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1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3023.9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装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底模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柱和支撑轨,支撑柱和支撑轨之间安装有调节楔块组件,调节楔块组件能够方便地调节支撑杆组的高度和水平值,在支撑轨上安装有支撑杆组,支撑杆组的端部安装有走道托架,在支撑杆组的两端设置有顶座,在顶座内安装有顶块,顶块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转动时能够将相邻支撑杆组上的顶块顶推,从而能够在安装时快速调节相邻支撑杆组之间的间距,并且在支撑杆组下方还设置有导向板,能够在吊装上支撑轨的时候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使安装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1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22955.2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预制箱梁生产线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和循环线单元,其中: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和运梁车横移区,施工方法包括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安装、钢筋笼安装,内模入模、端模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内模脱模,初张拉强度蒸养,初张拉。本发明对生产线的工位布局作了合理优化,并配合合适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显著提高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6112.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臂浇筑连续梁过程中的模板施工方法及其装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底模及外侧模行走至设计位置,调整外侧模水平度和高度及底模的仰角和高度,以及调整外侧模的水平度和高度,完成外侧模的合模;S2.预制的钢筋笼吊装;S3.移动内模至钢筋笼中间匹配的孔道位置处。装置包括底模、外侧模、内模及内模支撑机构。通过本发明能将钢筋笼下放和内模安装的顺序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5697.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G23/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校称设备和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称系统,包括料斗秤、支架、加载平台、吊钩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支架设于料斗秤上端且向两侧外延伸,加载平台设于料斗秤的两侧下方,其包括阶梯架、砝码架及砝码,阶梯架的各级阶梯上分别放置有砝码架,吊钩件以可竖向移动地设于支架与加载平台之间,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支架上且与吊钩件连接。砝码架呈现阶梯式分布在阶梯架上,校称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吊钩件从下往上移动,可实现同时在料斗秤的两侧增加多个校准重量的自动校称功能,能提升校称效率和精准度;校称后将吊钩件快速恢复成悬空状态,不影响料斗秤的正常使用,具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临时校称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0767.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双轴跟踪光伏发电应用系统及双轴跟踪方法,包括水平旋转底座、主体框架、收折框架、光电转换单元、倾角调节机构以及控制系统。主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个收折框架铰接,具备折叠式便捷拆装功能,主体框架和收折框架内分别设有可沿横轴转动的光电转换单元,倾角调节机构设于光电转换单元的两侧,用于驱动光电转换单元沿横轴转动,折叠状态时的光电转换单元被收回到主体框架和收折框架内部,能够起到边缘防护作用。双轴跟踪方法能够实时监控光电转换单元的风阻,当实时风阻超过风阻阈值时,控制水平旋转底座完成预设动作,减小光电转换单元的风阻,从而提高在太阳跟踪过程中的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6112.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臂浇筑连续梁过程中的模板施工方法及其装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底模及外侧模行走至设计位置,调整外侧模水平度和高度及底模的仰角和高度,以及调整外侧模的水平度和高度,完成外侧模的合模;S2.预制的钢筋笼吊装;S3.移动内模至钢筋笼中间匹配的孔道位置处。装置包括底模、外侧模、内模及内模支撑机构。通过本发明能将钢筋笼下放和内模安装的顺序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43346.5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逃生管道装置,属于隧道施工装备技术领域。该隧道逃生管道装置包括推进组件和对接组件。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一管架、导向辊、逃生管道、第一连接耳、第一链条、第二连接耳和第一抱箍,所述第一管架放置在所述隧道的上台阶上,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架上,保证通道强度且不影响使用效果,解决了施工过程中上台阶逃生管道因地面不平的整体前移问题,解决了上下台阶管道对接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柔性连接,确保每次对接顺畅精准,提高了工作效率,柔性连接件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人员的通过顺畅,下台阶三通管的整体吊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台阶三通管上设计有第二管架,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7222.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施工中外侧模的快速更换和合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解除顶部侧板单元和调整节侧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外侧模翼缘模板部分和顶部侧板单元向外移动;解除调整节侧板单元和底部侧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将调整节侧板单元吊离,并将高度缩减的调整节侧板单元吊装至更换位置处;新更换的调整节侧板单元与底部侧板单元连接,使新更换的调整节侧板单元与顶部侧板单元相贴合,完成新更换的调整节侧板单元与顶部侧板单元的连接固定;根据底模角度和高度的调整,调整外侧模腹板部分和外侧模翼缘模板部分的角度和高度,与设计位置的角度和高度相匹配,完成外侧模的更换和合模。本发明的方法能实现外侧模的快速更换和合模,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38364.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浇筑过程中的内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缩短内模支撑门架的高度,使内模支撑门架处于使内模悬吊件悬挂的状态,在悬挂状态下,向前推动内模支撑门架,使内模支撑门架的前部架设在钢筋笼上,后部设置在已浇筑的连续梁孔道底部,内模支撑门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使内模走行机构能抵住内模支撑桁架;S2.内模走行机构带动内模向前移动,行走至钢筋笼中孔道中的设计位置处,且位于内模支撑门架的前部上面,内模通过拉杆与外侧模固定。内模安装完毕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内模、内模走行机构、内模支撑门架的前后滑移配合,解决了走行梁影响钢筋笼下放及定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18759.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梁的爬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墩柱底部安装盖梁施工爬模装置,所述盖梁施工爬模装置包括爬模机构和盖梁模板,所述爬模机构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均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顶升件,所述第一抱箍设置在所述第二抱箍的上方,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所述顶升件;所述盖梁模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抱箍的上面;启动爬模机构,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抱紧墩柱交替上升,直至盖梁模板走行到设计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更进一步降低盖梁施工中高空作业的工作量,降低高空作业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