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3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0765.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球型钢支座及设计方法,所述新型球型钢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所述中座板为双曲面结构,所述中座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座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水平滑动摩擦副,所述中座板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座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球面摩擦副,所述水平滑动摩擦副由平面不锈钢滑板和上球面非金属滑板组成,所述中座板的上端面为球面结构,所述上球面非金属滑板部分的嵌入所述球面结构上。本发明所述新型球型钢支座及设计方法通过将上球面非金属滑板在竖向承压范围内提前预设至少部分竖向变形差值,提升竖向承压时非金属滑板的受力和竖向变形均匀性,极大缓解不均匀受力和变形导致的平面滑动磨耗加剧问题,提升球型钢支座在平面滑动下的使用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61640.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载作用下水平防冲击和易转动减隔震支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所述下座板的周侧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在靠近所述中座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导向滑板,所述上座板的外周侧设置第二非金属板,所述第二非金属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板相互接触且共同形成第二导向摩擦副,所述第二非金属板的水平宽度为35‑45mm且在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滑板的一侧的纵向截面为弧形。本发明通过在球型减隔震支座水平荷载传递路径上增加防冲击结构,降低动态荷载尤其是地震水平荷载的冲击作用,提升支座水平承载的安全性和设计符合性,同时也较大程度改善支座的转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7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2986.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振动台自抗扰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六自由度振动台系统高维全局线性化的Koopman模型;考虑扰动对模型输出位姿的影响,建立扩张状态系统,进而构建扩张状态观测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的输出端扰动设计振动台系统的自抗扰控制律;根据自抗扰控制律建立不含扰动的标称模型;建立振动台系统各自由度位姿的优化问题;根据各自由度的预测位姿向量及参考位姿向量,对振动台系统各自由度位姿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控制信号序列;提取最优控制信号序列中的第一个控制信号,并利用自抗扰控制律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控制信号作为最终控制信号。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可靠性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0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90961.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京唐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 京滨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 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建立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建立支座连接系统计算模型,并连接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和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建立地震波仿真计算模块;基于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支座连接系统计算模型和地震波仿真计算模块,计算得到轨道动力响应;根据轨道动力响应,计算评价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本发明填补了地震作用下不依赖于车桥耦合仿真分析进行桥上行车安全性快速评价方法的技术空白。本发明能实现工程设计中普通设计人员利用本发明新提出的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新指标来快速分析地震作用行车安全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22986.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振动台自抗扰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六自由度振动台系统高维全局线性化的Koopman模型;考虑扰动对模型输出位姿的影响,建立扩张状态系统,进而构建扩张状态观测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的输出端扰动设计振动台系统的自抗扰控制律;根据自抗扰控制律建立不含扰动的标称模型;建立振动台系统各自由度位姿的优化问题;根据各自由度的预测位姿向量及参考位姿向量,对振动台系统各自由度位姿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控制信号序列;提取最优控制信号序列中的第一个控制信号,并利用自抗扰控制律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控制信号作为最终控制信号。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可靠性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3202.7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悬臂式振动能量俘获装置和传感装置。悬臂式振动能量俘获装置包括基座、压电组件、第一放大组件和第二放大组件。压电组件包括压电块,所述压电块连接所述基座;第一放大组件包括移动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地连接所述移动块和所述压电块;第二放大组件包括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在第一连接点转动地连接所述基座,在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移动块。在所述悬臂梁相对所述基座摆动时,带动所述移动块移动,所述移动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拉伸或压缩所述压电块,通过两次作用力的放大,有效提高了悬臂式振动能量俘获装置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60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15467.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长沙德岭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混合试验时滞补偿方法、桥梁振动模拟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为每个振动台子系统建立对应数学模型,并将其离散化;对每个振动台子系统建立模型预测控制模块,并构建振动台子系统控制命令序列和成本函数;在每个控制时步,各模型预测控制模块基于系统输入参考运动状态、预测控制命令序列、预测运动状态、测量运动状态、假定运动状态以及邻居振动台子系统的假定运动状态,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优控制命令序列,并将最优控制命令序列的第一组元素作为当前时步的控制命令下发至对应的振动台子系统。本发明为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混合试验提供了台阵协同控制算法,以减少试验中时滞对结果的影响,保证加载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4863.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位移响应实时计算方法、预测控制系统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用深度算子网络对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非线性位移响应时间演化特性进行学习,得到数值子结构替代模型,以实现数值子结构的实时位移响应计算;实时获取数值子结构外部激励时程切片,以及子结构划分界面处的反力时程切片和位移响应时程切片,利用数值子结构替代模型,通过递归运算形式实现数值子结构位移响应的逐步预测。解决了使用传统数值积分方法对大型复杂数值模型求解时耗时过大的问题,大大缩短数值子结构的响应求解时间,满足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中的对于数值子结构计算实时性的严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9348.4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电式能量俘获装置和传感装置。压电式能量俘获装置包括压电组件和第一放大组件,其中,压电组件包括压电块。第一放大组件包括移动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地连接所述压电块和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拉伸或压缩所述压电块。上述的压电式能量俘获装置和传感装置将第一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压电块的连接点至所述移动块的移动方向的垂直距离,在移动块移动时将作用于移动块的力放大传导至压电块,带动第一连接杆牵引压电块拉伸而产生电压输出,从而可以提高压电式能量俘获装置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3181.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磁能俘获装置、电源装置和轨道监测装置。磁能俘获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磁通聚集板和多个具有弯曲部位的磁芯。所述磁芯成具有一对开口端,并且多个所述磁芯的开口端首尾串联,位于两端的所述磁芯分别连接一对所述磁通聚集板,磁感线从一磁通聚集板进入所述磁芯后,绕所述磁芯从另一所述磁通聚集板输出。上述的磁能俘获装置、电源装置和轨道监测装置通过磁通聚集板导引磁感线进入磁芯,经磁芯的导引可以绕感应导线多次,最终从另一磁通聚集板导出,通过多次绕感应导线而能够有效提高对磁场的利用效率,电源装置输出的电压也可以根据磁感线绕感应导线的次数而提高数倍,从而有效提高磁能俘获装置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