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渗流过程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30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87973.1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裂隙岩体渗流过程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裂隙岩体渗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待测裂隙岩体试样的待测图像,对待测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其中,灰度图像包括各个归一化后的像素点的强度值,根据预设的数值计算模型,构造灰度图像的变化函数,其中,每个变化函数描述每个归一化后的像素点的强度值,强度值与测裂隙岩体试样的渗流特性参数具有对应关系,根据变化函数设置待测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的渗流特性参数,基于预设的计算参数,对待测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的渗流特性参数进行求解,得到待测裂隙岩体试样的裂隙岩体渗流过程模拟结果,使得裂隙岩体的每一处都被精确模拟,提高了模拟精度。

    基于多场耦合的岩体注浆充填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93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08411.5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注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岩体注浆充填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岩样筒,用于装载岩石试样;压力加载机构;注射机构,包括酸碱液注射器、注浆装置和注水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检测机构,包括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连接的控制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酸碱度检测仪和低场核磁共振仪;通过核磁信号量累计值得到不同时刻下的注浆有效注浆驱水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可模拟出岩石试样在多场耦合效应下的注浆过程,并通过核磁信号量累计值得到不同时刻下的注浆有效注浆驱水率,利用准确、直观的注浆有效注浆驱水率,给出表征注浆效果的定量化评价。

    基于近似模型的盾构隧道岩土参数反演与掘进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9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0372.4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似模型的盾构隧道岩土参数反演与掘进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已掘进区段的地表位移反演岩土参数,然后利用反演的岩土参数结果,预测后续开挖的地表位移并及时优化施工掘进参数。具体包括:基于近似模型方法,建立岩土参数θ与地表位移y的对应关系式:y=Appro(θ);根据获取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建立目标优化函数minF(θ),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的岩土参数解θbest;基于近似模型方法,建立盾构施工参数α与地表位移y的对应关系式:y=Appro(α);根据规范要求的允许最大位移值ulim建立目标优化函数minF(α),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盾构施工参数的建议取值αbest。本发明可以降低参数优化时因频繁调用数值模型产生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

    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20751.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领域。1)建立包含TBM掘进信息数据、岩体信息数据和实测滚刀寿命数据的数据库;2)基于TBM滚刀破岩CSM模型,利用岩体信息计算出当前地质条件理论TBM总推力和扭矩,并以此对实际TBM掘进信息进行误差判别;3)以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算法为架构,考虑上述误差对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损失函数进行修正,通过数据库信息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建立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实现对当前掘进条件下TBM滚刀寿命的实时智能化预测。

    非均质岩石波速场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0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48942.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岩石波速场的获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波速场转化为能够与应力波传导时间相关的虚拟场,并通过测量几组平行路径应力波的传导时间在频域内重构虚拟场;随后将频域虚拟场转化为空间域的波速场并消除其中奇异点即得到最终重构的波速场。本发明能够利用多组脉冲穿透测量准确获取非均质岩石的波速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计算量小,重构过程不基于波速场连续性假设的优点,因此能够较好地重构出非均质岩石中波速场的非连续变化,适用于非均质岩石实验室声发射实验中波速模型的获取。

    饱和冻结岩石未冻束缚水和未冻自由水含量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0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9954.3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饱和冻结岩石未冻束缚水和未冻自由水含量的获取方法,包括:测量获得干燥岩石试样的质量;对核磁信号定标样进行测试,建立核磁信号量与含水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测量饱水岩石试样的质量;测试得到T2谱分布曲线和核磁信号量累计曲线;测试得到离心后岩石试样的T2谱分布曲线和核磁信号量累计曲线;对比离心前后的T2谱分布曲线和核磁信号量累计曲线,获得岩石试样的T2截止值;对岩石试样再次进行真空饱水处理并冻结至不同的温度等级;对岩石试样进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等级下冻结岩石试样的T2谱分布曲线;采用公式计算出未冻束缚水和未冻自由水的核磁信号量累计值;计算得到冻结岩石的未冻束缚水含量和未冻自由水含量。

    微流控动水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1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4192.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微流控动水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浆液注入泵、水流注入泵、裂隙芯片、显微装置、拍照装置、浆液管路、水流管路、出液管路、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浆液注入泵和水流注入泵为相互独立控制结构,通过设置不同的注浆压力和动水流量值,模拟不同动水注浆工况。本发明的裂隙芯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成,利用光刻蚀技术可制作具有一定几何性状(深度、宽度及粗糙度)的裂隙网路结构,实现多工况下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拍照装置搭载于显微装置上,可对裂隙芯片动水注浆全过程微观图像进行微米级空间尺度、毫秒级时间尺度的实时观测,为研究动水注浆流动扩散及封堵微观机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试验平台。

    非均质岩石波速场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0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448942.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岩石波速场的获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波速场转化为能够与应力波传导时间相关的虚拟场,并通过测量几组平行路径应力波的传导时间在频域内重构虚拟场;随后将频域虚拟场转化为空间域的波速场并消除其中奇异点即得到最终重构的波速场。本发明能够利用多组脉冲穿透测量准确获取非均质岩石的波速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计算量小,重构过程不基于波速场连续性假设的优点,因此能够较好地重构出非均质岩石中波速场的非连续变化,适用于非均质岩石实验室声发射实验中波速模型的获取。

    一种市政管道非开挖式修复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8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4330.6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市政管道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市政管道非开挖式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套筒、连接筒A、旋转机构、连接筒B、扩展机构和行走机构,还包括:滚压机构,所述滚压机构包括伸展组件、滚压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滚压组件包括安装块、连接柱、连接块、弹簧A、安装环和滚压球。本发明中的一种市政管道非开挖式修复装置,扩展机构通过与行走机构相配合,可以让装置在不同直径的管道内移动,从而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非开挖式修复,滚压机构通过与旋转机构和装置套筒相配合,可以将沾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充分地滚压在管道内壁上,使得玻璃纤维可以在管道内壁上形成均匀且紧密的修复层,确保管道的修复质量,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420751.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领域。1)建立包含TBM掘进信息数据、岩体信息数据和实测滚刀寿命数据的数据库;2)基于TBM滚刀破岩CSM模型,利用岩体信息计算出当前地质条件理论TBM总推力和扭矩,并以此对实际TBM掘进信息进行误差判别;3)以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算法为架构,考虑上述误差对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损失函数进行修正,通过数据库信息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建立基于CSM‑GRU模型的TBM滚刀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实现对当前掘进条件下TBM滚刀寿命的实时智能化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