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8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4191.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用于深埋风险源加固和盾构检修的施工方法,包括:S10,查明风险源所在位置;S20,选取一施工区,施工区在纵向上位于风险源与盾构检修区之间,在横向上偏向盾构隧道的其中一侧;S30,在施工区开挖竖井;S40,由竖井在横向上向风险源与盾构检修区之间施工横向横通道;S50,由横向横通道分别向风险源和盾构检修区施工纵向风险源加固横通道和纵向盾构检修横通道;S60,进行风险源加固施工作业,进行盾构检修。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综合考虑风险源加固和盾构检修两方面的施工需求,使得既有风险源的注浆加固和盾构刀具检修作业可以同时进行,能够节省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且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20336890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0843169.8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用于深埋风险源加固和盾构检修的竖井横通道组合结构,包括:竖井,在纵向上位于风险源与盾构检修区之间,在横向上偏向盾构隧道的其中一侧;横向横通道,一端与所述竖井连通;纵向风险源加固横通道,所述纵向风险源加固横通道一端与所述横向横通道连通,另一端向所述风险源延伸;纵向盾构检修横通道,所述纵向盾构检修横通道一端与所述横向横通道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盾构检修区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竖井横通道组合结构,综合考虑风险源加固和盾构检修两方面的施工需求,使得既有风险源的注浆加固和盾构刀具检修作业可以同时进行,能够节省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且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2268.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设计方法,包括:选择刀盘形式:刀盘采用四根主辐条+四根副辐条的八辐条式刀盘;设计撕裂刀的布置层级:撕裂刀沿半径由小到大的方向设计n级;布置撕裂刀:刀盘的每条半径路径上只布置一把高撕裂刀B;设计切刀的布置层级:切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设计k级;布置切刀:切刀与撕裂刀分半径路径布置,即在同一刀梁的同一半径路径上切刀与撕裂刀不同时存在。本发明抛弃传统“切削路径越长布置的刀具越多”的刀盘刀具布置观念,刀具布置的更少,配置更为简洁,达到以较少的刀具配置实现较低的磨损效果,从而实现长距离盾构不换刀,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8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052268.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辐条式刀盘正面刀具的耐磨优化布置设计方法,包括:选择刀盘形式:刀盘采用四根主辐条+四根副辐条的八辐条式刀盘;设计撕裂刀的布置层级:撕裂刀沿半径由小到大的方向设计n级;布置撕裂刀:刀盘的每条半径路径上只布置一把高撕裂刀B;设计切刀的布置层级:切刀沿半径由小到大方向设计k级;布置切刀:切刀与撕裂刀分半径路径布置,即在同一刀梁的同一半径路径上切刀与撕裂刀不同时存在。本发明抛弃传统“切削路径越长布置的刀具越多”的刀盘刀具布置观念,刀具布置的更少,配置更为简洁,达到以较少的刀具配置实现较低的磨损效果,从而实现长距离盾构不换刀,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04313.2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非明挖接收端的盾构接收解决方法,包括:在不具备明挖条件的接收端附近地表选取一临时施工区;在临时施工区布局临时竖井以及在临时竖井与接收端之间布局横通道;设计横通道及其开挖方式,将横通道划分为多层开挖;设计临时竖井及其开挖方式,将临时竖井划分为上部开挖区段和下部开挖区段,下部开挖区段对应划分为多层开挖;分层开挖临时竖井,并根据临时竖井的开挖步序分层开挖横通道,直至临时竖井开挖至设计标高处,横通道开挖至接收端。本发明将盾构接收竖井+横通道结合,在地表不具备明挖基坑接收条件时,也能够快速完成接收竖井的转场,施工时间短、不占用场地、安全性高、施工期间对交通无影响,无需交通导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146569.9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富水粉性土地层的盾构开挖间隙同步注浆浆液,该同步注浆浆液为由A液和B液混合搅拌而成的双液浆,其中A液具体成分以每立方米计为:水泥:100~200kg;粉煤灰:400~600kg;膨润土:40~80kg;砂:600~800kg;白灰:20~70kg;水:400~550kg;减水剂:6~9kg;KF‑A:10~20kg;B液具体成分为水玻璃溶液,配比按体积比水玻璃:水=3~4:1;A液和B液按体积比A液:B液=10:1的配比混合搅拌而成。本发明的同步注浆浆液,能够广泛用于粉性土地层,不局限于纯砂卵石层和纯黏土层,双液浆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胶凝,迅速起到填充固结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46569.9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富水粉性土地层的盾构开挖间隙同步注浆浆液,该同步注浆浆液为由A液和B液混合搅拌而成的双液浆,其中A液具体成分以每立方米计为:水泥:100~200kg;粉煤灰:400~600kg;膨润土:40~80kg;砂:600~800kg;白灰:20~70kg;水:400~550kg;减水剂:6~9kg;KF‑A:10~20kg;B液具体成分为水玻璃溶液,配比按体积比水玻璃:水=3~4:1;A液和B液按体积比A液:B液=10:1的配比混合搅拌而成。本发明的同步注浆浆液,能够广泛用于粉性土地层,不局限于纯砂卵石层和纯黏土层,双液浆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胶凝,迅速起到填充固结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221208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20302804.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盾构开挖间隙的同步注浆系统,包括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混合搅拌泵、注浆主管路和冲水管路,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分别连通混合搅拌泵;混合搅拌泵连接注浆主管路;注浆主管路连通盾构隧道管片与土层之间的开挖间隙,用于将双液浆注入开挖间隙中;冲水管路连通注浆主管路,用于向混合搅拌泵、第一注浆管路、第二注浆管路输送冲刷水以冲刷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注浆系统适用于双液浆注浆工艺,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会胶凝的浆液,能够避免浆液迅速凝结而发生的管路堵塞问题;冲水管路能够冲刷管路中残留的凝结浆液,以防止浆液凝固堵塞管路,便于同步注浆系统继续使用;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220413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843331.6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非明挖接收端的盾构接收施工结构,包括:盾构接收端(1),所述盾构接收端(1)设置于盾构轴线上;临时施工区(S),所述临时施工区(S)选取在所述盾构接收端(1)的附近地表;临时竖井(2),所述临时竖井(2)开挖在所述临时施工区(S)内;横通道(3),所述横通道(3)开挖在所述临时竖井(2)与所述盾构接收端(1)之间,一端与所述临时竖井(2)的底部连通,一端与所述盾构接收端(1)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盾构接收竖井+横通道结合,在地表不具备明挖基坑接收条件时,也能够快速完成接收竖井的转场,施工时间短、不占用场地、安全性高、施工期间对交通无影响,无需交通导行。
-
公开(公告)号:CN218542254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138301.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盾构叠落段施工支撑台车撑脚结构、支撑台车。撑脚结构包括: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多个滚轮沿隧道轴向并排布置在履带仓内形成滚轮组件;皮带,套设在滚轮组件上,并且皮带与滚轮组件形成履带式撑脚接触面;履带仓,其面向管片的一面敞口,容纳滚轮组件,并且两侧壁通过轮轴连接并支撑滚轮组件的两端;连接臂,其一端连接履带仓面向隧道的一面,另一端连接支撑台车千斤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撑脚结构采用履带式撑脚,既拥有平面撑脚受力面积大,支撑可靠稳定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滚轮撑脚在台车移动时的便利性和较低摩擦;该撑脚结构降低了台车移动时所需的油缸推力,大大降低了油缸推力的浪费以及燃油的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