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3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63858.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凯尔迈拓科技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棒材旋转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滚筒座(2)、第二支撑滚筒座(5)、第三支撑滚筒座(7)和支撑导轨(3);所述第一支撑滚筒座(2)、第二支撑滚筒座(5)和第三支撑滚筒座(7)上均设有旋转辊筒(18);所述第一支撑滚筒座(2)上的旋转辊筒(18)由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支撑滚筒座(2)一侧设有两根支撑导轨(3),所述支撑导轨(3)上设有第二支撑滚筒座(5)和第三支撑滚筒座(7),所述第二支撑滚筒座(5)靠近第一支撑滚筒座(2),所述第三支撑滚筒座(7)远离第一支撑滚筒座(2)。本发明的大尺寸棒材旋转传动装置,实现大尺寸重载棒材稳定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63843.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凯尔迈拓科技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棒材水浸超声检测探头耦合调节装置,包括直线运动模组(1)、第一C型机构、第二C型结构、探头架(9)和保持架(10);所述直线运动模组(1)驱动第一C型结构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第一C型结构内侧设有第二C型结构,所述第一C型结构与第二C型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C型结构上设有探头架(9),所述第二C型结构与保持架(10)连接;所述探头架(9)上设有多方向微调节结构。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棒材水浸超声检测探头耦合调节装置,多方向机械调节确保探头与被检棒材保持固定水声层距离,且能适应扫查器扫查轴与棒材支撑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实现超声采集信号最优质量的安装位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811562737.7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水下光学定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器云台组件以及ROV组件,其中,激光器云台组件包括激光器准直镜、摄像机以及云台组件,激光器准直镜与摄像机上下平行布置在云台上,利用云台带同激光器准直镜与摄像机同步转动、同步俯仰运动;所述的ROV组件包括ROV本体及其上设置的PSD探测器和LED灯,其中,PSD探测器安装在LED灯的上方。该系统不论云台旋转还是俯仰,摄像机和激光器的准直镜中心连线保持与旋转云台垂直,ROV组件上LED灯在摄像机的视位置与PSD探测器在准直镜的视位置相同,因此,激光器可以直接用该参数进行激光点射PSD探测器靶面,可按照摄像机探得的视位置快速确定ROV上PSD探测器的精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347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811567841.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辐射机器人控制系统。核电站检查工作对检查设备和机器人的耐辐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至今尚未研制出一款能在高辐射环境下能持续工作的机器人。本专利包括机器人本体部分、机器人控制部分、机器人操作部分。机器人本体部分和机器人控制部分通过主电缆连接;机器人控制部分和机器人操作部分通过网线连接;机器人本体部分包括执行元器件,传感器,机器人本体电缆转接箱。机器人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箱。机器人操作部分包括:控制计算机、监视器和遥控手柄。本专利中,机器人本体能承受非常大的辐射剂量,控制箱等对辐射敏感的元器件放置在低辐射区,人员操作区域在远处安全区域,方便监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3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563185.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数据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三维体数据在线显示及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超声三维体数据进行数据压缩;2、利用数据总线将压缩后的超声三维体数据传递给GPU,并在GPU中进行并行解压;3、以光线投射模型直接进行多分辨率渲染;4、利用而为图像处理算法及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三维空间的数据快速处理;5、根据核设备的典型缺陷空间分布特征,划分有效数据区域,并自动剔除结构波信号;6、以探头声束相关性,对阈值范围内的空间块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提取。该方法便于用户清晰直观的观察被检物体的超声检测结果,并利用体数据的自动分析方法,提高超声信号自动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69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611262271.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接管内壁超声检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载平台、超声检查装置以及快速连接机构,运载平台固定在蒸汽发生器冷端水室人孔中,并与超声检查装置通过快速连接机构实现快速连接和脱离;其中,运载平台可带动超声检查装置在蒸汽发生器出水接管中升降、摆动,实现对出水管与主泵连接焊缝内壁的超声检查。该超声检查系统,运载平台可在蒸汽发生器冷端水室外快速安装运载平台和超声检查装置;借助运载平台可将超声检查装置送至各被检接管内;超声检查装置通过自身多个机构运动可实现被检接管内定位、安装,并可实现周向、轴向超声扫查。
-
公开(公告)号:CN109975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711448219.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频涡流复信号的传热管损伤信息高保真提取方法。获取多频涡流信号数据矩阵确定被对消通道和对消通道,之后提取上述通道在检测区域内的成对实、虚部信号,并行对消得到四个对应相量,对其中两个进行二维相似处理,相似处理结果sR和sI以李萨育图表示。基于并行对消+二维相似的混频方法,提取的缺陷信息在幅度和相位的保真上优于传统混频方法,提高了缺陷深度和高度探测的准确性;运用此方法探测缺陷信号可以扩大检测范围,简化信号标定步骤,减少人为手工操作,利于实现信号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62736.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在役检查大修检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通过任务输入模块输入各种无损检验任务,并形成记录单模板信息后,在记录单生成模块中进行参数匹配并打印形成记录单文件;纸质记录单识别模块对纸质记录单文件进行识别后,传输至RDIF文件生成模块进行信息分类筛选,并形成了RDIF文件;所述的RDIF文件校验模块对RDIF文件信息进行验证后,通过检验报告生成模块生成检验报告。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了现场记录单的标准化、动态参数化、智能化,对编制检验报告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与处理,提高了役检结果数据的存储、查找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63185.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数据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三维体数据在线显示及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超声三维体数据进行数据压缩;2、利用数据总线将压缩后的超声三维体数据传递给GPU,并在GPU中进行并行解压;3、以光线投射模型直接进行多分辨率渲染;4、利用而为图像处理算法及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三维空间的数据快速处理;5、根据核设备的典型缺陷空间分布特征,划分有效数据区域,并自动剔除结构波信号;6、以探头声束相关性,对阈值范围内的空间块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提取。该方法便于用户清晰直观的观察被检物体的超声检测结果,并利用体数据的自动分析方法,提高超声信号自动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763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45811.2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运载小车在受限空间内的自动定位方法。本发明方法实现役检设备运载小车在受限空间内的自动定位技术总体来说都是基于视觉的技术,是采用摄像头作为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来抽取环境特征,以实现对环境的认知,然后利用这些特征信息进行役检设备运载小车的定位。虽然摄像头相比于其他传感器更符合人类视觉的特性,对环境感知性好,获取信息丰富,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和检查对象的高度相似性,为避免混淆本发明实现自动定位技术时分为两个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