子,计算电网传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负荷侧,获取电网传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根据各类负荷的碳消耗因子,计算负荷侧的碳排放量;在储能侧,获取电网传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负荷侧的碳排放量,根据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和对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储能侧的碳排放量。本发明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还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38435.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长电新能(甘州)能源有限公司 ,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 长峡数字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直流充电桩低功耗控制系统,通过判定目标直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当识别出目标直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对目标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进行调整,并将目标直流充电桩配置与外部装置通信,接受系统的调整指令,进而由外部装置对目标直流充电桩进行控制操作,有助于提升充电桩的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充电桩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减少无效的能量损耗,这不仅能够降低电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提升充电效率,通过实施低功耗策略,从而降低电费支出,提高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8901.8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 长峡数字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方法,涉及汽车有序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分析直流充电桩不同功率模式下的最优输出电压和最优输出电流;分析电动汽车最快充满时间,对电动汽车进行优先充电或非优先充电标记;分析电动汽车在每个时间段的可用充电负荷、每个时间段内优先充电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负荷和最小充电负荷及每个时间段内非优先充电电动汽车的负荷均值;确定每个电动汽车的充电顺序和初设充电功率,并结合直流充电桩每个功率模式下的最优输出电压和最优输出电流,输出每个电动汽车的充电顺序和实际充电功率。可以降低直流充电桩负荷波动率和减少充直流充电桩线路电力损耗,提高直流充电桩稳定性,延长直流充电桩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7848.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CCC‑WBM模型模拟气候变化下流域径流时空变化的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实测降水、径流、气温、蒸散发数据和未来气候数据;将对应的未来气候数据进行裁剪、插值、降尺度和求多模式平均处理,并计算相应未来蒸散发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以4种气候预估情景进行分类,输入模型中,对未来径流进行模拟;对逐月未来径流序列进行时间变化分析。本发明充分解决了现有方法采用的水文模型结构复杂、参数较多、率定困难、分辨率不足、精度较低且具有不同的区域适应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未来径流趋势进行分析,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对时间变化特点分析的不够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9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110293.X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00 , H02J3/02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力互济特性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方法,步骤为:根据梯级水电站外送系统架构,依托交流和直流外送通道物理联系进行虚拟电源分组;统合各约束条件形成梯级水电站多对象电力约束体系;依托电源分组,建立覆盖电力水力双重联系,调度对象分组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梯级水电站发电量最大为调度目标;耦合电力系统送出限制、梯级水电站来流情况和各电站始末水位,形成联合调度场景;针对不同联合调度场景,采用基于水位出力两层离散结构的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求解模型,获取梯级水电站最优运行方案。将传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运用方法由“水力”空间拓展至“水力‑电力”双重空间,优化了调度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