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2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15755.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胶原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生物胶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源性胶原膜在紫外线下照射,得到紫外光增强生物胶原膜;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100‑400nm;所述紫外线照射条件为照射时间0.1‑24h、照射强度100‑2000μW/cm2,紫外线发射器与生物源性胶原膜的距离为1‑100cm。本发明通过对生物源性胶原膜进行紫外线照射,激发酪氨酸、苯丙氨酸的芳香基团产生自由基,促进膜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从而得到力学性能和抗降解性能优异的生物胶原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5096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24837.1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IPC: A01K67/027 , A61K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71 , A01K2207/12 , A01K2227/105 , A01K2267/03 , A61K49/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骨材料皮下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的构建、评估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将自体血和植骨材料混合,待自体血凝固后,将自体血和植骨材料的混合物植入大鼠皮下,构建植骨材料皮下异位成骨动物模型;通过多种成骨性能表征方法对植骨材料皮下异位成骨动物模型进行评估,鉴定植骨材料的成骨性能。本发明将植骨材料与自体血混合后植入皮下异位成骨模型,一方面自体血能够稳定植骨材料,防止移位;另一方面皮下环境缺乏成骨相关的细胞因子和干细胞,往往需要额外添加,且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而自体血可为皮下植骨材料带入自体来源的细胞因子及干细胞,使得皮下异位成骨模型可更好地用于评估植骨材料的成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4362.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修饰胶原化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结合猪源性胶原和氟修饰猪源性羟基磷灰石骨颗粒,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胶原化骨修复材料,通过精确优化胶原与骨颗粒的配比,明确了能够发挥最佳成骨性能的配方方案,这种修复材料不仅具有统一的生物来源,确保了高可溯源性,还能有效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