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防冒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932.3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防冒落的方法,该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一锚索;各第一锚索依次并排设置,各第一锚索的第一端均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一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多个导管,各导管依次并排设置,各导管的第一端均用于沿第二方向穿设在煤层顶板中。本发明提供的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利用多个方向设置第一加固件和导管,共同作用来防护煤层顶煤冒落为实施顶板支护提供安全空间和充裕时间,解决特厚煤层托厚顶煤回采巷道掘进煤层顶板极易冒落的难题,保证巷道掘进期间厚煤层顶板稳定,保障巷道安全掘进与及时支护。

    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9613.8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的加固方法,该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一锚索;各第一锚索依次并排设置,用于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一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一承载结构;第二加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第二锚索;各第二锚索依次并排设置,用于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二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二承载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将第一承载结构和第二承载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中深部双层预应力的承载结构,同承担厚顶煤重量和抵御深部围岩挤压作用,共同实现托厚煤层顶板稳定,解决特厚软弱煤层厚顶煤巷道稳定的问题,突破现有锚杆支护的局限性。

    近距煤层留巷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4499.0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距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包括:对下部煤层中的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巷帮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进行切顶;其中,厚层间距岩体位于上部煤层与下部煤层之间,巷道两侧分别为第一回采工作面和第二回采工作面,第一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后进行第二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实现控制下部煤层顶板运动的坚硬稳定岩层切断垮落,改变下部煤层顶板的断裂位置和垮落模式,解决引起强矿压作用的动力源头,卸压达到减弱沿空留巷压力的目的,保证留巷整个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近距上煤层工作面开切眼顶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03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4341.1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上煤层工作面开切眼顶板控制方法,在上煤层开采前,通过对上煤层开切眼位置上方的顶板进行切断,改变顶板的覆岩结构,待上煤层开采推过开切眼后达到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后覆岩会自动垮落到采空区,不再形成以上煤层切眼煤柱帮为支撑面的覆岩承载结构,这样一来下煤层开采推进到上煤层采空区区域附近,由于提前切断破坏了上煤层覆岩结构而不再将过量载荷传递到下煤层顶板,进而避免了下煤层围岩遭受强烈动载作用而引起的强烈矿压,消除了回采工作面采场和两巷强烈动载压力,保证了下煤层的开采安全,实现近距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664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550633.3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包括:基于围岩原位测试,获取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基于对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的各指标归一化值;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的各指标归一化值以及权重映射关系,获得综合指标值。通过多参量原位数据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在巷道服务早期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避免巷道发生失稳,对巷道围岩进行全面大范围早期稳定性预评估。

    煤矿巷道顶板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7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8133.5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煤矿巷道顶板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巷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获取巷道顶板的每个监测位置的各监测指标当前监测值、监测指标关联的各风险等级临界值,以及历史监测数据;基于各监测位置的各监测指标的监测值与历史监测数据,确定各监测指标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基于各监测位置的各监测指标变化趋势,确定巷道顶板状态类型;基于各监测指标的各风险等级临界值,监测指标的监测值与变化速度,确定对应监测指标的风险等级;基于巷道顶板的状态类型,以及各监测位置的各监测指标的风险等级,确定对巷道顶板采取的措施。由此,实现了对顶板状态的准确判断,有效降低了顶板冒顶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巷道顶板监测的可靠性以及及时性。

    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监测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54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10091.2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监测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巷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获取巷道的多个连续测站分别在当前监测周期内监测的每个监测指标分别对应的多个监测值;基于每个监测指标的多个监测值,以及每个测站的历史监测数据,确定每个测站的每个监测指标分别对应的多种参量值;确定每个监测指标的每种参量值的参量阈值;基于每个监测指标的每种参量值的参量阈值,以及每个测站的对应监测指标的每种参量值,确定每个测站的每个监测指标对应的风险等级;基于每个测站的每个监测指标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巷道的风险等级分布。由此,实现了对巷道围岩失稳的科学监测预警,提高了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监测预警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

    腐蚀性矿井环境中巷道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1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82007.8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蚀性矿井环境中巷道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法,其包括:采取巷道中的水样,并检测水样的基本性质以及巷道环境参数;检测锚杆、锚索材料的基本性质;配置腐蚀规律实验参数条件;获取既有锚杆锚索支护的巷道中的锚杆、锚索的腐蚀规律;检测既有锚杆锚索支护的巷道中的锚杆受力和锚索受力;基于锚杆锚索的腐蚀规律、锚杆受力和锚索受力,确定待支护巷道的设计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实际支护环境以及服役全过程中锚杆、锚索的受力情况,为类似巷道的支护提出有效、针对性强的支护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巷道支护体系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