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4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0041.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流分布及干冰相变的采空区防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空区与采煤工作面风流交汇情况测定;实验室检测干冰升华为CO2气体时的影响范围;采空区干冰投放;回采时,采空区顶板垮落后,采空区顶板煤岩掉落至装有干冰的保温箱上,使保温箱破裂,干冰被采空区顶板煤岩掩埋并升华形成CO2气体向四周扩散进行防灭火。本发明通过将装有干冰的保温箱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方向并根据采空区内的风流交汇划分区段进行布置,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干冰升华后所形成的CO2气体在采空区内均匀分布。保温箱内的干冰能够在其处于散热带时不发生相变,而在其处于最易发生自燃区域的氧化带时被采空区顶板煤岩落下后砸开而发生升华,实现精准防灭火。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05058.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可自动调节方向及吸收炮烟循环利用装置,设置于巷道内,巷道的一端开设有放炮口,包括风筒主体、连接体和风筒弯曲结构,风筒主体通过连接体与风筒弯曲结构连接,风筒弯曲结构包括风筒、自由活动关节和风筒端部,多个风筒和自由活动关节交替连接,风筒端部设置于风筒弯曲结构的最外端,本发明设计了风筒弯曲结构,利用导丝收卷机构对导丝结构长度的控制,可以令自由活动关节进行多方向的偏转弯曲,进而实现对风筒端部位置和角度的调节,更好对巷道内各处烟尘的清理,还在连接体内设置了过滤膜,同时在风筒内设置了连接水管、控制阀门和雾化喷头,能够实现对炮烟的净化,令其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66880.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灾害防控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工作面灾害防控主机、与采空区对应设置的采空区风挡,其电连接有变频风机、设置于上隅角的上隅角传感器组、设置于下隅角的工作面安全状态信息屏、设置于进风侧的可控风门和进风侧传感器组、设置于回风侧的回风侧传感器组和可调风窗;工作面灾害防控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连有供电单元、通讯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声光报警单元。本发明集监测、数据存储、智能控制、本地决策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项检测、评估、预警、调控等功能,有效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65937.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管道内火焰传播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中两钢板分别设置在方形反应管道两端以形成封闭的反应空间,钢板上设有点火装置、压力传感器、进气口,方形反应管道设有排气口,高速摄像机用于拍摄反应时火焰开始及发展传播图像;进气口连有一条空气供气路和若干可燃气体供气路,各供气路上均设有对应的用于控制流量的气体质量流量计,使得进入反应空间内的气体能以实验要求的比例混合。本发明采用全透明的方形反应管道,能够实现较小空间内的平台搭建,通过高速摄像机采集火焰发生过程,得到可燃气与空气形成的预混气体反应火焰发展图像和反应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为可燃气燃烧、爆炸反应火焰传播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5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305731.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G01N33/0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温条件下气体传感器温度补偿系统,包括待测气体传感器、配气单元、数据接收单元、高低温试验箱和供电单元;待测气体传感器放置在高低温试验箱内部,高低温试验箱用于模拟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所述配气单元包括待测气体气瓶、N2气瓶和高精度配气仪,高精度配气仪的出气管路与待测气体传感器连接,待测气体传感器上还设置排气管,待测气体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串口线与数据采集平台电连接。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变温条件下气体传感器温度补偿系统的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高低温试验箱调节环境温度变化,有效降低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待测气体浓度测试误差,提高了气体测试精度,得到了变温条件下传感器加热后更加精确的仿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38409.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材料使用过程毒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该系统中,压缩空气气瓶与室温恒温箱内的供气管路连接,用于给箱内相应机构供气,混料机构与反应罐的入口连接,反应罐连有出口管路用于连接储气罐,其上设有均衡浓度蠕动阀;储气罐内设有活塞运动机构,用于改变储气罐内体积;储气罐连有排空管路用于连接气相色谱仪,排空管路设有取气阀、取气蠕动泵;排空管路上还接有排气阀和进气阀,PLC控制器与用于检测反应罐和储气罐的压力的压力变送器装置、混料机构、活塞运动机构、室温恒温箱、计算机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对试验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和全过程智能检测,有效避免了人工读取造成的实验误差,具有操作简便,数据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24158.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G01N21/3504 , G01N21/3518 , G01N21/01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气压自适应智能补偿的红外CO气体传感器及使用方法,该传感器中,气体探测模块配合GFC调制轮,用于检测待测气体生成浓度信号;信号收放模块,用于浓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给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用于将浓度信号存储为原始数据,通过内嵌的WOA‑WNN算法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补偿处理得到浓度数据,以消除外界气压造成的精度误差;所述的上位机显示报警模块,包括与核心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声光报警器、LED显示屏幕、电源开关、标零按钮。本发明采用嵌入WOA‑WNN算法模型的核心控制模块能够智能地根据环境气压变化自动调整和补偿,显著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具有扩展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79253.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包括连接管路、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连接管路包括实端头管以及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本发明节约管材、注氮管路布设简单,降低工人劳动量,各分支管、实端头管、虚端头管即使变形也不影响膨胀胶囊组件的封堵,能够保证对采空区注氮位置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74559.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装置,包括滑轨组件、移动组件、测量组件、连接杆和连接件,移动组件移动装配于滑轨组件上,测量组件装配于移动组件的下端,移动组件与测量组件之间、测量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和连接件连接,连接杆转动装配于连接件上,还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方法,本发明在计算巷道断面的截面面积时,采用了多边形面积公式与积分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式,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在进行风量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巷道壁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能够对巷道的风量和压力损失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风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8361.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材料固化后安全环保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PLC控制器、计算机、恒温箱、顶空自动进样器、气相色谱仪、氮气气瓶、滤液稀释装置、消解产物检测装置,恒温箱内设有消解液罐、消解器、旋转振荡装置、储罐。利用本发明能够开展材料固化后的安全环保性试验研究,探究矿用材料固化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测试矿用材料固化后的消解产物中的挥发性及半可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和重金属污染元素,为建立矿用材料安全环保性检测指标及标准体系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对于矿用材料固化后的安全无害化处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