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5710.X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铁宜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页岩气开采区隧道爆破施工快速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进行爆破试验并记录数据;步骤2:数据处理求解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参数;步骤3:应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进行页岩气开采区的快速安全评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试验段数据拟合,得出该场地条件下隧道爆破质点振动传播规律及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不同爆心距、最大单响药量下质点振动速度,在隧道爆破施工临近页岩气开采区时,提前预判影响大小,可以及时根据爆心距的不同调整最大单响药量以便降低对页岩气开采区的影响,同时为在类似隧道工程选线与页岩气开采区的避让距离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达到优化线路走向,减少投资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9562.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T17/05 , G01V1/30 , G01S13/88 , G01S15/89 , G01J5/48 , G01V9/00 , G01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地质跟踪及测试信息编录系统,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库,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地质编录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隧道工程地质数据和水文地质数据、围岩基本数据、围岩支护措施的实施效果数据;地质编录模块获取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作录入性处理并传输至数据库;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本发明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质信息的采集、编录、以及处理和分析,能够第一时间掌握隧道施工状况,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够方便地修正围岩分级及支护参数,对隧道围岩支护效果进行评价,还能够提出优化措施与建议,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为隧道施工安全有效进行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34717.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全预制轨顶风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含下挂梁、底板和连接螺杆;若干个下挂梁前后相邻分布,且每个下挂梁均利用连接螺杆固定在中梁的底部;每个下挂梁与轨行区侧墙底部的砼牛腿之间均固定有底板。解决了土建二次进场、影响机电安全工期、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7176.7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彬 , 黎建 , 韩艳茹 , 罗涛 , 张美琴 , 冯婉林 , 吴乐婕 , 戴夏花 , 向茂源 , 钟原 , 彭坤 , 唐晓天 , 刘思杨 , 陈一鑫 , 李萍 , 崔忠东 , 王磊 , 章成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零距离下穿运营车站的四侧壁双横撑边锚杆暗挖施工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挖上部边导洞、下部边导洞,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搭设边锚杆;步骤2:施工上部边导洞和下部边导洞内的新建车站二衬;步骤3:开挖侧导洞,在侧导洞内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步骤4:施工侧导洞内的新建车站二衬;步骤5:开挖中导洞,在中导洞内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步骤6:浇筑中导洞内的新建车站二衬。本发明利用边锚杆抵抗侧向围岩压力,减少横撑数量,合理划分导洞,优化初支及二衬施作顺序,达到节约工期,控制既有线沉降风险、节省造价、提高防水效果,提高二衬浇筑质量、减少施工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47892.0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环境初支半封闭新型超浅埋暗挖工法,涉及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该复杂环境初支半封闭新型超浅埋暗挖工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施工前提前调查既有建构筑物基础形式以及埋深,根据建构筑物的特性及工程特点明挖放坡开挖前合理选用并施工导向梁和临时立柱,后续明挖放坡开挖后施工底梁;步骤二、施工过程中通过导向梁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完成后在其底部进行导洞挖掘,之后在导洞上方明挖洞壁内部架设初支钢架,并将初支钢架与导向梁底部和底梁右侧钢件焊接,以保证隧道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步骤三、在导洞内部侧壁架设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在初支钢架右侧土壤内部埋设初支背后土体预埋注浆管。
-
公开(公告)号:CN217678790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472316.7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高架区间桥墩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桥墩本体、立面警示标记和防撞钢板,所述桥墩本体表面外侧设置有防撞钢板,所述防撞钢板由四块90°弧顶钢板焊接拼装而成,所述防撞钢板与桥墩本体之间设置有吸能橡胶,所述防撞钢板四角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条,四块所述防撞钢板之间设置有焊接坡口,所述桥墩本体下端设置有水泥垫层;本实用新型地铁高架区间桥墩防撞保护装置施工简便,防撞钢板可预制拼装,防撞性能好,基本不占用既有道路,外形醒目美观,解决了防撞,减少占用市政道路,减少对交通、行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0202746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2019823.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管道破裂后雨污水灌入深基坑的逆做挡墙,包括内侧墙、室外地坪、基抗底、桩底,所述内侧墙的一侧设有多个围护桩,两个所述围护桩之间设有逆做挡土墙,所述你做挡土墙远离内侧墙的一侧设有厚逆做挡土墙,所述逆做挡土墙与内侧墙之间设有回填层,所述围护桩之间设有多个冠梁钢筋,所述围护桩与室外地坪之间设有冠梁顶面。本实用新型受力明确,能有效防止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和变形,避免雨污水管破裂后在基坑与防止雨污水灌入基坑造成的次生灾害,防止紧邻深基坑的管道破裂后雨污水灌入深基坑的逆做挡墙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实用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9992538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692640.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B7/08 , E04B7/20 , E04B1/343 , E04B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大跨无柱换乘车站弓形顶板优化结构,包括:水平横梁,水平横梁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墙壁立柱,水平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顶板;连接横杆的端部与水平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弧形顶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卡块,安装卡块插接于安装卡槽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弧形顶板设置成“X”字形,且整体为中部向上凸起的圆弧状,在弧形顶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悬吊杆,悬吊杆的下端悬吊设置有连接横杆,弧形顶板两端分别架在水平横梁的两端上表面并进行固定,降低弧形顶板发生变形的可能,进而避免水平横梁向下凹陷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20433707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1742934.3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深基坑岩土交界面施工排水装置,包括:深基坑,钻孔灌注桩的下端延伸至深基坑下方,深基坑的底部设置有基坑底板;排水盲沟的中部设置有集水井;排水管的下端插接于排水盲沟内腔,排水管的上半部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泥土中,排水管上半部表面开设有多个进水槽口,排水管的上半部内腔设置有多孔滤筒;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排水管弯折形成钝角的“V”字形,排水管的上半部竖向设置并伸入泥土中,排水管的上半部侧面开设有多个进水槽口,排水管的上半部内腔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多孔滤筒,多孔滤筒为多孔结构,用于对泥土进行隔挡,避免泥土进入排水管内腔导致其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220035939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692211.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楼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无柱转折型楼梯,地铁车站公共区无柱转折型楼梯包括:站台层底板,站台层底板上侧有一号柱、二号柱和三号柱,一号柱和二号柱之间有一号梁,二号柱和三号柱之间有二号梁;吊墙,吊墙和一号梁、二号梁固定连接,吊墙的下端有楼梯平台;有益效果为:本实用通过将楼梯平台和吊墙固定连接以取代梯柱对楼梯平台进行支撑的结构,并且将吊墙和一号梁、二号梁固定,使得吊墙可以很好的将楼梯平台悬空设置,从而使得楼梯平台同站台层底板之间的空间得以释放出来,使得站台层的公共空间变得更大,从而解决了地铁车站公共区的楼梯的梯柱往往会占用乘客使用空间的的问题。
-
-
-
-
-
-
-
-
-