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511121.5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M17/007 ,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BNI曲线评估NTF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若干参考车型,利用TPA方法获得参考车型底盘安装点点的载荷数据;2)根据得到的载荷数据,获得研发车型各安装点的NTF曲线的加权系数;3)根据研发车型在研发过程中得到的各安装点的NTF曲线,对NTF曲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BNI曲线;4)当研发车型的NTF曲线部分频率超过目标线,则进一步判断得到的BNI曲线在此频率范围是否存在峰值,如果不存在峰值,则风险很低,如果存在峰值,则必须进行优化使NTF达到目标线要求。本发明利用BNI曲线对研发车型的未达到目标线的NTF曲线进行二次评价,可以减少未达标NTF曲线二次风险评估对工程师经验的依赖性,评估结果更加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36245.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P15/00 , G01H17/00 , G06F30/20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保持车辆静止熄火状态,在第一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测点处施加三个方向的激励力,采集主动侧激励力和主动侧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力传递函数;启动发动机,保持车辆在怠速工况下运转,测量悬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振动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相干系数;根据力传递函数和相干系数,计算解耦后的力传递函数;再计算逆矩阵;根据悬置被动侧振动加速度和逆矩阵,计算得到悬置主动侧激励力。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度高,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拆装,识别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且无需单独制作工装,测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5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31072.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胎动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平台,包括台架;台架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形状相配合的移动块,立柱顶端设有驱动移动块在滑槽内上下移动的驱动控制机构;移动块连接工装块,工装块的下方设有质量秤,质量秤设置在台架表面。本发明一种用于轮胎动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平台,可以实现对轮胎进行自由状态或设定加载力状态的轮胎动力学特性测试,具有可以适应不同类型轮胎、加载力大小可自由设定以及占地空间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836245.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P15/00 , G01H17/00 , G06F30/20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保持车辆静止熄火状态,在第一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测点处施加三个方向的激励力,采集主动侧激励力和主动侧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力传递函数;启动发动机,保持车辆在怠速工况下运转,测量悬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振动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相干系数;根据力传递函数和相干系数,计算解耦后的力传递函数;再计算逆矩阵;根据悬置被动侧振动加速度和逆矩阵,计算得到悬置主动侧激励力。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度高,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拆装,识别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且无需单独制作工装,测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2163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95681.3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学科协同仿真的模态自动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编制TCL/TK程序,实现调用HyperView进行MAC值计算,并编译该TCL/TK程序得到tbc文件;2)编制批处理文件,运行上述tbc文件;3)在多学科优化平台中,嵌入上述批处理文件;4)调用该批处理文件,得到原方案与优化方案的相应模态振型的MAC值;5)将上述输出的MAC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若MAC值大于阈值则保留,反之则删除;6)将保留的MAC值对应频率融入到多学科协同仿真中进行联合优化。本发明运用TCL/TK语言开发程序调用HyperView计算MAC值,完成模态振型的自动识别,及相应频率自动提取;解决了在传统模态优化时存在仅能优化计算某一阶频率而忽略振型的局限性问题,并规避了“跳阶”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483209.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等效辐射声功率为优化目标的水性阻尼材料优化方法,首先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薄壁板上采用实体单元建立阻尼层有限元模型,然后约束阻尼材料的质量并以等效辐射声功率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阻尼层敷设在车身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上并求解噪声传递函数以验证阻尼优化的效果。本发明在白车身上以等效辐射声功率为目标对水性阻尼材料进行拓扑优化,实现了在减少阻尼材料的用量前提下,降低车身薄壁板结构的等效辐射声功率的目标,从而提高了阻尼材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55476.9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 G01M17/007 , G01H17/00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行驶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保持车辆静止熄火状态,在悬置主动侧支架上传感器的测点处施加三个方向的激励力,采集激励力和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原点频响函数;启动发动机,保持车辆在行驶工况下运转,测量悬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隔振率;根据原点频响函数和隔振率,计算力传递函数;再计算逆矩阵;根据悬置被动侧振动加速度和逆矩阵,计算得到悬置主动侧激励力。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度高,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拆装,识别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且无需单独制作工装,测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855476.9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 G01M17/007 , G01H17/00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行驶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保持车辆静止熄火状态,在悬置主动侧支架上传感器的测点处施加三个方向的激励力,采集激励力和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原点频响函数;启动发动机,保持车辆在行驶工况下运转,测量悬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振动加速度,计算得到隔振率;根据原点频响函数和隔振率,计算力传递函数;再计算逆矩阵;根据悬置被动侧振动加速度和逆矩阵,计算得到悬置主动侧激励力。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度高,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拆装,识别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且无需单独制作工装,测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83209.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等效辐射声功率为优化目标的水性阻尼材料优化方法,首先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薄壁板上采用实体单元建立阻尼层有限元模型,然后约束阻尼材料的质量并以等效辐射声功率最小化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阻尼层敷设在车身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上并求解噪声传递函数以验证阻尼优化的效果。本发明在白车身上以等效辐射声功率为目标对水性阻尼材料进行拓扑优化,实现了在减少阻尼材料的用量前提下,降低车身薄壁板结构的等效辐射声功率的目标,从而提高了阻尼材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1121.5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BNI曲线评估NTF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若干参考车型,利用TPA方法获得参考车型底盘安装点点的载荷数据;2)根据得到的载荷数据,获得研发车型各安装点的NTF曲线的加权系数;3)根据研发车型在研发过程中得到的各安装点的NTF曲线,对NTF曲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BNI曲线;4)当研发车型的NTF曲线部分频率超过目标线,则进一步判断得到的BNI曲线在此频率范围是否存在峰值,如果不存在峰值,则风险很低,如果存在峰值,则必须进行优化使NTF达到目标线要求。本发明利用BNI曲线对研发车型的未达到目标线的NTF曲线进行二次评价,可以减少未达标NTF曲线二次风险评估对工程师经验的依赖性,评估结果更加客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